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CD117、CD34和Ki-67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和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GISTs的CD117、CD34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免疫组化指标在表达率方面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生部位)的关系.并对这些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进一步探讨上述免疫组化指标在表达程度方面与危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71.9%.CD34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肠道外GISTs阳性表达率高于肠道(P<0.05).CD117的阳性表达强度和Ki-67增殖指数在不同的危险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CD117阳性表达强度、Ki-67增殖指数和危险度的分级呈正相关.结论:CD117和CD34在GIST中均呈高表达率,但肠道GIST诊断时,CD117的阳性表达更准确、可靠.CD117表达强度和Ki-67增殖指数和危险度的分级呈正相关,可能是判断GIST危险度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p27、bcl-2、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bcl-2、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7例GIST患者中p27、bcl-2、Ki-67、CD117、CD34的表达。结果:本组57例GIST中p27阳性率为53%,bcl-2阳性率为58%,Ki-67阳性率为40%。良性、交界性、恶性GIST组中p27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Ki-67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bcl-2阳性表达率有增高的趋势(P=0.07)。p27与bcl-2、p27与Ki-67两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57例GIST中CD117阳性率为83%,CD34阳性率为75%,CD117和CD34均为阳性36例(63%),14例CD34阴性病例CD117均为阳性。良性、交界性、恶性GIST组中CD117阳性表达率、CD34阳性表达率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p27、bcl-2、Ki-67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GIST恶性潜能一项参考指标;CD117和CD34联合检测是诊断GIST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OG1、CD117及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DOG1、CD117及CD34在6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14例其他类型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IST组织中DO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GIST间叶源性肿瘤(P=0.000)。发生于胃的GSIT组织中DO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肠道GIST(P=0.011)。60例GIST组织中,DOG1、CD117和CD3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95%和83.3%,DOG1蛋白表达高于CD34(P=0.040),而DOG1与CD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D117、CD34阳性表达GIST组织中DOG1表达率分别为94.7%、94.1%,CD117、CD34阴性表达GIST病例均全部表达DOG1(3/3,9/9),其中有3例CD117及CD34两者阴性,但DOG1阳性。结论DOG1是一个诊断GIST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GIST标记物,在GIST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联合检测DOG1、CD117及CD34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进~步提高诊断GIST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观察40例GIST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GIST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不适,其中以腹胀或腹痛最为常见。病理形态学特征表现为三种类型: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细胞型8例和混合细胞型4例。免疫组化显示Dog-1、CD117、CD34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0%、70%,SMA、S-100大部分病例为阴性表达,仅少数病例呈局灶阳性表达。结论GIST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多变、结构多样,联合检测Dog-1、CD117、CD34的表达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分析其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39例GIST的病理形态特征,完成肿瘤性质初步判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水平,最终确定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以及良恶性.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呈弥漫强阳性,CD34多呈弥漫强阳性,SMA及S-100偶呈局灶或散在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81%,20%和16%.确诊该组39例GIST,其中可能良性5例,潜在恶性10例,恶性24例.结论 免疫组化测定是GIST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肿瘤病理判定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Vimentin CD117 CD34在GIST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76例GIST,标记Vimentin CD117 CD34抗体.结果Vimentin染色均阳性,CD117染色75例阳性,CD34染色52例阳性.结论Vimentin CD117 CD34对GIST特异性表达,对GIST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93-94,F000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分析其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观察26例GIST的病理形态特征,完成肿瘤性质初步判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水平,最终确定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及良恶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CD34呈弥漫性强阳性,SMA及S-100偶呈局灶或散在阳性,阳性率为:CD117 95%,CD34 75%,SMA20%,S-10012%。确诊该组26例GIST,其中危险度分级:极低2例,低级3例,中级6例,高级15例。结论免疫组化测定是GIST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OG1和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50例GIST患者DOG1、CD117、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GIST患者DOG1、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8%、90%、74%,DOG1阳性率明显高于CD117和CD34(均P〈0.05)。结论 DOG1和CD117的联合应用在GIST的诊断中可以增加敏感性,但是DOG1和CD117表达与GIST的侵袭危险度无关。DOG1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GIST辅助诊断抗体,对于明确诊断GIST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对3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Actin、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GIST发生于胃部24例(63.2%),小肠11例(28.9%),结直肠3例(7.9%)。良性16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8例,CD117阳性表达率94.7%(36/38)、CD34阳性率50.0%(19/38)、Actin7.9%(3/38)、S-1002.6%(1/38),且均通过手术治疗。结论:CD117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仍是GIST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117和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2例GIST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和真性平滑肌瘤组织(对照组)中CD117和CD34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GIST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在光镜下主要由数量不等的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呈束状和弥漫性排列而成,形态较多样。GIST组织中CD117、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83.3%,对照组真性平滑肌瘤组织中CD117和CD34均无表达。GIST主要发生在胃(54.6%,12/22)和十二指肠、小肠(36.4%,8/22),腹膜后少见(9.1%,2/22)。结论:CD117和CD34是诊断GIST比较有特异性的抗体,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诊断,以及CD117、CD34、SMA、S-100蛋白、波形纤维蛋白(Vim)、结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了35例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GISTs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CD117、CD34、SMA、S-100蛋白、Vim、结蛋白等抗原标志物的表达,分析对GISTs的诊断意义.结果 35例GISTs发生于胃11例、小肠11例、腹腔5例.主要临床表现有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肿瘤组织中CD117、CD3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和91.4%,显著高于SMA、S-100蛋白、Vim、结蛋白的表达(P<0.001),也显著高于在平滑肌瘤中的表达(P<0.0001);GISTs中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2.9%,显著低于CD117和CD34(P<0.05);也显著低于在平滑肌瘤中的表达(P<0.001).结论 GISTs多发生于胃和小肠,胃肠镜、超声内镜和CT检查对间质瘤有较大诊断价值.而CD117阳性、CD34阳性及结蛋白结蛋白阴性对GISTs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117和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和CD34在46例GISTs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和24例真性平滑肌瘤(对照组)中的表达,并观察GISTs的病理学特征。结果:GISTs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在光镜下主要由数量不等的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编织状或旋涡状,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束状或巢状排列,两种细胞可按不同比例混合性或单一性组成肿瘤的实体。GISTs组织中CD117、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84.8%,对照组真性平滑肌瘤组织中CD117和CD34均无表达。GISTs主要发生在胃(52.2%,24/46)和小肠(26.1%,12/46)。结论:CD117和CD34是诊断GISTs比较特异性的抗体,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18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8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Desmin、SMA、S-100和NSE染色。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6例,绝大多数病例肿瘤细胞CD117和CD34标记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肿瘤细胞CD117和CD34标记阳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66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分析实验参数及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为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提高GIST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5年所有经病理诊断并有充分的临床资料的病例66例进行研究,对66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做CD117、CD34、S-100、Desmin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66例病例中男性37例,女性29例,均行手术切除。发生的部位胃占66.7%(44/66),小肠占25.7%(17/66),其他7.6%(5/66)。良性25例,潜在恶性8例,恶性33例。CD117阳性表达率98%(65/66),CD34阳性率71%(47/66),Desmin阳性率6%(4/66),S-100阳性率35%(23/66)。结论 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直径大于10cm、肿瘤有坏死等影响病人的生存,CD117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HBV相关与HC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CD34及Ki-67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HCC患者110例,其中HBV相关HCC 90例(B-HCC组),HCV相关HCC 20例(C-HCC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对癌组织标本中8-OHdG、CD34、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分评价染色结果.比较B-HCC组和C-HCC组各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B-HCC组、C-HCC组癌组织中8-OHdG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按阳性细胞百分比>25%分层比较,B-HCC组8-OHdG表达强(++~+++)者占67.8%(61/90),C-HCC组占90.0%(1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CC组8-OHdG的表达与有无门静脉瘤栓、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C-HCC组8-OHdG的表达与各临床指标无关.B-HCC组CD34指数≥120者占8.9%(8/90),C-HCC组占35.0%(7/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CC组Ki-67阳性表达率为95.6%,C-HCC组为100.0%,按表达强度分层比较,两组Ki-67表达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BV相关及HCV相关HCC形成中,8-OHdG代表的氧化应激及CD34代表的血管密度参与作用的程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 CD34和CDll7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CD34和CD117抗原检测,并比较CD34、CD117和CD34/CD117共表达在AL患儿表达的差异及与诱导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CD34在ALL和AML患儿中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7、CD34/CD117在AML患儿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ALL患儿(P<0.05).AL患儿中CD34+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首轮诱导化疗缓解(CR)率与CD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CD117+组CR率明显低于CD34-/CD117-组(P<0.05).ALL中回族患儿CD117表达率高于汉族患儿(x2=43.391,P=0.000).CDll7+及CD34+/CD117+组血小板(PLT)水平分别较阴性组低(P<0.05).在AML患儿中CD34+组PLT水平较CD34-组低(P<0.05),CD117+、CD34+/CD117+组肝脾肿大分别较阴性组多见(P<0.05).AML患儿中CD34、CD117、CD34/CD117在汉族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回族(P<0.05).结论 CD34抗原表达是儿童AL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特征上主要表现为髓外浸润.CD117、CD34/CD117可作为AL患者MICM诊断分型的髓系免疫学依据.CD34/CD117有助于AML的诊断.CD34、CD34/CD117的表达可作为预测AL诱导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少红 《医学综述》2013,19(12):2244-2245
目的研究CD34和Ki-67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胆囊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D34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胆囊癌MVD均值为57.0±6.8,显著高于正常胆囊组织的30.8±5.6(P<0.05);胆囊癌组织Ki-67的阳性表达与正常胆囊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均值和Ki-67的异常表达与分化程度、肿瘤的大小、合并胆囊结石、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CD34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34和Ki-67在胆囊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CD34和Ki-67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胆囊癌的转移趋势指标,为胆囊癌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Ki-67、CD34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生物学行为方面的意义。方法 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EIN组织及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分别检测MK、Ki-67、CD3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K、Ki-67、CD34在正常子宫内膜、EIN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其在3种组织中表达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K、Ki-67和CD34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肌层浸润程度等有关(P〈0.05),而与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MK与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1,P〈0.05)。结论 MK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可联合Ki-67和CD34作为一组有价值的肿瘤标记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29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总结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2010年间294例住院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GISTs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比例1.35∶1,年龄22-81岁,中位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贫血、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部包块等,32.7%的患者无任何症状。病变位于食道及贲门6例,胃159例,小肠100例,结直肠12例,腹腔其他部位17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87.9%,CD34阳性率86%,CD117、CD34共同阳性率75.9%。外科手术治疗238例(81%),腹腔镜治疗36例(12.2%),内镜外科联合治疗1例,内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2例,内镜切除、勒扎或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7例,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未行治疗1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稍多于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部位为胃和小肠,联合CD34和CD117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