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I、II期乳腺癌患者76例,术中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42例(实验组),切除肋间臂神经34例(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1月时分别为19.1%和73.5%,术后3月时分别为7.1%和61.8%,术后12个月分别为2.4%和50.0%,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辉  费慧娟 《解剖与临床》2006,11(3):190-190,19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1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技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切除肋间臂神经33例.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71例(占89.9%),感觉异常8例(占10.1%);而切除肋间臂神经33例患者中30例(占90.9%)有感觉异常.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9a,112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照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清扫术中对肋间臂神经的保留与否,探讨该术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以往对I期、Il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Anchincloss术式的基础上进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改良,随机选取了 150例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 ,随机均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 结果 保留组的上臂后内侧感觉异常和疼痛等不良主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期内两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I期、Il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综合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腋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若术中忽视对肋间臂神经的保护,患者术后常出现患侧上臂及腋窝的感觉障碍。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现将治疗情况及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3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伶 《医学信息》2008,21(2):273-273
近些年来,乳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趋于缩小,改良根治术已成为我国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般只强调保留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以避免术后发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对感觉障碍影响的研究.方法 对146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组(67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79例)行腋窝清扫时常规切除ICBN.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等情况.结果 保留组及对照组术后1、3、6个月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7.9%、74.9%,11.9%、60.7%,7.4%、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78,P<0.001;x2=36.54,P<0.001;x2=42.80,P<0.001).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到5年期间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 对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不影响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乳癌根治术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外科治疗正朝着缩小创伤、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传统术式缺乏对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胸前神经意义的认识,若在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丧失胸前神经(ATN)及肋间臂神经(ICBN),患者术后胸大肌或胸小肌萎缩,患侧上臂腋后侧皮肤常有疼痛及感觉障碍.我院30例患者施行了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乳癌根治术,本文将手术方式、术后表现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意义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实验组患者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对其肋间臂神经进行切除,于患者出院之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保留肋间臂神经之后,有3例患者的上肢感觉出现障碍,发生率达9.38%,而对照组有24例患者的上肢感觉出现障碍,发生率达75.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后,无1例患者的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情况。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在予以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之后,应保留其肋间臂神经,能有效避免患者侧腋窝、上肢皮肤感觉出现障碍,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采用溶脂法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50例Ⅰ~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保留组26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采用溶脂方法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切除组24例按照常规方法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上臂感觉功能情况。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为(102.3±15.6)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9.5±8.8)枚;切除组手术时间为(95.6±12.4)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9.2±9.5)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与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2±11.5) mL与(98.5 ±13.4) m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观察患者上臂感觉功能情况,保留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皮肤麻木、疼痛,占11.5%;切除组患者中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异常,占83.3%,主要表现为感觉减退、麻木、疼痛及烧灼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后,保留组患者感觉异常症状均恢复,而切除组恢复不明显,仍表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所有患者均未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术中溶脂辅助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操作方便,简单可行,腋窝血管神经更加清晰,保留肋间臂神经更加容易,且并未影响腋窝淋巴结清扫及手术时间。该方法降低了术后患侧上臂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184例,其中50例行保留ICBN的SLBN,134例行切除ICBN的SLBN.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切口合并症;记录SLNB后术侧上臂和腋窝疼痛及感觉异常情况及转归.结果:保留ICBN组与非保留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切口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组及非保留组术侧上臂、腋窝的疼痛及感觉情况发生率近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术后0.5~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3个月非保留组的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的缓解率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SLNB中保留ICBN的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可减少患者术后术侧腋窝及上臂疼痛、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能保持患者术后高质量的生活,保留ICBN的乳腺癌SLNB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术时保留肋问臂神经,对照组42例术中切除肋问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0.8%,而对照组高达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3.18,P<0.01)。结论:对乳腺癌需行腋淋巴结清除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肋间臂神经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为乳癌腋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尸体的50侧腋区进行了解剖,对肋间臂神经及上下相邻皮神经的走行、分支、支配、粗细等情况进行解剖观察。结果:ICBN可分为缺如型、单干型、单干分支型、双干型及3干型;84%的臂内侧皮神经与ICBN上支、上干相交通;34%的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可发支支配腋窝底;3侧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干进入上臂内侧。结论:肋间臂神经为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分支,通常为上支或上干,与臂内侧皮神经联合构成,可有第3或第1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参与。其损伤可造成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乳癌腋清扫术中经胸小肌后方或经腋静脉下方能顺利找到该神经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乳腺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70例.实验组应用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负压引流.对比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3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2 8例Ⅰ、Ⅱ期乳腺癌病例。行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 76例 ,传统改良根治术 5 2例。术后均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保留乳房改良根治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P <0 .0 5 ) ,而生存率和复发率和传统改良根治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保留乳房改良根治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合理外科方法 ,能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程建岳 《医学信息》2009,22(4):364-365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26例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基本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通过术前穿刺细胞学、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共26例,女性25例,男性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岁,平均46岁。采用改良根治术切除肿瘤。结果25例病例切口均为印级愈合。1例患者术中用电刀分离皮瓣,术后发生皮瓣较大面积坏死,给予植皮后治愈。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仍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但要注意手术当中分离乳腺或清扫腋窝时尽量用电刀,利用它的高温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其种植或转移。但在分离皮瓣时注意使用普通手术刀。以免使用电刀高温损伤皮肤血运,造成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最基本的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即Auchincloss手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即Patey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疾病的65例临床资料,现解剖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较为合适的拔管时间.方法 采用分割χ2检验,回顾性分析74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引流管的拔除时间与拔管后皮下或腋窝积液发生的情况.结果 拔管时间为5~7天组拔管后皮下或腋窝积液发生率最低(10.18%),且与合并组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9,P<0.001),其余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5~7天是最佳的拔管时间,可有效预防因引流管本身刺激而形成的积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从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开始,全面评估患者术前的全身情况,包括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注意有关因素并进行相应治疗护理.纠正营养不良,加强基础病的治疗,注意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以及皮瓣坏死后的精心护理.结果 46例皮瓣坏死者经过精心护理成活45例,1例合并糖尿病以及皮瓣坏死范围大无法成活经过烧伤科植皮获得成功.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皮瓣供血不足是术后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与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方式、包扎技巧、术后双管引流、术后精心护理与观察等有很大关系,通过积极术前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将有助于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s,ICBN)切除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25具成人尸体的50侧腋区进行解剖,观测腋窝被毛区的神经支配情况;另对合并腋臭的20例乳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切除或保留ICBN的手术,观察切除ICBN对腋臭的影响。 结果 ICBN可分为缺如型(4%)、单干型(10%)、单干分支型(50%)、双干型(28%)及3干型(8%);95.83%的 ICBN均参与腋窝被毛区的支配,其中,单干型全部分支进入腋窝被毛区,单干分支型及多干型者则由下支或下干支配腋窝被毛区,其上支、上干单独或与臂内侧皮神经汇合进入上臂内侧;34%的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可发支达腋窝被毛区。乳癌根治术中切除ICBN可消除腋臭,保留ICBN者腋臭无变化。 结论 切除ICBN或其上支、上干,从而消除腋窝被毛区汗腺的分泌以治疗腋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的56例患者(观察组)及进行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恶性事件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术后生活满意度(应用SWLS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F-36量表(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精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SWLS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效果更佳,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