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率及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为尽早识别出高风险产妇、预防巨大儿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曲靖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院分娩的7590例孕产妇,选取与出生体重有关的孕期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结果]分娩巨大儿的产妇中,62.87%的产妇出现危险因素的聚集,当有2种危险因素聚集时,即年龄≥30岁有妊娠合并肥胖的产妇(OR=9.282,P<0.05)、妊娠糖尿病的经产妇(OR=9.282,P<0.05)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最高;3种因素聚集时,即身高≥160 cm合并妊娠肥胖的经产妇(OR=22.277,P<0.05)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最高;4种因素聚集时,即年龄≥30岁合并妊娠肥胖和妊娠糖尿病的经产妇(OR=18.564,P<0.05)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最高;有5种危险因素的产妇(OR=25.315,P<0.05)分娩巨大儿的风险高于其他所有产妇。[结论]孕期危险因素聚集可升高发生巨大儿的风险,孕期应及早识别并重视有风险特征的产妇,加强健康教育和孕期保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仲晓慧  李艳  葛环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43-4044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分娩的1 357例巨大儿资料。结果:2004~2008年巨大儿发生率为12.93%,且逐年增高;巨大儿组母亲的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过期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等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亦明显高于正常儿组。结论:过期妊娠、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高血糖等是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应通过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来控制孕妇体重和血糖,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巨大儿影响因素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爱果  宋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71-4572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儿的因素,预测巨大儿,及时给予恰当处理,避免难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中出生体重≥4000g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过期妊娠、非妊娠期糖尿病、AC≥350mm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过期妊娠、轻型或隐性糖尿病、饮食过多、活动过少、AC≥350mm均是产生巨大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的研究的设计思路,选择巨大儿333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正常体重儿33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母亲高出生体重、孕前高BMI、孕期增重多、孕妇糖尿病史、高食物消费、孕期主食、肉、坚果、水果的摄入过多、怀孕天数增加、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学历层次增加、母亲孕晚期血浆白蛋白≥35g/L、孕期蔬菜的摄入是巨大儿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巨大儿的发生有可能与母亲的出生体重有关,孕期控制体重增加,积极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适当控制主食的摄入,减少零食消费,增加蔬菜、优质蛋白等食物的摄入量有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巨大儿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求巨大儿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分娩过程中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1997~2 0 0 2年 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80 9例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其晚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母婴的临床特征及分娩过程中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与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儿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儿的发生率为 8.2 % ,发生率逐年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 ;巨大儿母亲多产者占 60 .97% ,明显高于初产母亲 ;巨大儿组母亲的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高于对照组 ;巨大儿组母亲妊娠晚期贫血、妊高征、胎膜早破、胎位异常等与正常儿组对照无差异性 ;巨大儿妊娠合并糖尿病、过期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伤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巨大儿发生率的增加不仅未提高母婴健康水平。还可使剖宫率增高 ,分娩期并发症增加 ,对母婴的危害更大。因此 ,提高产科质量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86例巨大儿孕妇及同期86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糖尿病孕妇、过期妊娠及男胎孕妇发生巨大儿的几率大;当宫高+腹围>140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胎儿双顶径大于等于9.5 cm,股骨长径≥7.5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巨大儿组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宫高、腹围、双顶径等多项指标预测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避免巨大胎儿引起的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36例巨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上升,与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合并过期妊娠、羊水过多、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孕前、孕期科普宣传,合理膳食,使胎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巨大儿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潘惠敏  黄飞 《现代医院》2010,10(3):45-46
目的探讨农村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巨大儿的60例无妊娠期糖尿病、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农村经产妇资料(研究组),与同期分娩巨大儿的初产妇比较(初产对照组),并与随机选择的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无妊娠合并症的经产妇作对照分析(经产对照组)。结果①研究组与初产对照组比较,正规产前检查率明显降低,产前诊断巨大儿符合率、择期剖宫产率均低,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②研究组平均孕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产时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异常产程、剖宫产率均高于经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妊娠增加、孕末期体重明显增加、分娩次数增加是农村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农村经产妇围产期保健,重视正规产前检查,及时恰当地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常琦  李妍 《中国保健》2008,16(11):476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称巨大儿,据国内资料报道巨大儿出生率为5.62%~6.49%.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亲糖代谢异常、孕妇体重超重、孕妇营养过剩、过期妊娠、胎盘因素、胎儿疾病及种族、人种、双亲体形大等因素.但是只有40%的巨大儿有发病高危因素.巨大儿可造成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头盆不称、难产、肩难产等,如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给母亲带来较大伤害.  相似文献   

10.
巨大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1991~1994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巨大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病例104例,对照205例,先用单因素筛选出24项有显著意义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衡膳食(OR=11.638)、妊娠食欲(OR=4.608)、妊娠反应(OR=1.525)、宫高(OR=1.412)4项是导致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集中反映了孕妇获得过多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因素,寻找预防及改善预后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的210例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窒迫、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等关系进行研究,同时与同期同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新生儿窒息因素中脐带因素异常占22%;窒息儿中近50%有胎儿宫内窘迫;高危妊娠如妊高征、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等以及第二产程延长、早产、阴道手术产、臀牵引、臀助产、足月小样儿或巨大儿等新生儿窒息率均高。[结论]作好围生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作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避免第二产程延长,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如放宽臀位、巨大儿剖宫产指征,掌握阴道助产时机和指征并提高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夏奇彩 《中国保健》2007,15(21):110-111
目的分析我院妇产科剖宫产指征,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267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巨大儿,胎儿窘迫,臀位,瘢痕子宫,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社会因素、巨大儿、胎儿窘迫是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三大原因,剖宫产指征已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999~2008年上海市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巨大儿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99~2008年上海19个区县的接产医院产科病历,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共收集有效表4883张,用卡方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上海市近10年巨大儿发生率平均为8.4%,2008年发生率为7.4%。(2)巨大儿的危险因素:①产次。经产妇的调整OR值为1.28(P0.05);②孕早期BMI。母亲超重的巨大儿调整OR值为2.40(P0.01);③孕期增重。孕期增重大于12.5kg的调整OR值为2.35(P0.01);④胎儿性别。男性的调整OR值为2.14(P0.001);⑤孕期营养门诊咨询。可以避免巨大儿的发生,调整OR值为0.69(P0.05);⑥糖尿病。调整OR值为2.26(P0.01)。(3)妊娠结局:巨大儿母亲的剖宫产率为79.6%,高于正常体重儿母亲的36.9%;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8.8%,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的5.4%;阴道分娩产程延长的发生率为3.7%,显著高于正常儿的1.7%;巨大儿母亲的平均产后出血量(257.36ml)显著高于非巨大儿(225.47ml);巨大儿母亲的平均住院天数比非巨大儿多0.9天。结论:巨大儿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需要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如孕期血糖、孕期体重增长的控制及加强孕期饮食指导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孕产妇1 75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巨大儿的129例设为巨大儿组,未发生巨大儿的146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体重指数、腰围、孕期增重、是否妊娠合并糖尿病、有无巨大儿分娩史、孕期是否运动等信息,分析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BMI、孕期增重、腰围、巨大儿分娩史及运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产妇和妊娠合并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妇发生巨大儿的概率是年龄<35岁孕妇的1.972(95%CI:1.066~3 646)倍;孕早期超重、肥胖发生巨大儿的概率是正常体重的0.479(95%CI:0.288~0.796)倍;孕期增重过多发生巨大儿的概率是增重正常的1.766(95%CI:1.010~3.091)倍;腰围≥85 cm发生巨大儿的概率是腰围<85 cm的5.334(95%CI:2.483~1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儿分娩的相关因素以及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的巨大儿605例为巨大儿组,同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600例为正常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母婴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结果巨大儿组母亲身高、体重、宫高、胎儿双顶径、腹围及产妇糖尿病、羊水异常、过期妊娠、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钳及胎吸、新生儿产伤的发生率[(160.9±5.3)cm、(78.6±11.7)kg、(36.1±3.2)cm、(9.6±0.4)cm、(107.5±3.6)cm、14.7%、11.4%、19.5%、75.7%、11.4%、12.6%、11.9%、8.9%]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晚期贫血、产道裂开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孕妇早产、难产、急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体质指数正常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儿的出现不利于母婴健康,会增加剖宫产率及分娩风险,危害母婴健康。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659例巨大儿危险因素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前社会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59例出生体重>4kg的巨大儿,按病例组和对照组1∶1配比方法,对总计1318户家庭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所选儿童母亲为非糖尿病妊娠和非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回归分析表明,最后3个月的饮食(偏回归系数1.541偏回归系数标准误=0.105,OR值=4.669)、祖辈的肥胖度(偏回归系数=3.148标准误0.532,OR值=23.292)、孕妇的职业(偏回归系数=0.454标准误=0.127OR值=1.575)、父亲的身高(偏回归系数=0.078标准误=0.22,OR值=1.081)和父亲的年龄(偏回归系数0.174标准误=0.52,OR值=11.090)与巨大儿发生相关,其中以饮食因素最为显著。结论巨大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中的多食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巨大儿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产前预测巨大儿及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 174例产妇中的429例分娩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g)产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n=429);选择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的429例分娩正常足月儿(出生体质量为2 500-4 000g)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n=429)。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2007-2012年本院巨大儿发生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产次)、分娩前情况(分娩前末次宫高、腹围、妊娠图曲线异常)、体质量变化情况(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分娩时体质量)、胎儿情况(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合并羊水量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及分娩情况(分娩孕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异常)等因素。结果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观察组产妇年龄、身高、分娩孕龄、产次、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分娩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宫高、腹围、妊娠图异常曲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合并羊水量过多和及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所分娩男性新生儿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是女性的1.84倍。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龄、产次、宫高、腹围、合并羊水量过多或(和)GDM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影响因素。重视妊娠图曲线?  相似文献   

18.
巨大儿是指出生1 h内体重>4000 g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1].目前国内对巨大儿的研究主要为巨大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等方面[2],而对于巨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研究较少,且结果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舟山市2002-2015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舟山市电子医疗数据库,收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相关信息,描述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不良出生结局发生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7 141例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 388±462) g,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34%,9.42%和3.61%;高危妊娠(OR=1.80,95%CI:1.42~2.28)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出生季节为夏季、秋季、母亲年龄<25岁、孕前消瘦等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母亲孕前超重和肥胖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母亲年龄<25岁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母亲年龄>30岁(OR=1.38,95%CI:1.19~1.60)、冬季出生(OR=1.24,95%CI:1.06~1.45)、母亲孕前超重和肥胖、高危妊娠(OR=1.95,95%CI:1.66~2.29)等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舟山市2002-2015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呈下降趋势,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性别、出生季节,母亲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危妊娠等因素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或早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产妇和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分娩的巨大儿资料,将其中经产妇与初产妇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经产妇巨大儿组产前检查率、分娩前诊断符合率均低于初产妇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高于初产妇组。初产妇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经产妇组。结论巨大儿可增加母婴并发症。正确产前诊断和采用恰当的分娩方式,积极进行早期预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