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叶九斤主任运用通降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提出治疗各型脾胃病,以明辨寒热虚实为基础,在温清补泻诸多治法中酌加通降之品,以顺应胃气通降之特性,而获良效。临证中具体通降之法有:温中通降法、补虚通降法、泄浊通降法、理气通降法、苦辛通降法。  相似文献   

2.
寒温同用法是针对某些寒热错杂、本虚标实等复杂病情而施用的配伍方法。吾师王乐匋教授从事医、教、研五十余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寒温同用的配伍形式。配方遣药中,基于洞悉脏腑及药物的寒热之性,常根据病情需要,利用药物的相反  相似文献   

3.
正施今墨为近代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用药风格独特,用药常常双药并书。施师认为,古方中有很多起关键作用的药物,常成对出现,或寒热并用,或升降同用,或气血双补,或散收同用,相互配合,疗效显著。施师曾说:"临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症候,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本病持续半年以上者称慢性泄泻,属祖国医学之"久泄",其特点是大便溏泄,时轻时重,迁延难愈,病程长者可达八九年或更长.慢性泄泻其病位虽在肠道,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多以脾虚为主证,或在脾虚的基础上,因肝气乘脾所致;或肾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所致.经云"湿胜濡泄",湿胜与脾虚往往互为因果,湿盛可以困遏脾运,脾虚又易生湿,故脾虚湿胜是发病的主要关键.治疗亦应随证选药,不可拘泥.久泄当以扶正为主,脾虚者宜健脾,肾虚者宜温肾,肝旺脾弱宜扶脾抑肝,虚实兼夹宜扶正祛邪,寒热错杂须温清同用,辨证准确是施治之基础.笔者多年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泄泻,临床疗效颇佳,现将方法与体会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泄泻证治     
张问渠(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泄泻,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以粪便溏薄或泻下清水为特征。《内经》有飱泄、濡泄、溏泄、鹜泄、洞泄之称;《难经》又分为胃泄、脾泄、大肠泄、大瘕泄等几种。引起泄泻的原因甚多,乃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为本。盖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脾气主升,喜燥恶湿,当脾胃受病,则水谷不化,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合污而下,遂致本病,但肝、肾亦可引起。泄泻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相反相成的配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讨论了寒热并投、敛散同用、升降相随、润燥合用、补泻兼施等具有代表性配伍的用药特点和适应证候。说明相反相成的配伍比相辅相成的配伍更有意义,能适应一些较复杂的病证,在临床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水样或粘液样,或完谷不化,为其主症的疾病。腹泄是消化道的一种疾病,小儿腹泄临床尤为常见。外感湿热、寒湿、脾胃虚弱均可致泄,然与饮食不慎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亦有因脾虚伴惊吓而泻者,以及“疳积”腹泄等。  相似文献   

8.
《新医学》1970,(8)
问诊中医的问诊和现代医学的问诊与采集病历在内容上基本相同。中医问诊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了解症状的演变、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之间的关系,配合其他三诊的材料,找出主证和兼证;(2)重视询问与八纲辨证有关的症状,由于寒热:出汗,二便、饮食,头身疼痛和胸腹等情况对分辨寒热,表里、虚实、阴阳是重要的根据,因此,这些项目是中医问诊的基本内容。一、寒热询问寒热,有助于辨别病情表里虚实。急性起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是外感表症。如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恶寒轻,发热重,伴口渴的,是风热。恶寒是机体对抗病邪的一种反应。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也是表示病邪在表的一种指征,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是十分确切的论  相似文献   

9.
3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湿热湿热证的病因有内湿(热)与外湿(热)之分。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易伤脾胃,湿、食内停,郁而化热,形成湿热。故小儿湿热病以内因为主,表现为中焦湿热,阻滞气机,升降失调。湿热上犯,蒙蔽上焦。湿热下犯,侵淫下焦,遂形成三焦湿热。刘粥臣教授从叶天士苦辛通降治疗中焦湿热上受到启发,创立大小苦辛场。小苦辛汤由黄连1.5克、黄答10克、干姜1克、半夏3克组成,以治上、中二焦湿热。适应证是“胸腹胀满,泛吐痰饮”。大苦辛汤由黄芬10克、厚朴3克组成,以治下焦湿热。适应证是“少腹胀满,二便不爽”。《…  相似文献   

10.
【肉豆蔻】肉豆蔻味辛性温。主要功用是燥脾、暖胃、濇肠。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温脾止泄: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久泄、久痢,本品有温脾燥湿、觴肠止泄的作用。常配合党参、白术、茯苓、诃子、木香、芡羹、砂仁等同用。本品对“五更泄”(每日清晨泄肚)效果最好。五更泄为脾肾虚寒所致,本品能温脾燥湿、濇肠,  相似文献   

11.
胆为清净之府,中正之官.喜温和,性刚直,附于肝,与肝相类,内寄相火,具升发之性,以舒畅条达为其常.其受邪每易使疏泄失常,而成虚实寒热之变.然自金·朱丹溪立"肝阳常有余,肝阴常不足"之论、宋·钱乙发"肝为相火,有泄无补"之见以来,诸多医家常谓肝胆之热证,而少有述及肝胆虚寒证,以致于见胆之病,多为苦寒之剂,以下为其要,疏利清泄为其常,时有失治误治而不悟.为此不揣疏浅,结合临床体会,略谈浅见于后.  相似文献   

12.
大黄的临床应用陈效尧杨丽勤洪雁玲作者单位:037004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医院急诊科大黄是常用的中药,大黄气味俱厚,苦寒泄降能荡涤阳明实热积滞。大黄配芒硝、枳实和厚朴则攻泻力强,配芒硝、甘草则攻泻力较缓,大黄亦用于寒实便秘,但应与附子,细辛等散寒药同用...  相似文献   

13.
泄泻临床上大致分为两个类别,即暴泄和久泄。暴泄多为时令之邪,或饮食所伤,发干夏季者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久泄则有暴泄失治而致的,亦有属于内伤脾肾者,例如慢性肠炎的泄泻,更为常见,这些病发作无季节性,一遇起居、精神等不适,便易发病。泄泻责之于脾胃,因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氨茶碱和麻黄碱是否可同用的问题,应按不同诊断、不同给药途径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作出决定,因此两者合用对支气管哮喘有协同作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特别当患者的心脏基本正常时,氨茶碱可以和麻黄碱同用,而且常常同用。通常系口服给药,很多哮喘成药中也常同含这两种成分。氨茶碱可减慢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解速度,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也具松弛作用。因此两者合用对支气管哮喘有协同作用。中华内科杂志1965年13卷156页文中所载:氨茶碱与麻黄碱应避免合用,系指氨茶碱在注射给药(主  相似文献   

15.
疟原虫与疟疾疟疾是我国比较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以周期性寒热发作、肝脾肿大和不同程度的贫血为其临床特征。疟疾的防治比较复杂,在感染疟疾的不同临床时期所使用的药物各不相同。为什么有这些特点?怎样才能合理使用抗疟  相似文献   

16.
三、八纲的相互关系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证候,往往不是单一的,而常是相互错杂出现,并且又是不断地在变化着的,因此,八纲证候之间常表现为下列四种情况。 (一)相互联系联系,是指表、里、寒、热、虚、实证候错杂在一起。 1.表里寒热: 表证和里证,各有寒热的不同: (l)表寒证:表寒证是风寒之邪  相似文献   

17.
慢性结肠炎临床较为常见.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感染、细菌变态反应、精神刺激、酸碱失调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所致,属"泻泄"、"久痢"的范畴.笔者用乌梅丸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反药"在经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功能相反的药物能否在方剂中同时配伍应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些医家认为“反药”不可同用; 另一些医家则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如《本草纲目》谓:“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医学正传》谓:“外有大毒之疾, 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  相似文献   

19.
一、柴胡柴胡为常用中药,有升阳散热、解郁疏肝之功,多用于寒热往来、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等症,也有用以治疟疾者。注射剂用于解热,疗效显著。据报导全国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有35种,其中10余种供药用。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以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多呈慢性经过,治疗周期长。患者自我调护与功能锻炼,对于巩固疗效、维护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常见的饮食调理与功能锻炼方法。一、饮食调理中医治病讲究区分虚实寒热,饮食调理也以虚实寒热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