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秀琴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121-1122
目的了解D-二聚体(D-dimer,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了72例ACVD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的D-D、MPV的变化,D-D采用ELISA法,MPV使用Coulter JT-2R型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ACVD患者D-D、MPV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较急性期D-D下降(P<0.01),MPV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D-D、MPV的检测在ACVD病理生理机制、病情判定、疗效观察及评价预后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3~10岁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发病1周内)患儿6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肺功能检测,随访至恢复期(发病后第3周),再次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 60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各项肺功能通气指标(FVC、FEV1、FEV1/FVC、PEF、MEF75、 MEF50、 MEF25、MMEF)较对照组均下降(t=-6.719、-6.835、-1.754、-6.171、-6.926、-5.661、-6.889、-6.874, P<0.05) ;恢复期各项指标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FEV/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F75、 MEF50、 MEF25、MMEF仍明显降低(t=-2.306、-1.995、-3.305、-2.557,P<0.05)。结论 MPP患儿的肺功能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在恢复期大气道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小气道各项指标虽较急性期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故在临床上需动态监测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6例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肺炎组)生后3 d内(急性期)、生后7~10 d(恢复期)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与40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生后3 d内的PLT、MPV、PDW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组急性期患儿PLT[(139.81±45.03)×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0±60.49)×109/L](P<0.01),而MPV[(9.97±2.19)fl]、PDW(0.18±0.03)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1±1.03)fl、0.16±0.02](P<0.01);肺炎组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息儿PLT明显回升,而MPV、PDW则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胎粪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72例窒息新生儿和 2 1例正常新生儿血浆CGRP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 ,并分析其以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正常新生儿生后血浆CGRP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窒息新生儿急性期血浆CGRP水平较恢复期明显增高 (P <0 0 5 ) ,并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 (P<0 0 5 ) ;急性期重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 (P均 <0 0 1) ;在重度组中 ,头颅CT显示有脑损伤者急性期CGRP明显低于CT正常者。结论 CGRP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对窒息后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6例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肺炎组)生后3 d内(急性期)、生后7~10 d(恢复期)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与40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生后3 d内的PLT、MPV、PDW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组急性期患儿PLT[(139.81±45.03)×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0±60.49)×109/L](P<0.01),而MPV[(9.97±2.19)fl]、PDW(0.18±0.03)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1±1.03)fl、0.16±0.02](P<0.01);肺炎组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息儿PLT明显回升,而MPV、PDW则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胎粪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左立新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59-1660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8年7月间,在株洲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其中轻度34例,中度30例,重度26例,同时与足月正常新生儿45例作对比,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恢复期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并对照。结果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MPV、PDW则明显升高(P〈0.05),随病情加重,前者愈低,后两者愈高,而恢复期,检测结果与对照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该病严重与否的参数指标,并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生精能力及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宏伟  马爱国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298-1299
目的 探讨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生精能力及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断乳期 2 1~ 2 3天Wistar雄性大鼠 ,体重 35~ 4 5g ,随机分为正常组 ,VA 缺乏组 ,分别饲喂正常饲料及无VA 的饲料 ,喂养 90天后 ,称重 ,乌拉坦麻醉 ,腹主动脉取血 ,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清VA 含量 ;摘取双侧睾丸和附睾。计算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 ,作精子相对计数及精子畸形率检测 ,测定睾丸中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LP)及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活性 ,测定睾丸中总胆固醇 (CHOL)含量。结果 维生素A缺乏组雄鼠血清VA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雄鼠 (t =4 1 5 1,P <0 0 1) ,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下降 (t=12 12 ,3 83,P <0 0 1) ,精子数明显减少 (P <0 0 1) ,精子畸形率明显增高 (P <0 0 1)。睾丸中乳酸脱氢酶 (LDH)及γ -谷氨酶转肽酶 (GGT)活性明显降低 (t=3 2 2 ,3 0 7,P <0 0 1) ,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明显降低 (t′=2 83,P <0 0 5 ) ,睾丸中总胆固醇 (CHOL)含量明显降低 (t=3 37,P <0 0 1)。结论 维生素A缺乏影响雄性大鼠的生精能力、睾丸标志酶的活性及其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D2-聚体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轻症支原体肺炎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急性期及恢复期观组和对照组患儿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D2-聚体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急性期、恢复期SMPP患儿血清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在观察组中,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观察组D2-聚体水平在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急性期和恢复期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白介素-10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急性期和恢复期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作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测指标和疾病恢复情况的评价指标之一。白介素-10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尚待进一步研究。D2-聚体对识别重症MPP及高凝状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项血小板参数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项血小板参数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SF23000分析仪检测65例重症肺炎患儿和6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水平。结果:重症肺炎组PLT、MPV、PDW、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PLT、MPV、PDW、PCT明显低于急性期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CT、PDW水平明显升高,并且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临床应密切关注血小板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1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手足口病病情变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均纳入病例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死亡组、危重症组、重症组、普通组各3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BNP和CK-MB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病例组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7.549,P<0.05);重症组、危重症组和死亡组急性期BNP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F=42.147,P<0.05);在恢复期,病例组BNP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t=22.425,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6,P>0.05)。CK-MB水平在病例组急性期显著高于对照组(t=8.931,P<0.05);死亡组CK-MB水平较危重症组、重症组及普通组均明显升高(F=13.226,p<0.05);在恢复期,病例组CK-MB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t=7.389,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5,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BNP水平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判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CK-MB水平不能预测重症倾向,但对危重症患儿,血清BNP和CK-MB两者互补合并检测可以提高对患儿存亡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检测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3例,按其病情程度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2例)和恢复期组(41例),同期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组血清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均P0. 05),且恢复期组血清降钙素原、PDW、CK、CK-MB、LDH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急性期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MPV及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新生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指标呈正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l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CD8~+T、NK细胞穿孔素(PRF)和颗粒酶B(Grz B)的变化。方法选取某儿童医院2017年5—7月普通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普通型组、重型组),健康儿童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8~+T、NK细胞PRF和Grz B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普通型组和重型组EV71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两种细胞中PRF和Grz B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普通型组和重型组EV71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CD8~+T细胞PRF、Grz B的表达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NK细胞PRF、Grz B的表达水平:普通型组和重型组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普通型组EV71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虽稍升高,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重型组EV71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明显升高(均P 0. 05)。结论 CD8~+T、NK细胞PRF和Crz B在EV71手足口病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中神经肽Y(NPY)、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评估NPY、EPO及NSE在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7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NPY、EPO及NSE的水平,并与25名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急性期NPY及NSE水平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组,NSE中、重组急性期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NPY轻中重各组急性期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与NSE具有相关性(r=0.486,P0.01);EPO水平仅轻中度两组急性期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度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EPO与NSE无相关关系(r=0.079,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中NPY和NSE水平的变化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而EPO与其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宫美华 《现代保健》2009,(15):121-122
目的检测心绞痛、腑血栓患者止血与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探讨其止血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2例心绞痛和40例脑血栓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和脑血栓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t=2.17,2.32,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TAT和D—D较稳定型明显升高(t=2.41,2.38,P〈0.05);脑血栓患者急性期以TAT升高为主,而亚急性期D—D含量明显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稳定期)(t=2.24,2.28,P〈0.05)。结论心绞痛、脑血栓患者存在凝血系统激活、继发性纤溶亢进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血脂康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1(PAI -1)活性的变化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发色底物显色法分别对 71例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者血浆sICAM - 1水平和PAI- 1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EH患者血浆sICAM - 1水平和PAI- 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及P <0 .0 5 ) ,经血脂康治疗 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 <0 .0 1及P <0 .0 5 )。结论 EH病人血浆sICAM - 1水平和PAI- 1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血脂康在有效调脂的同时能降低EH患者血sICAM - 1浓度和PAI- 1活性 ,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吴起武  赵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45-5346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1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所有窒息新生儿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轻、重度窒息组间急性期MPV及PDW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窒息组PLT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t=2.506,P<0.05);单器官损害组和多器官损害组比较,PLT、MPV及PD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PLT、MPV及PD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急性期PLT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但新生儿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应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奚宝珊 《中国校医》2013,27(3):224-22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胰岛素(INS)、瘦素(LE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NS、LEP和IGF-I的水平并与30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时HI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GF-Ⅰ下降,瘦素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组患儿急性期血中IGF-Ⅰ下降,恢复期有所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HIE组急性期与恢复期瘦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保护作用,INS、LEP参与IGF-Ⅰ的代谢过程,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点波谱分辨技术(PRESS)进行后扣带回(PCC)波谱成像,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特定脑区化合物代谢水平。方法以MMSE和CDR评分为标准,纳入本院老干部A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20例。选用T1WI-3D图像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3平面进行PCC波谱定位,采用PRESS,单体素波谱(SVS-SE)序列行PCC波谱采集,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s,Cho)、肌醇(myo-inositol,mI)和肌酸(creatine,Cr)水平及NAA/Cr、mI/Cr、NAA/mI和Cho/Cr之间的相对比值。结果波谱分析发现,AD组NAA峰较对照组不同程度减低,m I峰较对照组升高。AD组NAA/Cr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2.502、P=0.017),NAA/mI较正常对照组也降低(t=-9.16、P=0),mI/C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t=9.78、P=0),Cho/C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t=1.76、P=0.086)。mI/Cr比值与其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48,P=0.002)。结论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扣带回有助于AD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3±2.57)μg/L;深部真菌感染组为(54.06±36.13)μg/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7.741,P<0.001).结论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3±2.57)pg/ml;深部真菌感染组为(54.06±36.13)pg/m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7.741,P<0.001).结论: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