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临床静脉输液给药时,常需利用输液器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注射药物时多采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的连接,将注射器与头皮针相连注药.注药完毕,再将头皮针与输液器恢复连接;如再次给药重复上述过程。在此过程中,液体与空气接触.很难避免气泡、细菌在反复分离/连接操作中进入输液器,从而引发感染、空气栓塞,影响患者健康。鉴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输液器,其可在静脉输液的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有效防止气泡进人输液管。  相似文献   

2.
陈艳红 《护理学杂志》2007,22(11):45-4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及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更换输液不及时,常致莫非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内出现大量空气,一般先分离头皮针和输液管,打开调节器,待流出液体后再连接头皮针。但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末端时,破坏了静脉输液的密闭循环,由于大气压力高于管腔内压,分离处两端液体受大气压力作用,各形成一小的空腔。若简单连接,两处小空腔随即合并形成较大的腔隙,此腔隙的空气会迅速进入头皮针管内并随着液体输入血管,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采用正压连接方法,可杜绝此空气腔隙的形成,经过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海勤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73-873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由于个别输液器存在质量问题 ,可能出现头皮针尾端部 (与过滤器连接处 )有少许液体渗出的现象 ,补救方法如下。  方法 :①将漏液头皮针尾端用止血钳夹住 ,中间部分常规消毒 ;②另备 1只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并排气 ,将此头皮针针头沿消毒部分全部刺入漏液头皮针管内 ;③松开止血钳将漏液头皮针尾端系 1个死结 ;④用无菌纱布将两只头皮针连接处包好。  优点 :避免重新穿刺 ,减轻病人痛苦 ,操作简便。  注意事项 :备用头皮针针头部分需全部刺入漏液头皮针内 ,操作时动作易缓慢 ,以免将漏液头皮针刺破。头皮针漏液的补救…  相似文献   

4.
刘晚艳 《护理学杂志》2006,21(24):15-15
未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双管输液时,如新建静脉通道往往延误救治时间,且增加患者痛苦.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笔者对160例此类患者采用肝素帽行双管输液,效果好,无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方法:取肝素帽(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1个.关闭正在输液的一次性输液器调速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将肝素帽接到一次性头皮针上,然后将2副输液器上的一次性头皮针直接接到肝素帽上即可.优点: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操作简便,节约时间;价格适宜,患者乐于接受.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儿科多采用小勺或小杯给患儿喂药 ,难以掌握准确的剂量 ,加之药物味苦 ,患儿常将药物吐出 ,易造成药物浪费 ,我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头皮针管指导母乳喂养者喂药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材料 :一次性注射器 1副 (根据药液量取 2~ 2 0 m l注射器均可 ) ,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 1根。制作方法 :剪除输液头皮针针头 ,将头皮针管连接注射器乳头即为喂药器。2 使用方法按医嘱备药 ,将药片研碎后用温开水溶解 ,用喂药器吸好药液 ,在哺乳的同时将头皮针胶管连同乳头放入患儿口中或在患儿吸吮的间歇时从口角旁置入 (约 2 cm) ,待…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静脉输液时头皮静脉为首选。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穿刺时因血管细小回血慢,易造成穿刺失败。我科采用对折头皮软管进针法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介绍如下。方法: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助手剃毛并按摩局部使欲穿刺的静脉显露,固定息儿头部。操作者消毒穿刺部位,排尽输液器内空气、关紧活塞。左手将头皮针的软管对折,使软管内形成负压,右手持针与头皮呈5°~15°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左手松开,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输液中行小剂量的静脉推注时,常选择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但在此过程中,头皮针针栓内会有微量空气不易排除,随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静脉,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并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常因病情需要同时应用几种药物,常规方法是采用三通管或肝素帽进行多通道输液,此法操作步骤较多,易增加污染概率,同时连接处有少量空气进入患者体内。针对上述弊端,采用微量泵通过输液器注射孔给药的途径,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吕春蕾 《护理学杂志》2005,20(10):69-69
手术前,我们通常以静脉留置针代替头皮针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废弃的头皮针头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医疗垃圾。鉴此,我科将头皮针头用于50例手术患儿骶管麻醉术中,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制作方法:将输血(液)器排气后,输液管连接留置针,撤下的留置针接口帽正好拧在撤下的头皮针接口上,使头皮针头保持无菌状态。使用方法:①将头皮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用胶布固定,即可进行静脉推注药物。②代替穿刺针进行骶管穿刺,穿刺成功后以胶布固定头皮针翼,然后推注药物。优点:①通过此方法静脉推药,延长了静脉推药的通路,避免患儿身躯小、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成功次日输液治疗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连接输液,即取10ml注射器向留置针内推注5~10ml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通畅后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负压冲管法连接输液,即取5ml注射器抽取3ml生理盐水,连接留置针后轻轻回抽和推注2~3次,确定输液通畅后连接输液。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负压冲管方法可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巧用针头套帽预防静脉输液时通气管滴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娟  李学美 《护理学杂志》2004,19(19):71-7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主要的给药途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常由于加药后未将药液袋内空气抽出.而发生排气或换药时输液器的通气管向外漏液现象。鉴此,笔者巧用多针头套帽防止通气管滴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其自行拔脱头皮针造成输液失败。鉴此.我科采用胶片制成简易肘关节固定器(下称简易固定器)固定婴幼儿肘关节,防止其拔脱头皮针。经临床应用80例,均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无1例拔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输液架轨道及输液架与床的距离固定,单根输液器及输血器长度有限,在中心静脉通路输液过程中容易牵拉,导致静脉内置管滑出血管外,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易导致抢救不及时,同时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鉴此,笔者用一次性输血器作为输液延长管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一次性输液器及一次性输血器各1副,无菌剪刀1把。用无菌剪刀将一次性输血器茂菲氏滴管下端管道剪断,与输液器乳头相连接,排气后将输血器乳头与中心静脉置管相连。  优点:①输血器管道使输液器延长约120 cm,能将输液架置于患者床…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许多患者因并存多系统疾病,其病情复杂,需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同时滴注不同的药物。不仅给患者带来穿刺时的疼痛,还带来诸多不便,鉴此,我科于2002年开始在原有的静脉通道上另插入一套输液系统,应用近4年,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收到良好的效果,方法介绍如下。操作方法:遵医嘱将所需药物配毕,插入输液器,常规方法排气后行静脉穿刺并固定。需同时输入另一组药物时,在原有输液管下端的一段软橡皮管上,常规方法消毒软橡皮管后,将另一套输液系统再次排气,将头皮针头全部刺入已消毒的软橡皮管内;打开调节器开关调节合适滴…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溶液毫升数与滴数换算关系再探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探讨溶液毫升数与滴数的换算关系,为临床准确计算单位时间内用药量、评估输液时间、调节输液滴数提供依据。应用一次性塑料输液器和两种型号头皮针对临床常用溶液进行实验,按密闭式输液法将溶液输入有剂度的注射器内,输入过程中数滴数,随后测量、计算。结果在等渗溶液中,无论用7号或5.5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0.0gtt;在高渗溶液中,用7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2.0gtt,用5.5号头皮针1ml相当于22.4gtt。提示使用一次性塑料输液器输等渗溶液时宜按20.0gtt/ml的换算关系计算。  相似文献   

16.
巧关输液调节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小燕 《护理学杂志》2003,18(6):438-438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遇到输液器的调节器关紧后输液针仍滴出药  相似文献   

17.
负压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成功次日输液治疗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连接输液,即取10 ml注射器向留置针内推注5~10 ml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通畅后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负压冲管法连接输液,即取5 ml注射器抽取3 ml生理盐水,连接留置针后轻轻回抽和推注2~3次,确定输液通畅后连接输液.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负压冲管方法 可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多采用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有多种,但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头皮针脱出、头皮针与软管连接处打折等,需要重新固定,造成静脉输液污染、药液浪费、输液不畅、患者满意度降低等不良后果。为此.我们于2009年1~4月将螺旋式固定法应用于100例患者留置针穿刺,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莉 《护理学杂志》2008,23(19):22-22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其自行拔脱头皮针造成输液失败.鉴此,我科采用胶片制成简易肘关节固定器(下称简易固定器)固定婴幼儿肘关节,防止其拔脱头皮针,经临床应用80例,均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无1例拔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时节约药物和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方法。方法将80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用自制改进型头皮针(观察组)和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照组)穿刺后静脉注射放射性显像剂,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药时间、药物残留量。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药时间、药物残留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型头皮针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辐射量,符合放射防护原则,亦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确保注入剂量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