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乳腺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93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FNAC检查,按照FNAC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诊断;并将其中267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FNAC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FNAC分级诊断结果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1193例患者中,FNAC诊断:I级886例(74.3%);II级228例(19.1%);III级44例(3.6%);IV级35例(2.9%).乳腺FNAC阳性检出率(III级+ IV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显著相关性.FNAC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2.9%(79/85),特异性为100%(182/182);阳性似然比趋向无穷大,阴性似然比为0.07,Youden指数为0.93;假阴性率为7.0%(6/85),无一例假阳性.结论 乳腺FNAC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高,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吸细胞学对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吸细胞学检查软组织肿瘤的符合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体系软组织肿瘤的针吸细胞学检查7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良性肿瘤的定性符合率为90.16%,分类符合率为59.02%;恶性肿瘤的定性符合率为53.33%,分类符合率仅为13.33%,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在在筛检软组织肿瘤方面不失为一快速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在提高对恶性肿瘤定性敏感性方面,还需深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Tru-Cut穿刺活检联合细针针吸活检在胰腺癌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Tru-Cut穿刺活检(TCB)联合细针针吸活检(FNA)在胰腺癌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术前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术中进行肿物的TCB联合FNA,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22例患者中,TCB联合FNA诊断胰腺癌19例,3例既未见癌组织,亦未发现癌细胞.其中1例术中肝结节活检证实为肝转移,结合临床考虑胰腺癌肝转移;1例诊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随访9个月,肿物无变化,诊为慢性胰腺炎.TCB诊断准确率为90.9%,FNA诊断准确率为86.4%,TCB联合FNA诊断准确率为95.5%.术后无胰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TCB联合FNA的方法提高了胰腺癌术中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分别应用细胞学和组织学穿刺活检针 ,对纵隔肿物或肿大淋巴结进行活检 ,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998年 7月~ 1999年 4月 ,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 ,分别用细胞学穿刺活检针 (N1/2C、WM 12 2 )和组织学穿刺活检针 (WM 319)对 30例伴有或不伴有肺部病变患者的 41个纵隔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 ,肿大淋巴结部位见表 1。表 1 纵隔肿大淋巴结分布部位及数目淋巴结部位数目前隆突淋巴结 11右气管旁淋巴结 13右主支气管淋巴结 4隆突下淋巴结 7左气管旁淋巴结 3左主支气管淋巴结 3患者术前应检查出凝血… 相似文献
7.
本对216例乳腺病变进行了针吸细胞学检查,其中165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统计无显性差异,该法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不需特殊设备,病人痛苦少,结果快速等特点,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也具有可靠价值。 相似文献
8.
胸腔肿瘤细针针吸活检细胞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胸腔肿瘤细针针吸活检细胞学诊断102例的结果。其中恶性肿瘤54例,良性肿瘤14例和炎性病变34例,确诊率分别为96.3%(52/54)、100%(14/14)和97%(32/34)。多孔针头采集标本量多,不但能明确炎性病变及肿瘤的良、恶性,且可确定组织学类型。本组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尤文氏肉瘤、间皮肉瘤、恶性淋巴瘤和转移癌。本文恶性肿瘤的确诊率比文献中报道的痰检与气管镜活检的阳性率分别高24.6%与14.65%。提高了胸腔肿瘤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芯针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芯针活检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乳腺X线立体定位系统、弹射式自动活检枪和14-gauge的空芯针.结果对影像学诊断发现异常的71个病灶进行X线立体定位空芯针活检.对照手术或1年以上(13~45个月)的随访结果,该组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2%.有73%的良性病灶经空芯针活检明确诊断后免除了手术活检.结论 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是用于乳腺X线发现的临床摸不到肿块的病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活检方法,并使大量良性病变免除手术活检并节省了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0.
对于影像学诊断发现的临床摸不到块的乳腺病灶 ,可以采用B超或者X线立体定位下进行活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FNA)和空心针穿刺活检 (CNB)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穿刺活检诊断方法。对于乳腺X线异常的病灶 ,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不仅诊断敏感性高 ,而且可以使大量良性病变免于不必要的手术 ;另外它还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由于存在组织学低估以及漏检等情况 ,穿刺活检尚不能完全取代手术活检。因此 ,必须合理地选择穿刺对象及掌握再次活检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病灶穿刺活检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影像学诊断发现的临床摸不到块的乳腺病灶,可以采用B超或者X线立体定位下进行活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和空心针穿刺活检(CNB)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穿刺活检诊断方法。对于乳腺X线异常的病灶,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不仅诊断敏感性高,而且可以使大量良性病变免于不必要的手术;另外它还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由于存在组织学低估以及漏检等情况,穿刺活检尚不能完全取代手术活检。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穿刺对刺对象及掌握再次活检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CT 导引细针穿刺在骨盆肿瘤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2例CT导引下穿刺活检骨盆肿瘤病例,男23 例,女9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 岁.肿瘤大小5~20 cm(小于10 cm者15例,大于10 cm者17例),按肿瘤发生部位骨盆Ⅰ区肿瘤14例,Ⅱ区肿瘤13例, Ⅲ区肿瘤4例,Ⅳ区肿瘤1例.患者就诊症状多为髂骶部疼痛或包块.术前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穿刺活检的要点为选择最佳层面和进针点.活检标本送病例科作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32例均安全地穿刺到病变内取出病理标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学检查32例均为恶性肿瘤,经手术证实或临床检查、随访证实穿刺准确率及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活检骨盆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7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40例经胸片及胸部CT加增强扫描检查后诊断为胸部肿瘤的患者资料,入组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检出物进行病理检查,通过后续检查治疗和随访,分析该方法对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结果:40例接受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中,38例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后续治疗和随访结果吻合,1次穿刺活检的准确率达95%(38/40).其中恶性肿瘤26例,占68.42%;另外12例术前怀疑胸部肿瘤的患者经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病变,占31.58%.其余2例患者经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病变,但经动态临床检查及随访证实为恶性肿瘤.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发生率为20%(8/40),均为少量气胸并可自行吸收.结论: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安全且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技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科1997年8月-2001年12月对46例疑诊乳腺癌、乳腺肿块≤2cm的患者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取得了及时确诊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比分析经食管(EUS-FNA)以及经气管(EBUS-TBNA)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在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2—2011-02-17行EUS-FNA或EBUS-TBNA检查的共177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80例行EUS-FNA操作,97例行EBUS-TBNA操作.所有的穿刺部位均位于4组(气管旁)或7组(隆突下)淋巴结,病变直径>1 cm被定义为肿大淋巴结.分别计算EUS组和EBUS组的诊断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统计运算采用x2检验.结果:EUS组和EBUS组诊断率为56.2%和67.0%,P> 0.05; EUS组共80例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未发生出血、窒息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无需紧急处理,EBUS组当中有4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2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结论:EUS-FNA与EBUS-TBNA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US-FNA的安全性要略好于EBUS-TB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或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骨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01-2011-12-01我院诊治的60例四肢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骨质异常无软组织包块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39例有软组织包决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活检结果与手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39例行B超穿刺活检,36例有明确病理诊断且与术后病理相符,准确率为92.31%,有3例不能明确诊断,后经切开活检确诊为骨肉瘤.21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17例有明确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0.95%;总体经皮穿刺活检的准确率为88.33%.无出血、血肿形成、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1例误诊患者穿刺活检诊断为“水肿的肌肉组织”,术后病理示“普通型骨肉瘤”;另1例穿刺活检诊断为“脂肪组织”,病理示“骨内高分化骨肉瘤”.结论:经皮穿刺活检技术是诊断骨肉瘤比较可靠的方法;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骨肉瘤骨外软组织包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临床检查方法,在不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同时,可以为乳腺肿块的临床定性、肿瘤细胞的分化情况提供参考。其与影像学、DNA定量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等辅助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就乳腺针吸细胞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针吸(TBNA)细胞学检查及其与嵌夹、刷检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病变需要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101例患者,常规进镜,发现病变后依次针吸、嵌夹、刷检,进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101例中最终确诊肺癌91例,其中支气管镜确诊86例,确诊率94.5%.针吸、嵌夹、刷检的阳性率为71.4%、75.8%、61.5%,单靠针吸获组织学诊断5例.结论 TBNA对各种病理类型和不同镜下表现的肺癌均有重要诊断价值,3种取材方法 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