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胆道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江苏无锡市北塘医院(邮编:214043)胡少勇,戈汉元老年人胆道手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胆道手术后易发生ARF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可能与肾缺血、内毒素以及黄疸有关(1,2)。我...  相似文献   

2.
纤维胆道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发生率高达4%[1]而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术仍有7%的假阴性。自1997年我们采用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胆道的技术后未发生1例胆道残留结石,又避免了胆总管切开、T形管外引流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3.
从1981年6月到1992年1月用CHF-B3型纤维胆道镜检查胆石症术后病人120例,发现残余结石44例,胆道蛔虫15例。44例取石97例次,取出残余结石217块,因胆管狭窄结石嵌顿取石失败3例,镜下取41例,取率93.1%。15例胆道蛔虫取出18例次,取出蛔虫18条,取净率100%。镜检后低烧3例, 症发生率4.16%。本组通过近端套石、末端捅石、泥沙结石冲洗的方法,取残石及蛔虫效果较为满意。并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6月至1992年1月我院用OlympusCHF-B3型纤维胆道镜共检查胆石病术后病人120例,男46例,女74例,年龄23~76岁。1检查方法胆石病病人术后3周逆行造影疑有残余结石或蛔虫,或不宜用胆道造影,又无严重胆道感染者均应作纤维胆道...  相似文献   

5.
肝叶切除术后易并发感染,除与原有胆道感染有关外,还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关。对肝叶切除术后全身免疫功能变化研究较多,但胆道局部免疫功能如何变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观察胆管结石患者部分肝切除术(肝切除量约17%)后胆道免疫功能的变化。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科近年收治的胆石病患者18例,并分为两组。即单纯胆道取石组(n=11),为胆总管结石,男4例,女7例,年龄49~78岁,平均65.3岁;合并胆囊结石2例;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肝叶切除组(n=7),为胆总管、肝内…  相似文献   

6.
自1965年Shore首次报告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以来,纤维胆道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胆道外科不可缺少的检查治疗手段。我科自1981年6月起采用纤维胆道镜观察胆总管开口形态,并用于术后残余结石和胆道蛔虫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7.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610083)周鸿昌,苗建国自1992年1月以来,我们针对7例胆道术后不同原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氮质血症的病人实施肠外营养(PN)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本组病例总结并...  相似文献   

8.
电视输尿管硬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1年来,我院采用电视输尿管硬镜经T管窦道用5种取石方法清除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例,部分病人结合使用纤维胆道治疗,效果满意。痊愈25例,好转1例,无并发症,治愈率达96%。这项技术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我国胆石病十年来的变迁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71  
《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52-658
作者报道了由全国胆道外科学组组织的来自7个省市、33所医院3911例胆结石手术病例的第二次全国临床调查资料并与十年前首次调查的结果(中华外科杂志1987,25:321~329)比较。调查证实:胆石病仍是我国普外临床的多发病,约占同时期住院患者的11.5%;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女:男约2.57:1。约80%的单一部位结石分布于胆囊,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而以胆色素类为主的胆管结石仅占10%。与十年前相比,胆囊:胆管结石从1.5:1上升至7.36:1;胆固醇:胆色素结石从1.4:1升至3.4:1。调查还发现:上述关于结石类型及结石部位上的变化与近十年来胆道蛔虫及胆道感染率的显著下降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蔡珍福医师所报道的胆总管切开探查病例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在手术中用纤维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可以明确有无结石、狭窄,并了解括约肌功能。若有结石可以用取石网通过胆道镜取出结石,术中用胆道镜取石可使残余结石率降到1%以下。本组病例是从胆总管切开的病例中选择出来的,都是经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例。检查证明胆总管内已无结石,胆管无狭窄,括约肌功能正常,胆管内无明显炎症的病人采用不放置T管一次缝合的方法。在缝合时又注意仔细严密,保证胆管血运良好,这些措施可以认为是得当而充分的。本组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组兔和1l例胆管结石术后病人服菌陈胆道汤之前、中、后的胆汁测定PGI2与TXA2和稳定代谢产物6—keto—pGFla与TXB2及两者之比值,观察三值的变化,探讨茵陈胆道汤对其影响,为胆管结石和胆管炎症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急性胆管炎组兔胆汁6—keto—PGFla与TXB2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增高,6—keto—POFla/TXB2明显降低。胆管结石术后病人服茵陈胆道汤至停药7天,胆汁中6—keto—PGFla与TXB2较服药前明显降低,停药2天6—keto—PGFla/TXB2较服药前增高。结果认为:①胆汁PGI2的增高对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和胆管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②PGI2/TXA2失衡,TXA2)增加在急性胆管炎中的毒性作用十分重要;③茵陈胆道汤有降低PGI2和TXA2的作用,是防治胆管结石的胆管炎症的有效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承气颗粒剂和清胆灵对胆胰疾病所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66例急腹症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内毒素血症期、SIRS和MODS患者分别按病种及APACHE-Ⅱ评分,分层随机分为综合安慰组和综合中药组,对后者根据病种使用大承气颗粒剂或清胆灵;动态观察血LPO、TNFα、IL-6、内毒素等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期,综合中药组第1dLPO及第3d内毒素降低,用清胆灵1d后LPO降低(P〈0.05),第3d有降低趋势;SIRS阶段,大承气颗粒剂或并用清胆灵于用药3、7d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伴结石者LPO、内毒素(P〈0.05),第3d大承气颗粒剂并清胆灵能降低胆道感染伴结石者IL-6、TNFα(P〈0.05);MODS阶段,大承气颗粒剂用药3、7d分别降低内毒素、TNFα(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胆道外科五十年的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过去50年中,胆道外科在中国已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最近的20年。在这期间内,除了个别作者和单位所做出的贡献外,特点是由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联合全国同道所做的工作,主要方面有:结石成因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胆道癌、胆道感染和新技术在胆石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我国胆石病的变迁过去50年当中,中国大陆地区的胆石病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变。50年代期间,胆石、胆道感染、寄生虫病构成我国的主要胆道疾病,原发性胆管结石约占胆石病总数的50%[1]。50至60年代期间中华外科杂志上所发表的…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结扎治疗胆道大出血,国内首次于1958年由黄文、黄志强报道。胆道大出血常继发于胆道感染,医源性胆管损伤、肝外伤、肿瘤及凝血机能障碍等。我国的胆道出血以感染源性占大多数,并与胆臂结石、蛔虫关系密切。虽然少数大出血可自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结石是常见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溶石、碎石、排石、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 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后取石 ,自 2 0世纪 70年代由Kawai或Classen先后报道后 ,逐渐被临床应用 ,并成为老年及体质虚弱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选择性治疗措施。随着纤维胆道镜和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 ,给胆道结石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也改变了传统外科手术的模式和观念 ,被认为是胆道外科的一次飞跃。 1991年Fletcher和Stoker等分别报道了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  相似文献   

16.
胆道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还能稀释胆汁,防止胆汁淤积,减少结石的形成。我科近年来采用盲袢型胆肠大口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74例,其中经盲袢插管胆道内滴注抗生素21例,对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有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值术后胆道结石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完成的206例原位肝移值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结石的防治经验。结果11例病人术后并发胆道结石,发病率为5.3%。表现为颗粒样结石和胆泥两种形式。发生部位在胆总管者7例,在肝内胆道者1例。胆泥和颗粒样结石的首次诊断时间分别平均为138d和306d。胆道感染是胆道结石发作的主要症状。11例病例中有7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胆道狭窄。主要依靠经“T”管照影或FRL、P(endoscopic rei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术明确诊断。FRCP术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7例胆总管结石经1~3次ERCP术后痊愈。4例肝内胆道结石中合并弥漫性胆道狭窄者有3例,其中2例行再次肝移植术。结论 胆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主要原因,胆道黏膜的缺血坏死合并胆道感染是胆泥形成的主要机制。ERCP术对胆总管绵石有良好疗效,对合并弥漫性胆道狭窄的肝内胆道结石病人肝脏再移值往往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135例无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其中81例经内镜道塑料内置管引流(ERBD)。54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EMBE)治疗,结果:引流2~3周ERBD组88.9%组96.1%病你胆红素降至正常,临床状况明显改善:ERBD组采用8F内置管者30%,9F内置管者2.5%,EMBE组3.9%病例并发早期胆管炎;ERBD需3个左右再梗阻前更换新管,EMBE5例(5.6%)平均5.8个月发生再梗阻,提示,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肝内胆管结石伴发肝内胆管癌10例,迟发性肝胆管癌3例,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的3.5%,癌肿均发生结石胆道处,以左肝多见。病程1-40年,平均16年;3例这发性肝内胆管癌分别发生于取石后6、7、11年,平均8年。认为肝内结石、胆管炎、胆汁淤积是诱发肝内胆管癌的重要因素。早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通畅胆汁此流、控制感染是这癌发生手重要措施;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可获得良好疗效。对左肝结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原因及救治方法,报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ARF9例,其中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所致者6例,高血磷中毒所致者3例。经过积极治疗,除1例因术后并发感染救治无效而摘除移植肾外,其余8例均恢复了肾功能,取得较好效果。并就肾移植术后早期ARF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治疗上的一些体会。认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和高血磷中毒为ARF的主要病因;针对不同病因分别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