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不同程度牙体折裂,保存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8例因牙体折裂引起的不同程度牙体缺损,采用牙髓治疗和全冠修复,并进行了2年的随防观察。结果:62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成功率91.18%。结论:临床上常见的磨牙牙体折裂患者,通过牙髓治疗,及时进行全冠修复,可以恢复患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牙髓治疗是口腔科治疗磨牙牙髓病、根尖病的基本方法,但牙髓治疗充填后,常发生牙体折裂的现象。临床发现,这除与牙体自身因素有关外,与牙髓治疗中有关因素,如洞型制备,充填方法及材料有关,我科治疗牙体折裂112例,对引起折裂的诸多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这一并发症,保存好患牙。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后牙因多种因素引起牙体折裂,造成牙体多面缺损。如咬(牙合)创伤性折裂或因牙髓治疗后牙体缺乏营养折裂等。以前牙体广泛缺损特别是后牙都建议拔除。现在我们将保留牙体的适应症扩大到一定的范围。如下颌第一、二磨牙远中、近中、舌侧三面缺损,或上颌第一、二磨牙腭侧远中、近中折裂并且折至冠颈,呈只剩下根部而根颈1/3暴露在龈上者。经过对患牙的治疗,然后在折裂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树脂冠在牙隐裂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对63 例72颗隐裂牙在牙髓治疗前树脂冠保护,根管治疗完成后再全冠修复. 结果 72颗患牙在牙髓治疗中无1 例发生裂隙加深或牙冠折裂. 结论 隐裂牙在牙髓治疗前采用树脂冠保护,可防止裂隙加深或牙体折裂,对保存隐裂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顾小军  徐速  顾斌 《中外医疗》2008,27(35):180-180
目的 探讨正畸带环在牙隐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60例68颗隐裂牙在牙髓治疗前粘接正畸带环,根管治疗完成后再全冠修复.结果 68颗患牙在牙髓治疗中无1例发生裂隙加深或牙冠折裂.结论 隐裂牙牙髓治疗前采用正畸带环保护,可防止裂隙加深或牙体折裂,对保存隐裂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宗颖  张武军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93-1094
牙冠纵裂,特别是磨牙近远中向的纵折裂是口腔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后牙作为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齿,其所承受的合力较大,在创伤、磨损、牙体或牙髓治疗、锐尖、合面深的窝沟等直接或间接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折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难以预防。完全性纵向折裂牙(简称纵折牙)是Silvestn分类法中最为严重的一类,以往多采用将患牙拔除的方法。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折裂牙的治疗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纵折牙的保存已成为可能。现将牙冠纵裂固定全冠修复42例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常发生在双尖牙及磨牙。以上颌磨牙最多见,下颌次之。早期仅涉及釉质,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最后累及牙髓而导致牙体折裂。患者开始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就诊时一般出现自发痛或者是咬合痛,即出现牙髓或根尖炎症,在对患牙进行治疗时因开髓、根管预备加重对隐裂牙的牙体组织的破坏。使牙齿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发生冠折导致治疗失败。为了有效的防止治疗中患牙折裂,降低失败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磨牙冠折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常见牙体疾病,其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完善的牙髓治疗后再进行全冠修复.本研究对磨牙折裂患牙根据口腔环境、上下[牙合]关系、牙体和牙髓等情况采用金属冠[牙合]面开窗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金属冠[牙合]面开窗方法治疗磨牙冠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磨牙纵折保存治疗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磨牙纵折的保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颗纵折的磨牙采用结扎丝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并对纵折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纵折发生率最高,其中44例曾做过牙髓牙体治疗,占52.3%,31例为隐裂牙,占36.9%,9例为单纯牙体治疗,占10.7%,治疗总有效率为86.9%.结论磨牙纵折与牙体牙髓治疗及隐裂有关,磨牙纵折应做保存治疗,不可轻易拔除。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牙齿折裂较常见,但牙科医师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在牙折的早期阶段诊断比较困难,如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往往导致牙齿丧失。本文就有关折裂牙的诊断、分类、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近况作一简要综述。 1 牙折的诊断牙体硬组织由于窝洞的制备、牙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牙齿因受力而致折断称为牙体折裂,即牙折。据统计,牙折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显性差异,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牙体折裂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牙髓治疗的广泛开展,对严重牙体缺损采用充填术治疗中忽视抗力形,以及充填后不重视调(牙合)。随着牙体保存学和牙体修复学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析裂牙是可以经过治疗而保留的,尤其是牙折至龈下或涉及髓室底。有些保留下来的折裂牙,甚至还可以作为整体修复中的基牙。  相似文献   

12.
闻晓瑜 《中原医刊》2003,30(15):39-40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隐裂位置接近牙髓腔时 ,常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在对隐裂患牙进行常规的牙髓、根管治疗时 ,则常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牙体折裂。如何保护隐裂牙不发生折裂 ,提高患牙保存率是我们工作中所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在牙体治疗前使用正畸预成带环保护隐裂牙 ,提高了治疗成功率。通过 3年的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口腔检查和牙X线片 ,选择在口腔门诊确为后牙隐裂且需做开髓治疗的患者 3 5例。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2例 ,年龄为 2 5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4例经牙髓治疗的后牙采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可能因素。结果:本组牙折34例病例均为死髓牙经髓治疗后,13例He面洞,充填体厚度大,末调He;21例邻He洞,牙体缺损大,He面超过中分达2/3处,末调的。结论:牙髓活力丧失,缺损范围大,充填体厚度大和He的创伤均可导致牙体折裂。  相似文献   

14.
梁锐森 《广西医学》2000,22(4):848-849
在口腔科门诊中,经常见到由于突然遭受外力冲击或牙体发育缺陷等原因所致的后牙冠根联合纵向折裂。后牙冠根纵向折裂往往同时损伤了牙体、牙髓、牙周组织,以往的处理方法是拔除患牙。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保留患牙,并且使其发挥正常咀嚼功能。1993年10月至1999年我们试行对46例患者共47个冠根纵向折裂牙进行牙髓治疗、全冠修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了46例共47个冠根纵向折裂后牙,其中男性29例,30个牙;女性17例,17个牙。年龄22~68岁,其中35~50岁多…  相似文献   

15.
牙隐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它是一种结构性裂纹病变,早期仅涉及釉质,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深入贯穿釉质,侵犯牙本质,最后累及牙髓并导致牙体折裂。由于它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为牙髓或根尖病变,需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本文  相似文献   

16.
根管治疗后,由于牙体组织缺损且缺少牙髓营养供应而至脆性增高,极易发生牙体折裂,以往这些牙齿大多需要拔除.近来,由于冠修复的发展使保留患牙成为可能,但文献报道成功率较低.本文旨在提供根管治疗后牙体折裂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并在以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后牙作为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齿 ,其所承受的牙合力较大 ,在创伤、磨损、牙体或牙髓治疗、锐尖、牙合面深的窝沟等直接或间接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折裂 ,在临术上较为常见。完全性纵向折裂牙 (简称纵折牙 )是Silvestri分类法[1] 中最为严重的一类 ,已往多采用将患牙拔除的方法。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 ,折裂牙的治疗问题逐渐受到重视[2 ] ,纵折牙的保存治疗已成为可能[3] 。作者从 1993年开始对此类患牙进行保存治疗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选择口腔门诊就诊患者 6 2例 ,患牙 6 2颗 ,其中男…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7):433-433
对22例纵折磨牙采用3M不锈钢预成冠先进行全冠修复,然后再对患牙进行牙髓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成功率达86.4%,解决了以往治疗过程中折裂牙体固定难、药物渗漏问题,及早对患牙进行了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折裂磨牙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5例折裂磨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完成修复.随访30个月评价患牙的牙周,根尖状况及功能,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折裂磨牙的折裂部位,治疗时机对患牙愈后有显著相关性.磨牙折裂方向,磨牙折裂前是否做过牙髓治疗及磨牙的合位对患牙愈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对折裂磨牙的保存治疗,折裂部位,治疗时机对患牙愈后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牙根纵裂是指发生于牙根的从根管延伸到牙周膜的纵向折裂,是一种非龋性牙体病,常累及进行过牙髓治疗的无髓牙,病因较复杂,以医源性因素为主。本文论述的牙根纵裂是指牙髓处于活髓状态,且牙齿冠部不受波及,只发生在根部纵形折裂的病例,这种牙根折裂被认为是一种牙髓一牙周联合病变,多发于下颌第1恒磨牙,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目前对其诊断还有一定困难,治疗亦预后不佳。本文通过临床病历回顾,研究导致下颌第1磨牙活髓状态下发生根折裂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