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火”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关于"火"的论述也非常多,古代"火"论主要有壮火、少火,君火、相火,龙雷之火,实火、虚火,阴火、阳火,外火、内火;现代"火"论主要有生理之 "火"与病理之"火",主要概述了生理之" 火"与机体正常体温、机体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细胞的密切关系,病理之"火"与机体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障碍、机体细胞能量代谢和功能异常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在明清时期则进入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阶段。其发展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1广泛论述命门之火,发展人体生理之火理论;2广泛论述"君火"、"相火",强调君、相二火相互作用;3对痰火、燥火等兼火进行深入研究;4论述温病与火的关系,全面发展外感火邪论;5提出"火"为药食之气。  相似文献   

3.
杜晓航  刘午阳  袁媛  周波  袁卫玲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38-1542
自宋金元以来,君火、相火和命门等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孙一奎和张介宾禀前人之学,且对具有争议的相火理论和命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进一步丰富了火论思想。从生理、病理和临证治疗等3个方面,对孙一奎、张介宾君火和相火、命门与相火之间学术思想进行剖析。文章发现,孙一奎和张介宾都受到了“理学太极”思想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命门学说中,两人均重视温补之气,但侧重点不同,孙一奎注重元气培补,张介宾则关注阴阳互补。此外,文章还揭示了君相二火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与命门学说的关系,并对君火、相火、命门等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两人的火论思想,把握他们学术观点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火论思想的演变,也为后世医家深入理解和应用火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勇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15-1016
火热论是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主线,它源于《内经》,承于仲景。通过对其"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刘完素的火热论实际上是火郁论,即阳气怫壅闭郁。所以其寒凉药物的使用是与宣畅气机的药物一起使用的。而这正是其作为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使用寒凉药物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涵盖了火郁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此治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外科疾病均可,经历代医家实践使得其理论内容逐渐发展完善,现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对中医学中火的含义,如少火壮大、内火外火、实火虚火、君火相火、阴火阳火进行探讨,并归纳中医治火之法为:降火类、制火类、益火类、引火类、导火类、济火类。  相似文献   

7.
金坤 《四川中医》2020,38(8):41-43
关于中风的病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的外风论为主导,自金元百家争鸣后,气、火、痰、瘀等内风论逐渐成为主流。本文认为单纯的主张"内风"论或"外风"论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既偏离了《黄帝内经》最初阐释的内外因共同致风的理论,也割裂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故本文通过梳理内外风论的理论渊源,探讨将中风从"内风"和"外风"论治的矛盾性和弊端性,主张摒弃割裂的"内风"、"外风"论,倡导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入手,外以祛除风邪,内以镇静息风,万变而不离治"风"。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火”的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火"是在对物质之火的直观观察和认识基础上,通过取象形成的意象性概念,"火"字是这一概念的符号。由于意象性概念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而是取象的结果,因此中医学"火"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医学"火"的理论是随着"火"涵义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创立丰富起来的。从其源流来看,"火"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学术发展特点和各具特色的学说。历代医家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理性升华,使中医"火"的理论得以不断地创新发展。论文旨在通过考证"火"涵义的演变与发展,理清其传承创新的脉络,并初步分析探讨中医学"火"之理论发展背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拓展火之概念,创立阴火论 李东垣通过对脾胃理论以及五脏间生克制化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阴火生成和辨证论治等问题。脾胃阴火论之阴火,不只是阴火与阳火的相对概念,火有生火与害火;有实火与虚火;有真火与假火;有浮火与沉火;有龙雷之火,命门之火等。李氏把这些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深化,阐述了气与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40-1241
少阴之中的心火与肾水在生理上平衡制约,否则或为火亢水亏的"心肾不交",或为火微水盛的"火微水盛"。《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病症,如心悸、奔豚、胸痹、支饮、正水、消渴等,常由"火微水盛"所致,其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规律,而补火利水为其基本治则。仲景处方中温补心阳最擅桂枝,次为附子。寒饮以干姜、半夏、细辛、麻黄、蜀椒等温化;水热者以茯苓、泽泻、防己、薏苡仁等渗利之。  相似文献   

11.
陈宽厚 《新中医》2015,47(2):306-307
升阳散火汤由防风、升麻、葛根、白芍、独活、羌活、人参、柴胡、生甘草组成,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立方依据于"火郁发之"之理论。李东垣创造性地将"火"分为阴火、阳火,并创立阴火论,升阳散火汤中所涉及之火即为阴火,由脾胃虚陷所致。笔者谨守病机之旨,以升阳、散火、补中为基本治则,在临床中治疗多种疑难疾患,颇感应手,兹举隅如下。1发热案张某,男,36岁,2011年8月20日初诊。自诉发热1月余,初因贪凉饮冷,后即出现身热,手足尤甚,烦躁、测体温38℃左右,血常规未见异常,曾输注头孢噻肟钠、病毒唑、  相似文献   

12.
曾均 《光明中医》2013,28(6):1229-1230
"火郁"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状态,本文对"火郁"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整理,现论述如下。1"火郁发之"是火郁的治疗原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对火郁提出了治疗原则——"火郁发之"。"发"就是结合各脏腑经络的生理特点、人的体质和心理特性进行治疗;"发"也是结合病邪特性治疗;"发"还是结合气运太过与不及治疗,也包括顺从天人感应来治疗。总之"发"就是因势利  相似文献   

13.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一说最早出现于《素问·天元纪大论》中,由于原文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因此后世医家之解或随文阐发,或望文生义,或主观臆测,或从脏腑立论,鲜有从运气理论解之者,皆非其本义也。本文运用运气理论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重新理解,解之为"君""相"二火之间正常的关系——"君位臣",即君火加临相火。  相似文献   

14.
王光磊 《世界中医药》2012,7(4):347-348
本文探讨了咳嗽的急诊辨治思路,认为急诊常见咳嗽的发生多与"外风、内火"有关,并据此对咳嗽得辨治思路进行了精简整理,方便急诊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内麻点在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诊中的止痛作用。方法:将8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内麻点组46例,先电针内麻点15min,再行火针刀治疗;火针刀组43例,直接行火针刀治疗。记录施术时每组患者VAS评分,对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间评分比较,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术前先进行针刺内麻点的干预,可有效缓解火针刀施术时患者的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16.
刘洋 《中医药通报》2023,22(3):48-50
龙雷之火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但至今缺乏全面梳理,对于其病机实质各医家常各执一论,不利于临床推广。文中通过对龙雷之火理论从起源到形成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临证用药为着眼点进行病机分类,抽丝剥茧,厘清龙雷之火理论包括了脏腑实火、阴精亏虚、元阳亏虚、阴阳两虚以及元气亏虚五大病机,其中阴精亏虚、元阳亏虚、阴阳两虚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升阳散火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羌活、防风、升麻、柴胡、葛根、独活、人参、白芍、甘草组成,是东垣治疗内伤热中证的代表方剂。笔者反复研习东垣气火失调理论,临床运用升阳散火汤化裁治疗多种病证,每获良效。兹举验案二则。1血管神经性头痛男,62岁,1997...  相似文献   

18.
余晓辉 《河南中医》2000,20(1):13-14
内生五气(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非自外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其为患,在妇科临床有不同见症,治法亦不同:“内风”治疗重点在于滋肾阴、养肝血;“内寒”治宜温补脾肾;“内湿”治疗重在补脾;“内燥”治从滋养肝肾之阴;“内火”治法调补肝肾。  相似文献   

19.
范艳艳  季光 《光明中医》2010,25(7):1269-1270
<正>"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对五脏病理、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医碥》指出:"郁者,滞而不通也,百病皆生于郁"。火郁,即火邪不能正常外出,  相似文献   

20.
"火郁发之"一语,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概括了火郁为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法则.火热本为阳盛所生,其性炎上,喜升散而恶蔽遏,在某种原因的作用下使之不得升散和外达,则氤氲于内而致病.故<丹溪心法>说"气有余便是火",阐明了火热郁闭而产生热病的病机.临床治疗火热郁闭所致的病证,<内经>强调要"火郁发之",即在清热的基础上加适当的辛温或辛凉的发散药物,顺其性使之得以升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