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辉  王巍 《胃肠病学》2005,10(6):366-367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近十多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种疾病,是结肠在发育过程中因基因再复制而生长过长所致的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也有学者认为长期便秘与大量使用泻剂可促进结肠及其系膜的延长。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临床辅助检查技术的发展。结肠冗长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探讨其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肠冗长症最主要的症状为顽固性便秘。本研究认为便秘症状出现2年以上者必然伴有直肠黏膜脱垂,采用左半结肠切除术加直肠黏膜结扎注射固定术治疗结肠冗长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是结肠在发育过程中因基因再复制而生长过长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长期顽固性便秘。X线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结肠冗长症的主要手段。如果升、横、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的任何一段长度超过标准长度的35%~40%,即可诊断为结肠冗长症。具有长期顽固性便秘者,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并且多数学者主张行扩大范围的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结肠X线钡剂造影检查对诊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10/2016-09来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574例女性便秘患者,选择其中符合C-IBS(165例)和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80例)诊断条件的共245例患者做结肠X线钡剂造影检查,根据结肠钡剂造影显示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表现判断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便秘、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和病情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横结肠均呈现γ、ω和m型、肠腔扩张和乙状结肠冗长、迂曲等形态结构变化,C-IBS患者的结肠形态变化与腹痛发生的解剖部位较为一致;两组患者的乙状结肠冗长、迂曲形态表现均与Bristol分级的粪质干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排便异常现象有关(P0.05);结肠蠕动迟缓、僵直、肠腔扩张、肠壁花瓣消失等变化与C-IBS腹痛分级和排便异常有关(P0.05);肠壁花辦消失反映了结肠蠕动迟缓、僵直、柔韧度下降、肠腔扩张等情况,FC缺乏典型的肠道易激惹征像.结论 X线钡剂造影检查对判断结直肠形态结构和功能紊乱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IBS-C患者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发病率很低,是结肠在发育中因基因再复制而生长过长所致[1].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有一定活动度,可发生冗长,并因此而引起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乙状结肠冗长可致顽固性便秘,甚至可因系膜相对较短而发生乙状结肠扭转,造成梗阻.这是乙状结肠冗长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我院1997~2007年共收治16例老年乙状结肠冗长症病人,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结肠黑变病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黑变病6例报道郑丽云,吕愈敏,刘晓红,周丽雅,宫恩聪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以下简称MC)是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1]。多发生于老年人及长期便秘和服用泻药的人,有报道认为可与肿瘤伴发[2~4]。国内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进行肠道转运时间及其肛门直肠运动和直肠容量感觉研究,探讨两类疾病的结肠运动方式有何不同。方法 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全结肠通过时间和结肠分段通过时间并计算转动指数。用电子气压泵研究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和直肠顺应性。结果 便秘型IBS的结肠转动时间延长主要在右半结肠。功能性便秘的各个节段结肠均有延长,结合转动指数研究,发现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延长更显著。两种疾病的肛门直肠括约肌静息压、收缩压和松弛压均无明显异常,但两者的顺应性和排便阈值均明显增高,其中功能性便秘的感觉阈值有增加。结论 IBS便秘型结肠运动紊乱主要在右半结肠,功能性便秘的结肠动力改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部为多。说明两者的结肠运动方式改变是不同的,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结肠、直肠和肛门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结肠、直肠和肛门运动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不透 X线标记物法 ,采用 8通道水灌注式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 ,对 5 9例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及 36例对照者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及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结果  1老年 CIC组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 .0 5 ) ;2长期服用泻药的老年 CIC患者其全结肠通过时间较间断服药和不服药组明显延长 (P<0 .0 5 ) ;3老年 CIC患者最大缩榨压、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变化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并有 2 8例 (4 7.5 % )老年 CIC患者模拟排便时出现肛管压力异常升高。结论 老年 CIC患者存在结肠动力学异常 ,与直肠低敏感、高耐受及排便时直肠肛管运动不协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成人巨结肠病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复杂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成人特发性巨结肠及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三者在症状、体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误诊,其各自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本文报道了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成人巨结肠1例,并对于此类患者病因及诊疗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慢性便秘一般通过改变饮食、增加大便容量、应用轻泻剂和灌肠等非手术疗法可得到改善。如有器质性、内分泌、代谢或药物因素存在,应针对病因治疗。获得性巨结肠常伴有结肠过长和弯曲,几乎全部与无力性便秘有关。对于某些便秘顽固,又无病因找到的病例,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作者回顾性研究了48例这类患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巨结肠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后天获得性疾病,特点是部分结肠或全部结肠扩张,通常表现为排便异常、腹胀及腹痛。本文报告了成人特发性巨结肠并肠梗阻一例,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末端回肠造口术治疗,并对成人特发性巨结肠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并向年轻化发展。正确的分型对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目的:探讨结肠通过时间和盆底肌电图检查对功能性便秘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便秘罗马Ⅱ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病史6个月-30年不等。应用不透X线的标志物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计算传输指数(TI)和结肠排出率;同时结合盆底肌电图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盆底肌与腹部肌群的矛盾运动。结果:结肠通过时间检查显示20例患者为出口梗阻型便秘,12例为慢传输型便秘。盆底肌电图检查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与腹部肌群的矛盾运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中有4例存在盆底肌与腹部肌群的矛盾运动。结论:采用结肠通过时间和盆底肌电图检查可对功能性便秘作出分型,方法简便易行且无痛苦。  相似文献   

12.
马成  姜? 《山东医药》2001,41(19):51-52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 ,部分便秘患者多年得不到正确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客观检查侬据。目前一般将顽固性便秘分为两型 :1结肠排空障碍型 :常见原因有痉挛性结肠、结肠迟缓无力、结肠易激综合征、部分结肠冗长、先天性巨结肠、继发性巨结肠等。 2出口梗阻型 (亦称直肠排空障碍型 ) ;该型顽固性便秘较为常见。常见病因有直肠前突症(RC)、盆底痉挛综合征、直肠内套叠、内括约肌失弛缓症、耻骨直肠肌肥厚等。排粪造影是对排粪异常进行病因诊断的一种动静态结合的检查方法 ,能显示肛管直肠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壁内神经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一类以胃肠动力减弱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由于临床上难以对便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因而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缺乏深入的认识。目前国内外STC的病理学研究对象主要为手术切除的人体标本,缺乏前瞻性的研究资料,而临床便秘患者就诊前大多有长期服药史,关于结肠的病理改变是否为继发性争议较多。本研究应用复方苯乙哌啶建立大鼠STC模型,对结肠神经系统内多种神经病理改变进行检测,并从神经病理学角度初步探讨STC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结肠水疗仪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加用口服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肠水疗仪清洗结肠。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52.5%),有效12例(30%),总有效率82.5%,无效7例(17.5%):对照组显效14例(36.8%),有效10例(26.3%),总有效率63.1%,无效14例(36.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水疗是一种对功能性便秘具有疗效确切、舒适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血液循环中的肠调节性多肽参与控制结肠动力运动,因此认为这些多肽水平的变化与慢性特发性便秘的发病有关。此研究旨在比较慢性特发性慢转运性便秘与排便习惯正常妇女空腹和餐后的血浆胰肽(PP)、胃动素、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S)和神经降压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一个可由多器官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但在普通人群中,特发性便秘占多数。特发性便秘通常分为3种临床亚型:功能性便秘或结肠传输缓慢、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盆底综合征。每一种临床亚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临床亚型不同其治疗方法亦不同。但这种临床分开亦有争议,从我院临床资料看,肠易激综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量,大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结肠肌电信号和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结果便秘组首粒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3组结肠慢波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便秘组结肠慢波较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减慢(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增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便秘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低于便秘组(均P<0.05)。结论大黄酸能够有效地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减少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对缓解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常有胃肠道症状,可出现便秘、厌食、恶心、呕吐和腹痛。粘液水肿性巨结肠最为引人注目,表明病变较为严重。巨结肠可作为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一个并发症出现,其X线表现与机械性肠梗阻常难以区别,若误诊为肠梗阻而对这种病人施行手术,则危害很大。本文复习了1958~1978年期间23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钡剂灌肠所见,其中包括192例单纯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47例粘液水肿。 192例单纯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34例作了钡剂灌肠检查,其中8例X线异常。8例中5例表现为结肠迂曲而冗长,3例为明显的巨结肠。47例粘液水肿中,15例作了钡剂灌肠检查,7例异常。其中4例表现为单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便秘模型小鼠升、降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4、9(AQP4、AQP9)mRNA表达情况,探讨AQP4、AQP9与便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便秘组及对照组小鼠升、降结肠黏膜细胞AQP4 mRNA、AQP9 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及便秘组小鼠升、降结肠均有AQP4 mRNA、AQP9 mRNA表达;便秘组升结肠中AQP4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升结肠中AQP9 mRNA表达差异不显著;便秘组降结肠中AQP9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AQP4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便秘患者结肠AQP4 mRNA表达上调,AQP9 mRNA表达下调,AQP4、AQP9含量的增减会影响肠道水分的吸收与分泌,可能与便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水疗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对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治疗效果。方法CFC病人134例,随机分A组66例(行结肠水疗),B组68例(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治疗2周。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79%(52166)、72.06%(49/68)。观察有显效及有效者6个月,A组52例有18例(34.62%)复发,B组49例有39例(79.59%)复发,明显可见,经结肠水疗后,CFC复发率明显低于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组(P〈0.05)。结论结肠水疗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好,治愈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