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浅谈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以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的管理,才能保证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阐述中药饮片的掺假手法及快速鉴别掺假的要点,以及介绍中药饮片的基源鉴定、形状特征鉴别、经验鉴别和显微特征等方式来鉴别中药饮片的方法。结论中药饮片是中药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并加工制成的原材料药物,其质量关乎着救病治人的关键,所以掌握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保证其质量是中药房的责任及义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药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件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中药饮片的质量主要是真伪问题。为此,笔者将常见的几种中药饮片的真伪外观鉴别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中药饮片进行真伪鉴定的意义,总结讨论鉴别方法及鉴别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常见的中药饮片掺假手段和已有的中药饮片真伪鉴别经验为指导,分析中药饮片真伪鉴定的意义,并对中药饮片鉴别方法进行基本描述。结果:通过经验鉴别、显微鉴别、性状特征鉴别等方法,可有效鉴别中药饮片真伪,效果明显。结论:中药饮片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真伪鉴别,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患者健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总结了我市医疗单位购进饮片的检验数据和重点事例,阐述了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通过近几年检验报告书的分类统计,提出常见质量问题的五个方面及其品种,批数所占比例,及部分品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易混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法。方法:分别选取药用部位相同、炮制工艺相同的饮片,通过理论阐述和经验鉴别进行比对讨论。结果与结论:本文可为临床调配提供准确有效的鉴别方法,提高中药调剂人员对中药饮片的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黄与波叶大黄的主要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为我国特产药材 ,使用历史悠久。波叶大黄在我国近 10种 ,二者在功能上有很大区别。大黄是指掌叶组 (Sectpalmate)大黄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mguticumMaxim .exBalf和药用大黄Rheumof f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它们普遍含有蒽醌类衍生物 ,主要用于实熟便秘。波叶大黄是指波叶组 (SectRheum )大黄。常见的有藏边大黄RheumemodiWall,河套大黄RheumHotaoenseC .Y .ChengeetC .T .K… 相似文献
10.
天麻真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原名赤箭,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药材中的上品,其性平、味甘,其功效为:祛风定惊、平肝熄风等,可用于各种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痛、腰背痛等症及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urne)经加工的干燥块茎,外形略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3cm~13cm,宽2cm~6cm,厚1cm~4cm,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称“鹦哥嘴”或”红小瓣”,或为残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称“肚济眼”,外皮剥落或部分残存,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可见数圈点状的退化须根痕组… 相似文献
11.
12.
中药饮片是指按中医药理论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的鉴别真伪是保证临床药物安全有效,保证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保证。常见的中药饮片掺假方法有掺杂泥沙、石块,非药用部位混入药用部分,伪造等;中药饮片的常用鉴别方法有经验鉴别、显微鉴别、浸出物鉴定法、来源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等。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知识是一项重要的理论技术,掌握基本的中药鉴别方法和技能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是我国医药事业的瑰宝,是人们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部分。中药饮片的加工过程包括炮制、净制、切制等。中药饮片不仅是中医治病的直接处方药,也是中成药的原料。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安全以及部分中成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由于中药饮片的需求与产量失衡,加上商业利益驱动,市场上往往出现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如果不能及时鉴别,将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鉴别中药饮片的真伪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4.
HPLC法鉴别大黄及部分含大黄中成药的真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黄及三黄片的真伪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土大黄苷;色谱柱为Agilent analytical TC-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正品大黄和以正品大黄投料所生产的三黄片中均未检出土大黄苷,而3种伪品大黄中均检出土大黄苷.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用于鉴别大黄及部分含大黄中成药的真伪. 相似文献
15.
包文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11):48-50
利君沙片正品外包装盒上电话电码防伪标志不易揭开,揭开其表层可见一组21位数码,可通过电话查询真假;侧面商标防伪用钢笔涂抹后可见商标,包装内侧浅蓝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中药饮片市场十分混乱,劣药、假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声誉。利用眼看、口尝、鼻闻、手摸及简单易行而又可靠的水试、火试等常用鉴别方法,对中药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切面(断面)的色泽、质地、气味等特征,以及试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可快捷有效地判断饮片的质量优劣及真伪。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近些年来,市场上用无药用价值的木薯假冒山药的现象在医药市场中不仅屡禁不止,且有流通量增大、流通面增广的趋势.尽管市场不断查处,但一些不法分子却用改变木薯外形的方法,使之继续在市场上流通,在一些医疗单位中使用.现将其鉴别方法分别论述,以此分辨真伪: 相似文献
20.
常用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10种每种8个批次共80个批次常用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其中有8个品种为药典委员会拟定公示的重点监测品种,二氧化硫残留限度为400 mg/kg。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酸蒸馏碘滴定法。结果:8种共18个批次中药饮片中均有二氧化硫残留量超出公示拟定的限量,其中党参和当归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率超过50%。结论: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过高现象普遍,应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寻找去硫方法,探索更安全的防霉防腐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