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 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 (1)重度组生后1 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 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 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 h血糖[(5.8±2_3)mmol/]L]明显高于3 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早期监测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180例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入院48h内4个不同阶段的血糖水平,并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入院即刻与12h的微量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6.7%,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33.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24.76,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发生率为65.1%,高血糖持续时间长,临床不易纠正;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为26.3%,低血糖持续时间短。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窒息程度越重血糖水平增高越明显,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水平的监测对判断病情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1)重度组生后1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h血糖[(5.8±2.3)mmol/L]明显高于3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窒息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轻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29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于出生后1~6 h、7~12 h、13~18 h、19~24 h及24 h以后各测定患儿指、趾端末梢血血糖1次,进行统计学分析。新生儿血糖值在2.2~7.0 mmol/L之间为正常,<2.2 mmol/L为低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结果:出生后1~6 h 3组新生儿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P<0.05),重度窒息组血糖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q=3.91、4.46,P<0.05、0.01),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q=3.52,P<0.05)。窒息新生儿6 h内血糖值与窒息程度间呈正相关(r=0.574,P<0.01)。在1~6h和7~12 h内,血糖类型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分别为H=15.291、6.401,P<0.05、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5)。其他时间段内组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时处理高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对于减少血糖异常引起的脑损伤进而改善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尿乳酸脱氢酶(LDH)、γ-谷胺酰转肽酶(γ-GT)、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探讨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功能变化。方法:测定窒息组(轻度30例,重度20例)、对照组(10例)生后24 h、48~72 h、7天尿LDH、γ-GT、α1-MG含量。结果:窒息组3个时段尿LDH、γ-GT、α1-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48~72 h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3个时段尿LDH、γ-GT、α1-MG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生后48~72 h各项指标,灵敏度最高的为尿LDH,其次分别为尿α1-MG及γ-GT,血BUN及Cr灵敏度较低。结论:尿LDH、γ-GT、α1-MG升高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肾损害密切相关,以生后48~72 h最明显,可作为反映肾损伤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别于生后24 h内、24~48 h、48~72 h采用血糖试纸法测定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结果:①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占41.19%,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占15.39%,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②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占29.41%,轻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占5.13%,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③胎龄<37周组血糖异常50.00%,≥37周组血糖异常16.47%,胎龄<37周组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37周组。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要严密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儿和早产儿;及早发现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可避免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窒息足月儿出生后1日内血乳酸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足月儿出生后24 h内血乳酸水平与血糖浓度的动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59例围生期窒息足月新生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4~7分)、重度窒息组(0~3分)和宫内窘迫组(8~10分),1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1、62、4 h采集外周动脉血测定血乳酸和血糖水平,比较各组间数据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宫内窘迫组患儿在出生后1、6、24 h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1 h和6 h时间点重度窒息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h,Apgar评分越高则血乳酸值越低,两者之间中度相关(R2=0.454,P0.05)。【结论】血糖水平对于评估足月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不明显。足月窒息新生儿出生后1日内,血乳酸水平与窒息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早期检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足月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辅助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促使其恢复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10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其中重度窒息组随机分为禁食组(A)与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B),用放射免疫法对出生后第1日喂奶前及第5日空腹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进行了测定,与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①轻度窒息组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度窒息组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后第5日空腹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均较生后第1日喂奶前升高(P<0.05);其中A组仍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B组其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与同期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轻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日新生儿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水平基本同正常新生儿,提示可酌情给予早期胃肠营养。②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日血中胃泌素、胃动素的水平明显降低,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缩短两种激素水平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性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enc Ephalopa-thy,HIE)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窒息生产史的49例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23例及重度窒息组26例,进一步将发展为HIE的新生儿分为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8例,同时选12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检测生后2 h、第3天、第7天血清NSE水平。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生后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明显升高,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生后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明显升高(P<0.05);生后2 h、第3天、第7天血清NSE含量比较,中、重度HIE组较轻度HIE组明显升高,重度HIE组较中度HIE组明显升高(P<0.05);HIE各分组于出生第3天与出生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升高,出生第7天与出生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减低(P<0.05)。结论:血清NSE能较早地反映新生儿缺氧脑损伤程度,可先于临床表现较早指导临床诊疗,对早期指导诊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aEEG与脐动脉血气分析、MRI相关性。方法将11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在生后6h内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aEEG监测,按aEEG结果把全部患儿分为正常aEEG组、轻度异常aEEG组、重度异常aEEG组,在生后立即进行检测脐动脉血气分析,6h内对其进行aEEG监测、生后3~7d在镇静睡眠情况下行头颅MRI检查。结果 1)aEEG异常程度与新生儿窒息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729,P0.001);2)在生后1min脐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BE值,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pH值和BE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重度异常组明显低于轻度异常组(P0.05或0.01);3)aEEG异常程度与MRI分度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688,P0.001)。结论aEEG可用于窒息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脑功能评价,且窒息程度与aEEG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aEEG可结合血气分析、头颅MRI对脑损伤程度进行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血气、电解质与脑电图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盛晖  张淑敏  张雪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24-442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血气、电解质与新生儿脑电图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于生后1h内进行动脉血气、电解质测定,12~48h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75例窒息儿其中轻度窒息56例,重度窒息19例,并据动脉血气异常与否分为血气正常型及血气异常型。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轻度窒息组46.4%,重度窒息组52.6%,脑电图重度异常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6%及26.3%;血气正常型脑电图异常率为:42.1%,血气异常型54.1%,脑电图重度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6%及16.2%。研究表明出生早期有动脉血气异常的窒息儿,脑电图重度异常率高于血气正常的窒息儿(P<0.05),同时重度窒息组脑电图重度异常率也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解质及血色素值异常与脑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电解质异常的窒息儿脑电图异常率也达到了55%,其中包括重度异常1例,因而也不能忽视电解质异常所造成的影响,结论:提示出生早期动脉血气异常的窒息儿与重度窒息儿脑血流再灌注损伤更明显,预后不良的可能性会增加,更应注意脑损伤的预防与修复。同时提示早期新生儿血气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有无及程度、预后的指标之一。总之积极纠正血气、电解质,使之尽快达到正常范围在窒息复苏中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串联质谱法技术,进行窒息新生儿血肉碱谱与脑损伤相关性的研究,并观察不同程度的窒息新生儿血肉碱谱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对象为胎龄≥37周,体重≥2.5 kg的窒息新生儿组,对照组为正常的足月产新生儿。每组各选取50例入组。检测研究组所有娩出后新生儿的脐血,生后1周,生后1个月的外周血,检测血肉碱谱。并于上述相同的时间内收集记录患儿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分为窒息后发生脑损伤组与非脑损伤组。结果:①窒息新生儿组的血游离肉碱及总肉碱水平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P<0.05)。②窒息后发生脑损伤的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血游离肉碱及总肉碱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脑损伤组(P<0.01),而长链酰基肉碱在生后1周内较非脑损伤组明显升高(P<0.05)。③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游离肉碱、短链、中链酰基肉碱水平较轻度窒息组低,长链酰基肉碱水平则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血肉碱谱变化与脑损伤的发生存在关联,血肉碱谱的变化可以协助早期判断及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糖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及我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窒息患儿的160例临床资料,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102例和重度窒息58例。结果: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为3.37±0.45mmol/L,重度窒息组血糖值为7.17±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血糖值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血糖可监测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异常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明确诊断为窒息新生儿入院24,72小时的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窒息新生儿血糖值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愈长;(2)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窒息患儿预后不良,窒息新生儿中并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死亡率较高,以重度窒息组更显著,为正常血糖水平的2.3~2.5倍。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血糖变化呈正比,对宣息患儿生后应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患儿可把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浆脑利钠肽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与NBNA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足月窒息新生儿172例,根据有无窒息将患儿分为对照组87例,轻度窒息组61例及重度窒息组24例,对比3组血清中脑利钠肽水平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窒息组血清中BNP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不同时间段3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对照组评分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BNP表达水平与第7、14、28天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参与了窒息所致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浆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足月新生儿窒息组40例(轻度组22例、重度组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于生后24 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T-1水平,并检测肌钙蛋白1(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重度组及对照组于生后24 h内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le shortening fraction,FS). [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血浆C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均<0.01),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CTnI水平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均<0.01),而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组CT-1水平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轻度组CT-1水平与CTnI水平无明显相关性.重度组EF、F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CT-1水平与EF、FS呈负相关. [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血浆CT-1水平明显升高;CT-1可能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更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窒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154名足月窒息新生儿和87名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2、3天监测血清胆红素及对有皮肤黄染的新生儿追踪监测。结果 轻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2、3天平均血清胆红素浓度为(49.7±11.l)μmol/L、(84.6±13.8)μmol/L和(152.6±15.3)μmol/L,重度窒息儿为(64.3±12.2)μmol/L、(10.3±13.3)μmol/L和(13.2±14.2)μmol/L,正常新生儿为(80.1±13.6)μmol/L、(126.3±16.2)μmol/L和(17.9±11.4)μmol/L,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2天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而第3天低于轻度窒息组,2组血清胆红素均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相似文献   

18.
蔡俊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01-3903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中内皮素、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6例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轻度窒息20例,重度窒息26例,分别于出生后第1、3、7日检测内皮素、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参数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组内皮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内皮素在第3日进一步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其他两组,并于出生后第3、7日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重度窒息组血小板计数减少、MPV和PDW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仅PDW增高,出生后第7日窒息组的MPV和PDW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液中内皮素、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参数在出生后第1、3、7日呈动态变化,与正常新生儿比较明显不同,可为临床治疗新生窒息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和生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变化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价值。方法:对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3~7天血清HMGB1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窒息新生儿脐血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②窒息新生儿后3~7天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③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3~7天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及生后3~7天血清HMGB1窒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发生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的患儿生后3~7天血清HMGB1含量显著增高。结论:HMGB1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对胃食管返流(GER)的影响。方法:用便携式24 h pH记录仪动态监测30例不同程度窒息后新生儿和15例对照新生儿的24 h食管pH值。结果:窒息组胃食管返流的各项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返流指数窒息组/对照组为7.8/1.9,返流次数为139/31,返流>5 min的次数6.1/0.9,pH<4总时间162/2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各项返流指数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窒息后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