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KSHV/HHV8)与卡波济肉瘤(KS)、多中心Castleman病(MCD)、原发渗出性淋巴瘤(PEL)等多种疾病相关,最近又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中发现其DNA存在,且有病毒源性自介素6-RNA(v-IL6-RNA)的转录。HHV8在这些疾病发病中的地位和致病机制尚不很清楚。本文简要介绍HHV8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疾病,重点讨论其与MM之间的关系及目前在此问题上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卡波氏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KSHV),为近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疱疹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是一种肿瘤病毒,最先由美国学者Chang[1]在卡波氏肉瘤患者中发现。研究发现它不仅在卡波氏肉瘤患者中有很高的感染率,其它人群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因人群、国家、地区的差异其感染率有比较大的差异。为明确KSHV在我国浙江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笔者作了如下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与鉴定抗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 IL-6)多克隆抗体,并探讨将其初步应用于检测天然v IL-6蛋白的价值。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v IL-6候选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v IL-6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鉴定该抗体的效价。构建重组质粒p HAGE-v IL-6并转染293T细胞和EA.hy926细胞,表达并纯化v IL-6-His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鉴定抗v IL-6多克隆抗体对该蛋白质的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对KSHV阳性细胞中天然v IL-6蛋白的识别。结果由3号v IL-6候选合成肽制备的抗v IL-6多克隆抗体效价大于8 000,能特异性识别重组质粒p HAGE-v IL-6转染293T细胞和EA.hy926细胞产生的v IL-6-His融合蛋白,以及天然v IL-6蛋白。结论本实验采用合成肽作为半抗原制备的抗v IL-6多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检测重组和天然v IL-6蛋白。  相似文献   

4.
5.
《临床荟萃》2010,(24):2137-2137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相关蛋白质在常波肉瘤病毒复制中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助于研发治疗卡波肉瘤新药。  相似文献   

6.
病例患者,男,30岁,无业。1999年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为同性恋、多性伴。自1996年有性行为,感染确切日期无法判定。2000年7月22日首次就诊。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背部遍布融合成片的毛囊样丘疹。病理诊断为:毛囊炎。CD4、CD8细胞计数为1040、1912个/mm^3(BECTON DICKINSON FACSCalibur BD483)CD4/CD8为  相似文献   

7.
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与卡波济肉瘤、多中心Castleman病、原发渗出性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相关,最近又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其DNA存在,具有病毒源性白介素6-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8.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也被称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的人类疱疹病毒(KSHV)。HHV-8与多种疾病特别是淋巴细胞相关的恶性疾病相关。本文对近年来HHV-8相关的微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相关疾病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卡波西肉瘤(KS)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1872年由研究者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以梭形细胞增生和血管瘤样结构为特征改变的恶性肿瘤,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也可累及内脏[1]。普通人群KS发病率为1/10万,而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为20%~30%[2]。发生于艾滋病患者身上的KS称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AIDS-KS),其进展迅速,预后差。随着艾滋病人数逐渐增多,AIDS-KS也明显增多,但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相对不足,易延误诊疗。现将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IL-6)对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vIL-6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转染组)为实验,空载体转染的293T细胞(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的293T细胞(未转染组)为对照,3组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p16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16基因的表达。结果转染组DNA甲基转移酶1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增加;转染组p16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甲基化改变;转染组p16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转染组P16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降低。结论vIL-6可上调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导致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甲基化,抑制p16基因表达;vIL-6所致的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其致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性,83岁,因“双足皮疹4+年,加重伴发热2+年,体重减轻1+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皮疹,表现为数粒黄豆-花生大小紫红色隆起性、较实性结节,2+年前皮疹逐渐蔓延至躯干、四肢,同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未诉淋巴结不适,患者伴间断发热,发热时皮疹瘙痒不适,2+年来发热反复,皮疹加重,且淋巴结也相应增大,近1年来体重减轻15 kg。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院,以“卡波西肉瘤?”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2.
13.
14.
患儿男性 ,维吾尔族 ,10岁。 15天前咽部疼痛 ,12天前无意中发现颈部及左侧上颏肿块 ,予以抗菌素消炎未能缓解。 4天前排尿时疼痛 ,发现阴囊及阴茎水肿而入院诊治。无手术、输血史 ,10年前因骨折住院发现HIV阳性 ,其母因吸毒现服刑 ;其父HIV阴性。查体 :体温在 37 5~ 37 8℃之  相似文献   

15.
人疱疹病毒7型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疱疹病毒7型(HHV-7),于1990年由Frenkel等首次在健康人体外周血活化CD4+T细胞中分离得到,后又在人体的血液和唾液中被分离鉴定。因其基因组与人疱疹病毒6型(HHV-6)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约有75%的同源性,故将其归于β-疱疹病毒亚科。同时,HHV-6的单克隆抗体与HHV-7有一定交叉反应性。HHV-7为T淋巴细胞亲嗜性病毒,其细胞亲嗜范围较HHV-6小,常在巨噬细胞和T细胞及唾液腺细胞中潜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因右大腿内侧流血性分泌物10个月于2010-08-08入院,患者于10个月前发现右大腿内侧有一略高出皮肤的直径约1cm的质较软的蓝色斑块,在当地医院以"皮脂腺囊肿"行手术切除未送病理,术后刀口肿胀不愈,并流出血性分泌物,后经多次手术,病情无明显改善,局部仍肿胀伴疼痛,引流出血性液体后,症状减轻。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但无肢体活动障碍,故病人一直未行其他治疗。然刀口久不愈合,故来本院就诊,门诊以"右大腿  相似文献   

17.
对在赞比亚获得的37例艾滋病患者合并的卡波西肉瘤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指出KS最基本的组织学结构是增生的梭形细胞和血管结构以不同的比例混杂分布。淋巴管扩张、细胞内或外嗜酸性小体出现在半数以上病例中,是KS的特征性改变。胶原分裂和先驱表现多见于皮肤KS中,是皮肤早期KS的特征性结构。炎性细胞浸润,红细胞外溢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几乎见于所有病例中,也是KS的特点,但不是本质性改变。观察了皮肤斑片型、斑块型和结节型KS,内脏混合细胞型、单一细胞型和间变型KS的组织学特点,提示不同类型可能是KS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并讨论了K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缓慢进展的多中心性结缔组织恶性肿瘤,可发生在皮肤、黏膜、淋巴结和内脏等。体表皮肤的卡波西肉瘤山东省罕见,我国主要见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我院门诊早期误诊1例,现分析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61岁,因双小腿及足踝部暗紫色的斑丘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诊断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共分两组,检测组即就诊的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347例,对照组12例。分别用FQ-PCR方法检测两组送检标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DNA。结果 347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送检标本中,HSVDNA阳性139例,阳性率为40.1%(139/347),其中阳性标本中有皮损组织液75例、男性尿道拭子31例、女性宫颈分泌物33例,各类标本的阳性率依次为91.5%(75/82)、21.1%(31/147)、28.0%(33/118)。HSVDNA阳性人群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X^2检验)。12例对照标本中没有检出HSVDNA。结论 分泌物中检出的HSVDNA能直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毒感染状况,在有皮损组织的患者中,HSVDNA的检出率更高,FQ-PCR能准确、快速地对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