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交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痰瘀交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之中药汤剂,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心电图变化均有较好效果,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控制与症状干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血脂方面,治疗组能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P0.05)。结论: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交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够明显地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缺血现象,增强调节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治疗,吸氧、抗血小板、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变化血脂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血脂情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疗程4周。疗程结束评定中医症候、心电图及心绞痛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及心绞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郁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若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组或药物治疗心绞痛缓解差者给予介入治疗(PCI)。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组加服解郁颗粒,共治疗4周。结果: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HAMD减分方面,两组疗效相当。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颗粒可以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状态,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黛力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250mL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10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心电图总有效率87%,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香芎温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常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等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香芎温胆汤,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芎温胆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口服硝酸酯类、他汀类、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ACEI等基础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变化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张广东 《光明中医》2009,24(10):1950-19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改变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60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常规应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制剂等)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法安明)等。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结果心绞痛心绞痛改善程度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3.6%(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0%及55.2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轻或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心电图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丹灯通脑胶囊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ACEI或ARB、硝酸酯类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灯通脑胶囊,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心绞痛发作累计次数和发作间隔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善率(显效+有效);评估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胸痛、胸闷、心悸、头晕目眩),和观察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时间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间隔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以及对心绞痛中医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和头晕目眩)的改善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灯通脑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异常改变,对心绞痛的中医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和头晕目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方法:80例UA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ACEI及降脂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UA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也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方法:100例UA患者,分成见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ACEI及降脂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0.00%(25/50)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26.00%(13/50),差异显著.两组ST降低均显著,但观察组要下降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可耐受并坚持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至异不显著.结论: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ACEI及降脂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JA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也较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口服脉络康胶囊,4粒/次,3次/d,饭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饭前服用,2组均以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治疗后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康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邱霞 《世界中医药》2012,7(6):517-5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静滴丹红注射液和口服脑心通胶囊。结果:疗程结束后,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T-T段降低程度明显减小,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无特异性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时间,临床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加步长脑心通治疗),对照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主要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改变程度、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脂饮食、运动锻炼指导、抗凝、硝酸甘油片等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内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内服,4粒/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检测血脂、血清 C 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计算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较治疗前有所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用量与治疗前比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更为突出(P<0.05);患者的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治疗组变化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能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方,2次/日,30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血脂改变,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率、心绞痛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更能改善心绞痛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2粒/次,每日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CCS)、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钠尿肽(BNP)检测。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心绞痛CCS分级均明显降低,LDL-C及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FBG和BNP改善不明显。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能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胸痛;心悦胶囊可能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通心络胶囊,3次/日;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疗程均为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血脂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随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6%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1),两组甘油三酯(TC)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高密度酯蛋自胆固醇(HDL-C)有逐渐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期间,心绞痛(AP)、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脑卒中、心肌梗死(MI)、心源性死亡、需再住院治疗亦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联用通心络胶囊或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能有效调脂,但治疗组在调脂、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恢复、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