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1997年1~5月,笔者采用尿激酶(UK)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76、51、30、28岁。病程分别为4周、2周和1周(2例)。2例与长期卧床有关,另2例分别与药物和妇科手术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麻木、肿痛,行走困难。患肢温暖、肤色加深、无触痛,  相似文献   

2.
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顺行静脉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5例 ( 87条肢体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按照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原理 ,选择患者的足背浅静脉将5 0万 U尿激酶 ( UK)加压快速静脉推注 ,随后按 5万 U/1 2 h静脉滴入 ,持续 3d,改为 2 5万U静注 ,静脉滴入不变 ,7d为 1疗程 ;治疗期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每日 1次。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 ,肢体周径膝上 1 5 cm处缩小 6.0± 1 .73cm,膝下 1 0 cm处缩小 4.5± 1 .30 cm,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经患肢静脉顺行造影 ,近期再通率达 80 .2 %。结论 :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 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3 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全身肝素化后 ,采用Fogarty带囊导管和透明硅胶管负压抽吸法取栓。术后常规抗凝、溶栓。结果 :3 6例患者均在7d内完全消肿、恢复顺利。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 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严重创伤、手术后、瘫痪等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但国际上尚无统一方案。一般静脉溶栓再通率不高 ,治疗效果不佳且并发症较多。为探讨更为有效的临床给药途径 ,2 0 0 1年 6月— 2 0 0 3年 6月 ,我科对 6 0例患者采取二种给药途径 ,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 35~ 6 4岁 ,平均 5 2岁 ,病史 1~ 5d ,均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静脉或股静脉…  相似文献   

5.
血栓性静脉炎是继中、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后产生的严重炎性反应,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患健康。血栓的形成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其最终结果是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溶栓治疗就是给予纤维酶原活化因子,通过它们激活血液中的纤溶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各类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溶栓是DVT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57例,采用大小两种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以探讨大小两种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DVT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7例,男26例,女31例,年龄31~79岁,平均53.6±6.5岁。左下肢34例,右下肢21例,双下肢2例,病程3h至5月,平均2.8~14.6d;各类手术后18例,长期卧床9例,糖尿病7例,孕产妇4例,恶性肿瘤2例,外伤及血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3~1996年采用溶栓疗法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3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21~73岁,平均45岁。左下肢32例,右下肢3例,双下肢1例,右上肢1例。有明显诱因23例,其中手术后5例,创伤后...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方法 将 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按实际用药情况将病人分为三组 :①传统治疗 ;②小剂量尿激酶加传统治疗 ;③尿激酶患肢加压加传统治疗。结果 传统治疗组治愈率 50 % ,住院时间 2 5 .6天 ;小剂量尿激酶用药组治愈率 66 % ,住院时间 2 9.6天 ;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组患肢注射时无疼痛 ,且治愈率 95 % ,住院时间 1 3 .6天。结论 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 ,患者治疗时患肢加压处无疼痛 ,护理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时限及其它全性。方法:尿激酶25万μ静脉注射,1次/日,用5-7天。结果:13例患血管再通15例,总有效率88.2%,无肺栓塞及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时限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和巴曲酶联合治疗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高 ,溶栓治疗风险大 ,目前尚未有溶栓治疗的统一方案。我院自 1999年起 ,采用巴曲酶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人DVT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入院的患者共 33例 ,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伴患侧下肢肿胀疼痛 ,行走困难 ,双大腿周径相差0 .5~ 6cm ,平均 3.5cm ,小腿周径相差1.5~ 4 .5cm ,平均 3.1cm。33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18例 ,男10例、女 8例 ;年龄 5 6~ 75岁 ,平均6 6 .4岁。 …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静脉微量泵注射溶栓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总结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6例患者足背浅静脉穿刺,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7~10d为一疗程;同时静脉滴注40%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每天1次;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每天一次,服用0.5a以上,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急性期的护理和饮食指导.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于用药3d后均有明显改善,用药溶栓期间未发现肺动脉栓塞(PE),随访50例,症状完全14例(28%),站立后踝部有轻度凹陷性肿胀26例(52%),复发2例(4%),小腿浅静泳曲张8例(16%).结论患肢末梢静脉微量泵注射溶栓剂治疗DVT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娴熟的静脉穿刺技术和恰当的护理手段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在逐年增多。作者在1991年2月—2001年2月共收治69例。现将用尿激酶治疗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盆腔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治疗采用肝素、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冠华  姜殿喜  熊立 《四川医学》2001,22(7):662-66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为常见病 ,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 [1] 。如果不能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 ,将会造成严重后遗症。1995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院共收治采用尿激酶治疗的 DVT患者 74例 ,其中大剂量冲击疗法 38例 ,治愈率 86 .8%。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全组 74例 ,男 4 7例 ,女 2 7例。年龄 2 1~83岁 ,平均 4 2岁。起病至治疗时间 16小时至 3个月 ,平均10天。病例分型 ,周围型 5例 ,中央型 2 3例 ,混合型 4 5例。多发生在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以及普外的血管、直肠手术后 ,其次发生在外伤、肿瘤、糖尿病及长…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不同剂量、不同方法的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在应用尿激酶自患肢远端浅静脉滴注的同时 ,阻断近端浅静脉 ,剂量 5 0万 U/d,疗程 3~ 5天 ,之后应用肝素、华法令抗凝治疗 ;对照组溶栓途径自周围静脉 ,剂量 1 0~ 30万 U/d,疗程 5~ 1 0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达 1 4.3% ,有效率 69.0 % ,对照组分别为 3.0 %、45 .2 %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 P <0 .0 1 )。治疗组病人溶栓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 每天尿激酶 5 0万单位溶栓治疗 ,辅以肝素及华法令抗凝治疗显著提高了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 ,可预防肺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剖宫产术后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高龄初产、经产妇、肥胖、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术中出血等。治疗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结论 剖宫产术后对有DVT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用预防措施,防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由于脑卒中患自身特殊性,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T),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的DVT发生率可达30%~40%,严重偏瘫发病率可达60%~75%.大量的研究证实,脑卒中患是DVT的高危人群.孙葵葵等对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进行调查发现,21.7%的脑卒中患并发DVT,高于张啸飞等报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