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采用形态测量技术,分析了雌激素对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雌激素的大鼠肝细胞核及核仁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术后1~3d最明显(P<0.001);同时,线粒体数密度也明显增加,术后1、3、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雌激素具有促进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线粒体增生的作用。作者认为,雌激素的上述作用是雌激索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模拟ALPPS术后AST、ALT、吲哚菁绿排泄试验、残余肝(肝中叶)再生率的变化,研究正常和肝硬化大鼠术后肝功能变化及与肝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正常和肝硬化(通过CCl4综合法诱导成模)SD雄性大鼠各25只,两组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即术后1、3、7、10、14 d 组,每组5只大鼠,每个观测点分别抽血检测AST、ALT、ICG R15滞留率,取残余肝(肝中叶)称重,计算肝再生率。结果 两组大鼠AST、ALT术后均明显增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指标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7 d恢复正常,实验组则需要14 d才基本恢复。 ICG R15滞留率变化与其相似。术后残留的肝中叶体积和重量逐渐增生,但对照组明显快于实验组,Pe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肝功能和肝增生呈正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大鼠ALPPS术后肝功能损害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恢复较对照组慢,肝功恢复与肝增生成正相关性。因此,术后肝脏体积可以作为评估肝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宋海岩  郭进学  王环震  刘恒兴 《医学争鸣》2008,29(24):2252-2255
目的:探讨TGF-β和VEGF在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组腹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腹部皮下多点注射500 mL/L 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造模成功1 wk后行肝部分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2,24,72 h处死大鼠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组和对照肝组织的结构改变,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组和对照肝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榆测各组肝组织中TGF-β1>,VEGF的表达.结果:①TGF-β1>表达的A值: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12,24 h(P<0.01).②VEGF表达的A值:与对照组A值相比,实验组术后12,24 h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72 h显著升高(P<0.01).结论:TGF-β1>在肝再生早期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从肝再生中晚期开始发挥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VEGF在肝再生早期就参与了肝再生过程,中晚期参与肝再生过程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去交感神经状态对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去交感神经状态动物模型并探讨去交感神经状态下对肝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共90只,用6-OHDA制作去交感神经状态动物模型。其中3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按Higgins和Anderson方法加以改良,作肝左叶和肝中叶切除(约占全肝的68%)。实验组加做去交感神经模型。术后第7天全部动物经抽血处死,计算相对肝重(HMI)、肝再生率的指数(RLR)和有丝分裂指数(MI)。肝脏DNA合成率用^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得。结果:注射6-OHDA后3-14d,NE含量明显降低。行肝切除后两组大鼠术后7d均无死亡,实验组大鼠HMI、RLR、MI和^3H-TdR DNA掺入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6-0HDA可明显起到化学性去交感神经的效果。交感神经在存在与否对肝切除后肝再生具有明显影响,去交感神经状态可抑制肝再生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入肝血流阻断对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肝血流阻断对部分肝切除术后正常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PTC组,肝门阻断15min切肝组;PH组,部分肝切除组;SO组,假手术组,测定术后肝脏重量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24、48、72h和7d各时相点PCNA标记指数;观察各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结果 PTC组较PH组术后肝再生率下降;PCNA标记指数降低,高峰延迟;PA水平恢复缓  相似文献   

6.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组织游离氨基酸谱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观察了大鼠肝部分切除(66%)后肝再生过程中1、3、5、10、20天肝组织游离氨基酸谱、肝重和肝细胞核分裂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重量增加迅速,术后10天基本恢复至术前肝重,肝细胞核分裂指数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恢复正常。②肝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时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第5天时 GLY、MET、LYS 降至正常,其它氨基酸在术后第20天时恢复正常,说明氨基酸代谢变化贯穿于肝再生的全过程。肝细胞核分裂指数变化与氨基酸含量变化呈一致性正相关,提示氨基酸在肝再生过程中对调节肝细胞分裂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完全梗阻性黄疸的持续时间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完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测定梗阻不同时相的胆红素水平;选取梗阻0,1,3,7 d分为4组,即正常肝切除组(A组)、梗阻1 d肝切除组(B组)、梗阻3 d肝切除组(C组)及梗阻7 d肝切除组(D组),观察肝切除(肝切除量约70%)术后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肝切除术后0,12,24,48,72,168 h的肝功能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残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RT-PCR法检测肝组织HGF基因的表达,检测术后7 d残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结果 B组在肝切除术后死亡率、肝功能恢复、PCNA标记指数、HGF mRNA表达及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等方面均优C组及D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抑制大鼠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术前梗阻时间短、胆红素处于较低水平,扩大肝叶切除术才可能相对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完全梗阻性黄疸的持续时间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完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测定梗阻不同时相的胆红素水平;选取梗阻0,1,3,7d分为4组。即正常肝切除组(A组)、梗阻1d肝切除组(B组)、梗阻3d肝切除组(C组)及梗阻7d肝切除组(D组),观察肝切除(肝切除量约70%)术后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肝切除术后0,12,24,48,72,168h的肝功能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残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RT-PCR法检测肝组织HGF基因的表达,检测术后7d残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结果B组在肝切除术后死亡率、肝功能恢复、PCNA标记指数、HGFmRNA表达及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等方面均优C组及D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抑制大鼠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术前梗阻时间短、胆红索处于较低水平,扩大肝叶切除术才可能相对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胰腺外分泌功能对肝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外分泌腺的缺失对残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亚全胰管结扎(SLPD)模型,在胰腺实质大部分萎缩之后对肝再生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对体重变化率、相对肝重量、肝湿重与体重比以及肝再生率进行计算。结果:SLPD组和SLPD加肝叶切除(Hx)组术后3天体重变化率减轻并呈波动改变,后者体重变化率的恢复缓慢。在单纯SLPD组肝湿重减低而不伴有溴脱氧脲嘧啶核苷(Brdu)标记指数或有丝分裂指数反应的改变。SLPD加Hx组肝再生率低于Hx组,SLPD加Hx组术后第1天残肝Brdu标记指数和有丝分裂指数的峰值明显减低,包括术后第2天有丝分裂指数减低。结论:胰腺外分泌功能对肝细胞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不同时间点肝细胞再生与胶原纤维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每组42只,分别在PH后12 h、1 d、3 d、5 d、7 d和14 d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测肝再生指数、肝细胞核分裂相和肝组织胶原表达。结果(1)肝再生指数:对照组术后1~5 d迅速升高达峰值,并维持至14 d;肝纤维化组术后1~3 d迅速升高,5~7 d缓慢递增至峰值,术后14 d又略有下降;(2)肝细胞核分裂相:对照组肝细胞核分裂相先增多后减少,术后缓慢增加,术后1 d迅速升高,于术后3 d最高,此后逐步下降。肝纤维化组肝细胞核分裂相较少,肝部分切除后稍有增多,术后3 d最多,而后略有减少并维持到术后14 d;(3)肝组织胶原表达:对照组术后胶原表达缓慢增加,14 d到达峰值;肝纤维化组胶原纤维术后12 h~5 d维持高表达,在术后1 d达峰值,术后5 d迅速下降,14 d降至最低。肝纤维化组各时间点胶原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术后1~7 d肝再生达到高峰,肝细胞再生能力较正常大鼠差,胶原表达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大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血管生成作用对骨肉瘤OS-732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血管计数,光镜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及PC-N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VEGF抗体对骨肉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增殖,凋亡状态的影响。结果:VEGF抗体组肿瘤区血管数目及瘤细胞数显著低于PBS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PBS对照组,增殖指数两组差异不明显,同时VEGF抗体组凋亡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多,增殖期微血管内皮细胞少见。结论:VEGF抗体能显著抑制骨肉瘤OS-732血管生成,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VEGF抗体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的途径之一,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最终达到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rVBMDMP)抗血管新生的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rVB-MDMP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内皮管结构形成实验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管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rVBMDMP作用后细胞凋亡形态学的改变,划痕法测定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法、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显示rVBMDMP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生长,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μmol/L rVBMDMP作用96 h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活细胞数仅为溶酶对照组的50%。内皮管结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rVBMDMP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管状结构数目(17.67±3.055与50.33±3.05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VBMDMP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其中1.0μmol/L浓度组凋亡率高达14.41%。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划痕法显示rVBMDMP对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rVBMDMP具有显著的抗血管新生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验性硬脑膜神经炎的微血管内皮和基底膜的阴离子场变化,探讨周期性头痛的发病机理。方法:利用P物质诱发大鼠硬脑膜神经炎动物模型,以阳离子胶体金(CCG)做探针标记硬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阴离子场,在电子显微镜下定量观察金颗粒密度。结果:硬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均可见CCG标记颗粒,注射P物质后10min、20min时标记数量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脑膜微血管内皮腔面和基底膜上均存在阴离子场,在P物质诱导的实验硬脑膜神经炎发病过程中,阴离子场未见显著改变,推测阴离子场可能不是影响硬脑膜血管通透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影响。 方法 用贴壁法和无酚红 164 0培养基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 ,在 10nmol的 17β -雌二醇作用下 ,观察一定时间内内皮细胞的NOS活性。 结果  10nmol的 17β -雌二醇作用 8~ 2 4hNOS活性显著增强 (同对照组相比 8hP <0 0 5 ;16h ,2 4hP <0 0 1)。 结论  17β-雌二醇能增强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NOS活性 ,这可能是雌激素降低血管阻力、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雄性SD大鼠建立部分肝血流阻断动物模型,肝血流阻断90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再灌注后1,6 h处死大鼠收集标本。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E染色,比色法、ELISA法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肝组织病理改变,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以及VEGF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肝脏MPO活性,肝组织内VEGF蛋白的含量以及ALT,AST在再灌注1 h即升高,且缺血再灌注6 h时较1 h明显升高;缺血肝脏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6 h炎症反应更为剧烈,部分肝细胞呈点状坏死。结论:VEGF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参与了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皮肤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增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皮肤血管瘤内皮细胞;脂质体介导VEGF反义寡核苷酸进行转染;MTT法观察其对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VEGF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内皮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作用后48hVEGF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并于72h后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结论 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抑制皮肤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长,其机制是抑制细胞的增殖,而不是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葛根素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3只5d龄SD大鼠·分离心脏,在体外消化收集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培养,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除空白对照组外·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于含0.01、0.1、1、10和100umol/L葛根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4h后纠置显徽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计数,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免疫组织化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10和100umol/L葛根素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计数增加(P〈0.05,P〈0.01)·增殖细胞梭抗啄阳性细胞比率及细胞分裂增殖指数增加(P〈0.05,P〈0.01).结论: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其作用与葛根素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脉益智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大脑中动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通脉益智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大脑中动脉的影响和作用.方法21只健康雄性日本大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实验全程12周,光镜下观察兔大脑中动脉的病理学改变;扫描电镜下观察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胆固醇造模组比较,通脉益智胶囊具有明显的保护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通脉益智胶囊具有良好的保护大脑中动脉的作用,这可能与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lucose and free fatty acids (FFA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of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e combined presence of elevated FFAs and glucose may cross-amplify their individual injurious effects.Methods Cultured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ECV304) were incub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and/or FFAs (palmitate and/or oleate) for 24-96 h. Morphologic alterations were observed using a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an electron microscope.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a colorimetric 3-[4, 5-dimethyl thiazol-2-yl]-2, 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using trypan blue exclusion. Distribution of cells along phases of the cell cycle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Glucose 15 or 30 mmol/L, palmitate (PA) 0.25 or 0.5 mmol/L, and oleate (OA) 0.5 mmol/L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and accelerated death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a dose-and-time-dependent manner. After treatment with elevated glucose and/or FFAs, the G(0)/G(1) phase cells increased, whereas S phase cells decreased, suggesting that high glucose and/or FFAs mainly arrested endothelial cells at G(0)/G(1) phase. The inhibitive rates of proliferation and population of dead cells in endothelial cells incubated with glucose plus FFAs (glucose 30 mmol/L+PA 0.25 mmol/L, glucose 30 mmol/L+OA 0.5 mmol/L, glucose 30 mmol/L+PA 0.25 mmol/L+OA 0.5 mmol/L) increased more markedly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high glucose or FFAs (PA and/or OA) alone. Conclusion Both high ambient glucose and FFAs can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accelerate death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These changes were cross-amplified in the combined presence of high levels of glucose and FFAs.  相似文献   

20.
陶思丰  陈力  许远  田华  李国刚  陈健 《医学争鸣》2006,27(12):1074-1076
目的: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血管材料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并促进内皮细胞生长的可行性. 方法:将pCDI-hVEGF121/pCDI质粒溶液处理过的PTFE人工血管修剪成圆片,置于生理盐水中并于0.5, 1, 2, 4, 8, 16,24, 48和72 h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出溶液的DNA浓度,绘出体外释放曲线. 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内皮细胞种植到携带基因质粒的PTFE材料表面,在6, 24, 72和120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体外释放曲线提示在0.5~4 h的这段时间内,质粒释放较快,随后进入缓慢增长期,直至72 h仍有质粒的释放. 在24, 72和120 h时间点,VEGF质粒组PTFE材料上的内皮细胞数和增长倍率都明显高于空质粒组材料(P<0.05),在6, 24, 72和120 h时间点,VEGF质粒组培养液的VEGF蛋白水平和增长倍率也明显高于空质粒组(P<0.01). 结论:证实了PTFE材料携带VEGF基因转染内皮细胞并具有促进其生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