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冰  李卫平  狄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34-243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发病率在育龄妇女占5%~15%、绝经后妇女占3%~5%。内异症具有临床病变的广泛性和病理表现的多形性的特点,虽属良性疾病,但其表现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类似。Brinton,LA等曾对21685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8.8岁(12—82岁),平均随访年限11.4年(1—21年),得出EMs的恶变率为1.2%。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虽然EMs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1925年Sampson博士首次描述了EMs转化为恶性的能力,近年来,随着EMs发病率的提高,恶性转化率也相应地不断提升,国内外大量的病例报道和文献综述描述了EMs的恶性转化,EMs恶变的细胞类型通常为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C)和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l],恶变机制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无确切的发病机制,现将EMs恶性转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EMs恶性转化的认识及未来对于EMs相关恶性肿瘤的筛查与预防。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子宫内膜细胞向宫腔外迁移并形成定植于远端“植人物”的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常导致育龄女性出现慢性盆腔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内异症虽0属于良性疾病,但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兼具恶性生物学行为,表现为明显浸润、转移和复发,有“良性癌”之称。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至今仍无明确机制,目前主要支持学说有很多,其中炎症因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变倾向。内异症恶变率为0.7%~1.0%,以卵巢内异症恶变多见。现认为内异症恶变可能与激素、年龄、病程、基因突变和缺失、酶功能丧失、乳糖代谢异常、受体、细胞凋亡和环境因素有关。目前内异症恶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孕激素等综合治疗。对有内异症恶变倾向的患者应手术治疗,做到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5.
关注肿瘤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通常癌即指恶性肿瘤而言。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良性恶性的区别常根据临床的预后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这种组织学上完全良性的内膜组织可像恶性肿瘤一样增生、浸润、扩散与转移,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1]。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钙与血磷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初步探讨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7例恶性、 12例良性和 12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层粘连蛋白分布于瘤巢的基底膜 ,在癌组织中基底膜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 ,表现为层粘连蛋白表达不连续或缺失。其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 ,在癌组织中表达于大部分或全部的细胞膜 ;二者的表达在良性与恶性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 ,在交界性肿瘤中表达不规律。在恶性肿瘤中二者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学分级高 ,临床出现浸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 ,比组织学分级低 ,临床无浸润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 ,层粘连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甚至缺失 ,层粘连蛋白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多。二者均与组织学分型无关系。结论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作为细胞粘附相关因子和受体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癌巢周围层粘连蛋白的缺失可作为肿瘤浸润的指标 ,其受体增多标志肿瘤细胞具有浸润和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索端粒酶活化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以TRAP为基础的PCR-ELISA方法检测23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对应的癌旁组织、10例的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12例正常卵巢与28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在23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有21例(91.3%)端粒酶活性阳性,癌旁组织中4例(17.3%)阳性,交界性卵巢恶性肿瘤中2例(20%)阳性,正常卵巢中未见增高,28例良性卵巢肿瘤中2例(7.1%)弱阳性。端粒酶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组(P<0.05)、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癌旁组织组(P值均<0.05);交界性卵巢肿瘤组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而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中表达无差异(P>0.05)。各种病理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化无差异,端粒酶活性增高在肿瘤的临床分期、恶性(分化)程度上差别显著,临床分期高、恶性度高的卵巢肿瘤其端粒酶活性也高。结论:端粒酶在卵巢恶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卵巢恶性肿瘤形成中的普遍现象,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有助于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行为。有报道此病可能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后发展成恶性肿瘤,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目前对其恶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将近年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生发展的研究近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痣是常见的皮肤良性色素病变,每个人身上的皮肤或多或少都有痣的存在。而恶性黑色素瘤却是恶性肿瘤之一,且恶性程度比较高。痣与恶性黑色素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痣的认识不清,处理不当,常会引起痣的恶变,诱发恶性黑色素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 6 2例乳腺良恶性肿块 (肿块的纵横径≤ 2 0mm)内血流丰富程度、血流速度 ,RI值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乳腺小肿块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本组资料为我院自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经二维超声和彩超检查 ,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6 2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 16~ 6 9岁 ,平均年龄 4 8岁。肿块均为 2 0mm以下。临床主要表现有 6 2例乳腺小肿块中 ,乳腺癌 36例 ,其中腺癌 9例 ,单纯性癌 8例 ,髓样癌 5例 ,浸润性导管癌 13例 ,乳腺增生恶变 1例 ;良性肿块 2 6例…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行为。有报道此病可能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后发展成恶性肿瘤,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目前对其恶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将近年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生发展的研究近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螺旋CT增强扫描及超声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研究术前均经螺旋CT增强扫描及超声诊断并经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18例患者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包括良性病变: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厚壁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恶性病变:胆囊腺癌、小胆囊癌。结果 1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占7例,良性占11例;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6例,定性准确率85.71%(6/7),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5例,定性准确率71.43%(5/7);在11例良性病变中,螺旋CT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符合7例,准确率63.64%(7/11),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10例,准确率90.91%(10/11)。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有优势,优于超声检查,但两者都不能确定其组织学类型;而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性病变的分型优于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更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所致的疾病,因发生部位及病程不同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的,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高复发率等恶性行为,亦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去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正常生育功能。因此,对该病的彻底治疗及  相似文献   

15.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它与恶性肿瘤有共同的特征,如组织侵袭和损伤、新生血管生成或向远处器官扩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组织相连,是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程度的先决条件。组织病理学研究认为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癌症之间的过渡,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际上是EAOC的癌前状态,而EAOC常见组织学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现从EAOC的流行病学、发病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卵巢粘液性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分化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临床分期以及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76例卵巢粘液性肿瘤 (良性 :2 0例 ,交界性 :2 4例 ,恶性 32例 )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检出率、形态特点、分布方式以及P5 3蛋白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 CgA检出率 ,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 ,分别是 4 5 0 %、83 3%、81 3% ,癌和交界瘤的阳性率显著大于良性瘤 (P <0 0 1) ,交界瘤和癌无差异 (P >0 0 5 ) ,囊腺癌各分级之间、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宫颈内膜样型和肠型之间无差异(P >0 0 5 )。P5 3蛋白表达阳性组 2 1例 ,阴性组 5 5例 ,CgA检出率分别是 85 7%、5 4 5 % ,P5 3蛋白阳性组的CgA阳性率显著大于阴性组 (P <0 0 2 5 )。CgA阳性细胞绝大多数与肿瘤细胞排列一致 ,形态相似。结论 卵巢粘液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过程中 ,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检出率与P5 3蛋白的表达关系密切 ,表明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P5 3抑制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影响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向中老年朋友介绍了肠道的良、恶性肿瘤,今天我们将问大家讲述一种鲜为人知的肿瘤——类癌。类癌,1890年被命名,经医学研究证实,它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瘤,不同于良性肿瘤,也不同于恶性肿瘤。换句话说,这种肿瘤类似癌瘤,而又与癌瘤不尽相同。它可见于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信号转导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TGF-β1、 TGF-βRⅠ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TGF-βRI在恶性组中度阳性至强阳性的表达明显少于良性及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TGF-β1、TGF-βRI的异常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与年龄和腹水无关,TGF-β1与上皮性癌有关,TGF-βRI的低表达与癌瘤转移、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283).结论 TGF-β1 、TGF-βRI的表达和信号转导异常与卵巢恶性肿瘤的无止境生长行为有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参数,可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妇女的常见病,虽然它是一个良性过程,但却有侵袭性、转移性等恶性潜能,其卵巢的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可恶变成卵巢的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所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与卵巢透明细胞癌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透明细胞癌的相关性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葡萄胎恶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对32例良性转归葡萄胎及14例恶性转变葡萄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HIF-1α的表达水平,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MMP-2及HIF-1α在葡萄胎组织均有表达,但在恶性转归组的表达强于良性转归组(χ2值分别为4.563、5.139,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2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627,P<0.05)。结论 MMP-2和HIF-1α在葡萄胎恶性转变中起一定作用,用来预测葡萄胎的恶变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