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6个含N、S的氨基硫脲衍生物配体与过渡金属铜、钴配合,共合成12种新的金属配合物.配体结构已被证实,据配合物原子吸收分析数据计算了其金属一配体摩尔比,并初步推断了配位情况.对所有配合物的初步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钴配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大黄酸的三种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对比研究配体和配合物对三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大小。方法: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大黄酸的三种金属配合物,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结果:合成的配合物经结构表征后,初步确定了其可能结构式为2分子大黄酸和1分子金属离子配位,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配体,其中大黄酸锰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抑制作用都最强,抑菌圈大小分别达到了23.3、20.5 mm;而大黄酸钴对肺炎链球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达22.5 mm。二倍稀释法得出了配合物和配体的MIC值(最小抑菌浓度),根据该值大小可知,配合物抑菌活性总体上强于配体,但也有少部分与配体相当。结论:大黄酸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以咪唑为桥,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称NTB)为配体的单核和同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并测定其结构。方法:以市售过渡金属的硝酸盐为原料,在热甲醇中与NTB共热,并加入咪唑,得到不同的配合物,将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并对Co(Ⅱ)和Cu(Ⅱ)的含咪唑单核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中的咪唑氮原子以及作为桥的咪唑中的氮原子均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结论:以咪唑为桥,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单核和同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来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理论和实验上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选用10种新结构的呋喃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及其9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对8种细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呋喃5位为硝基取代的化合物比相应的母体抑菌活性明显增强。配体与Cu(Ⅱ)的配合物抗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4-取代-糠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M、Fe、Co、Ni、Cu、Zn在无水乙醇中的配位情况及配合和的的组成、摩尔吸收系数和稳定常数,并对配体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中,配体与金属离子Co形成1:3配合物,与Ni、Zn形成1:2配合物,与Cu存在多种配位形式。与Mn、Fe则不发生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筛选新型抗菌化合物。【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席夫碱配体,再采用分步合成法得到席夫碱配合物,通过核磁(1H NMR)和红外(IR)光谱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光谱数据推测席夫碱配体主要以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发现在5.00、2.50、1.25 g/L三种浓度下,HPMTP、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时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Nd3+与金雀异黄素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ZR-75-30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Na8[NdC18H12NO7Cl10].6 H2O。金雀异黄素衍生物及其钕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ZR-75-30细胞的增殖,且钕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ZR-75-30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人工模拟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测定其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金属酶,它具有防御机体内氧自由基损害的功能。它的活性中心是以咪唑桥联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而且它还有一特性,即当只保留一个金属离子时。其活性不变。方法:以市售分析纯Co(NO_3)_2·6H_2O为原料,将其与配体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TB)一起溶于甲醇中共热,粗产物重结晶后溶于二甲亚砜中得红色单晶体。对所得产物分别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咪唑氮确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此晶体属于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Fdd2,晶胞参数为a=31.575A,b=31.623A,c=22.356A,最终的偏离因子R=0.076。结论:本文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了其钴(Ⅱ)的配合物,其结构与人体细胞中SOD结构相似,为人工模拟合成SOD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4-取代-糠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Mn(Ⅱ)、Fe(Ⅲ)、Co(Ⅱ)、Ni(Ⅱ)、Cu(Ⅱ)和Zn(Ⅱ)在无水乙醇中的配位情况及配合物的组成、摩尔吸收系数和稳定常数,并对配体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中,配体与金属离子Co(Ⅱ)形成1:3配合物,与Ni(Ⅱ)、Zn(Ⅱ)形成1:2配合物,与Cu(Ⅱ)存在多种配位形式,与Mn(Ⅱ)、Fe(Ⅲ)则不发生配位反应。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Co>Ni>Zn。  相似文献   

10.
以N~4-苯基-5-硝基糠醛缩氨基硫脲和N~4-苯基糠醛缩氨基硫脲为配体设计合成了六种Cu~(2 )、Co~(2 )、Ni~(2 )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大部分配合物都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而Cu~(2 )配合物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过渡金属配合物药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合成了Cu(Ⅱ)、Ni(Ⅱ)-2-巯基吡啶-N-氧化物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确证了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摩尔电导表明在有机溶剂DMSO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非离子型,配合物以非电解质形式存在;紫外光谱表明中心原子对配体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Ce3+与香豆素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Ce(C10H3F3O4)Ac(H2O)6。香豆素衍生物及其铈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铈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过渡金属配合物药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合成了Cu(Ⅱ)、Ni(Ⅱ)-2-巯基吡啶-N-氧化物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确证了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摩尔电导表明在有机溶剂DMSO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非离子型,配合物以非电解质形式存在;紫外光谱表明中心原子对配体的共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N^4-苯基-5-硝基糠醛缩氨基硫脲和N^4-苯基糠醛缩氨基硫脲为配体设计合成了六种Cu^2+、Co^2+、Ni^2+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大部分配合物都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而Cu^2+配合物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检测。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核磁(1H NMR)和红外光谱(IR)对合成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检测,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数据推断出席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发现在1.25、2.50、5.00 g·L-1时,HPMTP、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1时抑菌效果最佳。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Co(Ⅱ)配合物的活性最高。结论 Cu(Ⅱ)和Co(Ⅱ)配合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为广谱抗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系列丁烯酮-丙烯腈共聚物与过渡金属的配位化合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其中存在的配位特征。通过甲醇羰基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酸酐的反应,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中其活性顺序:铑配合物>镍配合物>钌配合物>钴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磺胺席夫碱-铅配合物,结构特点由元素定量分析,红外光谱数据验证.配位情况据原子吸收数据进行了计算与推断.初步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有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二氧化硅担载的壳聚糖固定化双水杨叉邻苯二胺合钴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固定化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水杨叉邻苯二胺合钴是通过其钴离子与壳聚糖的氨基氨配位实现其在壳聚糖的固定化。由于高分子固定化配合物对活性中心的基位隔离效应阻碍了双水杨叉邻苯二胺合钴的二聚体及过氧型载氧体的形成而使其对3,4-二羟基苯基丙氨酸(多巴)的催化氧化活性远大于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乙醛酸缩甲基氨基硫脲Schiff碱配合物、表征其结构,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二价过渡金属离子为中心离子,选用头孢类医药中间体2-甲基氨基硫脲为前体物,与乙醛酸反应,合成乙醛酸缩2-甲基氨基硫脲及其二价过渡金属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推测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及抑菌活性。结论配合物的组成为:[CuL.(OH)]、[ZnL2.H2O]、[NiL2.2H2O]、[CoL2.2H2O]、[MnL2.H2O],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方法:将Cu、zn和Pd的醋酸盐与胶原蛋白反应,制备出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金属配合物进行表征测定,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及结论:Cu、zn和Pd金属离子可与胶原蛋白中的活性官能团发生螯合作用,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所制备的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Pd-胶原蛋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03 1 ks/L;Zn-胶原蛋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06 3 ks/L;Cu-胶原蛋白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25 0ks/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12 5 k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