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生物起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生物起搏主要包括基因生物起搏和细胞生物起搏。生物起搏尚处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应用于临床还面临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生物起搏将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心脏生物起搏主要包括基因生物起搏和细胞生物起搏。生物起搏尚处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应用于临床还面临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生物起搏将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心脏生物起搏成为近来研究热点,目前研究主要基于细胞生物起搏;基因生物起搏;基因工程干细胞起搏。生物起搏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起搏器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全世界有300万人装有人工电子起搏器,每年有高达60万患者需置入新的起搏器。虽然电子起搏器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但存在各种缺点,如电池寿命有限,需反复更换;对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缺乏应答;起搏器电极可能发生脱位、折断;具有心律失常起搏阈值增高、起搏器感知障碍的风险;存在电磁干扰,并且置入起  相似文献   

5.
近来,生物起搏逐渐成为心脏起搏治疗研究的新热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包括利用基因工程增加细胞舒张期内向电流、降低细胞复极电流、增加4期除极速度以提高心肌细胞自律性;利用不同起搏细胞移植技术进行修复或替代心脏起搏或传导细胞;以及基因和细胞技术的联合来达到生物起搏的目的。但各种研究手段尚存在的不足,如:稳定性差、持续时间短、调控困难、安全性低等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治疗的突飞猛进,在动物实验模型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转染β肾上腺素受体的互补DNA、K ir2.1(转运编码内向整流电流IK1,一个α亚单位基因)基因、HCN2(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2)基因等创造的生物起搏器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治疗心脏起搏功能障碍将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于心肌细胞移植的干细胞主要有胚胎心肌细胞及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与前者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自身移植无免疫排斥反应、无医学伦理道德争议等优势,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心肌损伤的移植细胞。本文就近年来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电子起搏器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及其它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也伴随一些负面效应:高费用、有限的电池寿命及缺乏对神经激素生理性反应等。细胞移植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治疗方法,其中干细胞移植在心脏起搏方面的基础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通过诱导使其分化为心肌细胞等。目前进行的动物实验和临床Ⅰ期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血管增生以及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改造细胞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起搏电流的进一步阐明,生物起搏成为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探索“热点”。心脏生物起搏指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对受损的自律性节律点或特殊传导系统的组织进行修复和替代,使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得以恢复。目前生物起搏的研究策略大多在基因领域和细胞领域,本文就其中细胞生物起搏领域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D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isease,IHD)。梗死的心肌细胞逐渐被瘢痕组织取代,由于瘢痕组织缺乏弹性,难以满足心脏收舒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是老年人中引起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特点.临床上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导致病人无法正常思考和判断,必须由他人照料生活.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文章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在脑梗死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种具有跨胚层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在体外也可通过诱导向神经细胞转化,并对脑缺血、脑外伤等疾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有改善作用。其取材方便、体外扩增迅速且能以多种途径移植包括静脉移植、脑内移植。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干细胞研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应用成体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本综述着重介绍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梗后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移植后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近年来,许多学者已开始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BMSC是否具有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能性。虽然对化学物质诱导BMSC的某些结果存在争议,但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成果为未来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生物心脏起搏主要通过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建立生物心脏起搏、恢复传导系统的功能。其中基因疗法包括转基因法上调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表达特异性的起搏电流和通过显性负突变,选择性地将内向整流性钾电流抑制在一定水平以下,恢复非起搏细胞潜在的起搏活性。而细胞疗法则通过对胚胎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等进行诱导分化成一些细胞株,以及在体外通过基因修饰这些可移植的细胞(成纤维细胞、不同的干细胞衍生的细胞或其他细胞)而展示具体的电生理特征,然后移植到活体心脏,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不同浓度的窦房结细胞裂解液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兔窦房结细胞并制备窦房结细胞裂解液。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含1、5、10倍浓度的窦房结细胞裂解液作为诱导培养基,普通培养基培养作对照,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的离子通道蛋白HCN4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结果 经1、5、10倍浓度窦房结细胞裂解液诱导后的细胞均表达cTnT和HCN4;4组间HCN4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细胞裂解液浓度的提高,所诱导成的阳性细胞数再逐步增加,但增加至5倍浓度以上,效果并不明显。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窦房结细胞裂解液能够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起搏细胞,但并不遵从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帕金森病(PD)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不明。病理上神经元变性以中脑黑质部位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为主,但不局限于该部位〔1〕。路易小体形成是其病理特点。PD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PD的治疗措施主要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但也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现行的治疗不能保护残存的DA能神经元,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