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VEGF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和监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IVF周期中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和对其发病过程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IVF周期中患OHSS的患者11例为OHSS组,取卵数≥20的患者16例为高危组。收集各患者IVF周期中基础值、hCG日、取卵日(OPU日)、移植日(ET日)及ET后7、14d六个时点的血清和OPU日卵泡液,检测VEGF水平。对7例重度OHSS患者在症状明显期、症状减轻期和完全缓解期的血清测定VEGF值。结果OHSS组与高危组比较,血清VEGF、在ET后7d和14d显著升高,卵泡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高危组。OHSS患者随病情缓解,血清VEGF、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卵泡液VEGF、水平可以预测OHSS的发生,血清VEGF可以监测OHSS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控制性超排卵条件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血清和卵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与卵巢反应性以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72位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卵巢反应不良组29例,卵巢反应正常组43例,于取卵日留取患者的血清以及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测定TNF—a的浓度。结果取卵日血清和卵泡液中TNF-a的浓度在卵巢反应不良组分别为(11.8±4.2)ng/L和(58.4±44.5)ng/L,反应正常组分别为(9.2±4.6)ng/L和(40.4±16.1)ng/L;妊娠组患者中卵泡液中TNF—a为(33.7±12.4)ng/L,未妊娠组(45.0±19.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卵巢反应不良组和卵巢反应正常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a在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中起调节作用,对卵巢的反应性以及妊娠结局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脂联素(ADP)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IVF/ICSI治疗发生OHSS的患者34例,其中中重度OHSS患者18例(中重度OHSS组)、轻度OHSS患者16例(轻度OHSS组),及未发生OHSS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及取卵日卵泡液中VEGF及ADP水平,并对VEGF与AD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hCG日患者血清VEGF及ADP水平3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HSS组取卵日卵泡液VEGF水平为(1391.01±354.59) pg/ml明显高于轻度OHSS组的(1081.69±423.13) pg/ml和对照组的(902.95±346.0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日卵泡液ADP水平中重度OHSS组最低为(82.24±18.07) pg/ml,对照组最高为(96.53±19.13) pg/ml,轻度OHSS组为(88.28±18.56) pg/ml,但只有中重度OHS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血清及取卵日卵泡液VEGF水平与ADP水平无相关性(r=-0.023、-0.065,P0.05)。结论 OHSS患者卵泡液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ADP水平明显降低,提示VEGF和ADP可能参与了OHSS的发病;可能对OHSS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情况,分析OHSS患者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早发型和晚发型OHSS的差异。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10年8月在本院行体外受精(IVF)治疗因中、重度OHSS住院患者36例(OHSS组),其中早发型OHSS 25例,晚发型OHSS 11例。选取因OHSS倾向行全胚冷冻或单胚移植而未发生OHSS的患者76例为高危组。另选取同期移植≥2个胚胎,与OHSS组基本情况相近,未发生OHSS者61例为对照组。记录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穿刺卵泡数及获卵数等。结果:①早发型OHSS患者hCG日E2水平高于晚发型(P<0.05)。②OHSS组和高危组的hCG日E2值,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3组获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SS组的获卵数少于高危组(P<0.05)。结论:①hCG日E2值升高可作为OHSS发生的参考指标。②卵泡数及获卵数是预测OHSS敏感的指标。③中、小卵泡较多时更易导致OHS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低储备患者卵泡液中抗苗勒管激素(AMH)、透明质酸水平及其与获卵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不孕妇女190例,根据卵巢储备功能评定标准分为卵巢低储备组(n=42)和正常储备组(n=148),检测并比较两组卵泡液AMH和透明质酸水平。结果:低储备组卵泡液AMH(1.22±0.32ng/ml)、透明质酸(280.92±68.82g/L)及获卵数(3.3±0.7枚)均低于正常储备组(P<0.05);卵泡液AMH、透明质酸与获卵数呈正相关(r=0.618和0.358,P<0.05);卵泡液AMH、透明质酸预测卵巢低储备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和0.808(P<0.05),截断值分别为1.73 ng/ml和305.50g/L,灵敏性分别为91.2%和82.5%,特异性分别为90.0%和78.0%。结论:卵泡液AMH、透明质酸水平与获卵数有一定相关性,在预测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诱发排卵的门诊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OHSS将165例患者分为两组,OHSS组23例,非OHSS组142例,分别检测诱发排卵周期中HCG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IL-6水平及≥14 mm卵泡数,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三者对OHS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OHSS组患者HCG日血清IL-6、E2水平和≥14 mm卵泡数显著高于非OHSS组(P0.05),分别为(187.0±34.6 vs 110.5±30.0)pg/mL、(1 563.5±626.0 vs 587.1±384.6)pg/mL、(5.0±1.4 vs 1.7±0.9)个。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IL-6为0.951(95%CI:0.895~1.006,P0.001);E2为0.913(95%CI:0.860~0.9660,P0.001);≥14 mm卵泡数为0.974(95%CI:0.943~1.004,P0.001)。结论在诱发排卵的不孕患者中,HCG日血清IL-6的水平也可用于预测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时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浓度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8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治疗的患者43例,检测患者基础血清及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时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水平。①按获卵数分3组,低反应(L)组(1~5个)、正常反应(M)组(6~15个)、高反应(H)组(>15个),分析各组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浓度及各组受精率和妊娠率。②按临床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2组间睾酮的差异。结果:①不同获卵数3组间卵泡液中睾酮水平和基础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3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组高于M组及L组(P分别为0.010和0.001);COH中其余时间点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组各阶段血清睾酮水平仅在取卵日时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卵泡液中睾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治疗时基础血清睾酮水平不能预测卵巢反应和妊娠结局,但hCG日睾酮水平可能预测卵巢反应;取卵日血清睾酮与妊娠有关;卵泡液中睾酮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8例未治疗MM患者(未治疗组)、31例治疗后的MM患者(联合化疗组15例,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16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MM患者血清IL-16水平(18.66±3.4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4±2.05)ng/L(P〈0.01),特别在未治疗组血清IL-16水平最高[(22.26±4.53)ng/L]。联合化疗组患者血清IL-6水平(15.89±3.44)ng/L较未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患者血清IL-6水平(12.47±3.11)ng/L最低,较未治疗组及联合化疗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沙利度胺可能存在下调IL-16的水平,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 mRNA的表达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108例IVF-ET患者在接受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呈OHSS高风险的患者42例,其中发生OHSS 19例为A组,未发生OHSS 23例为B组;同期在COH中卵巢反应正常的患者62例为C组,排除COH过程中卵巢低反应者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hCG日)及取卵日(OPU日)外周血淋巴细胞LHCGR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A组、B组、C组的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结果:基础卵泡刺激素(FSH)A组低于C组(P=0.028)。hCG日及OPU日血清雌二醇(E2)A组、B组均高于C组(均P=0.000)。获卵数A组、B组均高于C组(均P=0.000)。A组与B、C组相比,hCG日和OPU日淋巴细胞LHCGR mRNA表达均增高(均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LHCGR mRNA的表达与卵巢反应相关,并在OHSS患者中表达升高,其在预测OHSS发生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且发育卵泡数≥14个、hCG日雌二醇(E2)水平≥10 000 ng/L的OHSS高危患者327例,依据hCG用量不同分为2组:204例hCG 2 000~4 000 IU者为A组;123例hCG 10 000 IU者为B组,比较2组超促排卵(COH)情况、卵子成熟度、胚胎质量、妊娠结局以及OHSS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B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起始剂量、COH时间及Gn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hCG日E2水平、发育卵泡数、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两原核(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ET)数、冷冻胚胎数、全胚胎冻存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重度、极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IVF-ET过程中,对于OHSS高危患者,减少促卵子成熟的hCG用量对卵子的成熟、受精、胚胎质量以及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和极重度OHSS的发生,是一种有效预防重度、极重度OHS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取卵后使用来曲唑对黄体期性激素的影响及对OHSS的预防作用。方法:193例患者196个OHSS高危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CSl)周期取卵后行全部胚胎冷冻,并于取卵后根据是否添加来曲唑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取卵后口服来曲唑,对照组不予来曲唑。比较两组患者HCG日(d0)、d2、d4、d9的LH、E2、P水平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d0和d2的LH、E2、P以及d4LH和P、d9LH和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4 E2、d9E2和中、重度OHSS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OHSS高危患者取卵后添加来曲唑显著降低黄体期E2水平,有效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获卵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方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6年12月至2021年8月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黄体期长效长方案和短效长方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其有关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Cpn抗体水平及DNA,同时检测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IL)-6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Cpn IgG,Cpn IgM阳性率及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非冠心病组,Cpn DNA检测结果与之一致。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Cpn IgG阳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均有相关性(分别0R=3.653,P=0.025;OR=3.174,P=0.033)。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分别与其余组比较,hsCRP,sICAM-1、IL-6均显著升高(均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分别与非冠心病组、正常对照组比较,slCAM-1,IL-6显著升高(均P〈0.01),而hsCRP升高不显著。心肌梗死各组中Cpn(+)组与同组Cpn(-)组比较,hsCRP,sICAM-1,IL-6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IgG与hsCRP,sICAM-1,IL-6呈正相关。结论Cpn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存在明显相关性,与hsCRP,sICAM-1,IL-6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败血症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5例受试对象分为败血症组(118例)和正常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血中IL-6、CRP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IL-6和CRP水平急性期分别为(252.65±54.13)ng/L和(16.42±9.11)mg/L,恢复期为(63.12±15.77)mg/L,正常对照组为(55.42±18.63)ng/L和(3.55±1.34)mg/L(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IL-6和CRP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6和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肥胖对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周期助孕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2014年25~35岁行标准长方案IVF-ET或ICSI治疗共631个周期,按照BMI不同分为3组:A组(低体重组47例):BMI18.5kg/m2;B组(正常体重组440例):18.5 kg/m2≤BMI24kg/m2;C组(超重组144例):BMI≥24kg/m2;再根据体重的不同将超重组分为两组:体重70 kg为H1组(104例);体重≥70 kg为H2组(40例)。比较各组基础数据、助孕及妊娠结局。结果 3组间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basal luteinizing hormone,b LH)值A组B组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 CG)日LH值B组C组(P0.05);h CG日雌二醇(estradiol,E2)值A组B组C组,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A组B组C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N数A组B组C组,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取消率A组B组C组(P0.05)。其余资料及超重组亚组各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异常将影响IVF/ICSI助孕治疗结局,低BMI会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致周期取消率高,BMI过高可影响卵泡发育和使晚卵泡期LH、E2水平过低,使获卵数减少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胚胎发育、植入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滤泡辅助T细胞表达及相关因子谱变化。方法7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患者,检测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子IL-17、IL-21表达水平,根据肺结核治疗效果分为进展期20例(进展组)、好转期50例(好转组),同时以健康体检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病情肺结核患者血清中Tfh、IL-17、IL-21表达水平,以肺结核初治无效为终点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肺结核初治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患者Tfh、IL-17、IL-21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Tfh、IL-17、IL-21与患者胸腔积液呈正相关(P<0.05),与初治效果、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Tfh(P=0.03)、IL-17(P=0.02)、IL-21(P=0.03)是肺结核初始治疗效果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Tfh、IL-17、IL-21是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白细胞介素-13(IL—13)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RIA检测8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L-13、IL-18和leptin含量,并与8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清leptin、IL-13及IL-1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患者leptin无差异(P〉0.05),而IL-13、IL~18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步升高(P〈0.05);血清leptin水平与血清IL-13、IL—18水平呈正相关(r=0.527,r=-0.489;均P〈0.05),IL-13与IL-18也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leptin、IL-13及IL-18水平升高,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IL—13和IL—18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