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 开发一种用于合成具有抗炎活性红霉素衍生物的中间体——N-去甲基十二元环红霉素衍生物的直接方法。方法 8,9-脱水红霉素-6,9-半缩酮与碘在碱性溶剂中反应得到相应的N-去甲基十二元环红霉素衍生物。结果 以66%的收率得到N-去甲基十二元环红霉素衍生物并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碳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了其结构。结论 该方法是制备N-去甲基十二元环红霉素衍生物的方便、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了3位酮基-9-(2-甲氧基异丙基)-肟红霉素及其中间体,抗菌活性检测表明,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K3和Km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而Km对红霉素耐药菌有较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9-肟基-3-酮基-6-O-甲基红霉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霉素为原料,经肟化、苄基化、甲基化、水解、氧化和氢化还原等6步反应,制得9-肟基-3-酮基-6-O-甲基红霉素。总收率4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并合成抗耐药菌活性的 3位羟基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A为原料 ,经 9位酮基肟化 ,9位肟羟基 ,2′位羟基和 3′位二甲胺基同时苄基化 ,6位羟基甲基化 ,水解去 3位克拉定糖 ,氢化还原脱苄基 ,对甲基苄基或邻氯苄基取代 9位肟羟基等 6步反应 ,制得 3 羟基 6 O 甲基红霉素 9 肟基衍生物 ,其结构经1 3 CNMR ,FAB MS确证。结果 共制得 7个化合物 ,对其中 4个 (5 - 8)未见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5 ,7,8对部分红霉素诱导耐药菌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并合成抗耐药菌活性的3位羟基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A为原料,经9位酮基肟化,9位肟羟基,2′位羟基和3′位二甲胺基同时苄基化,6位羟基甲基化,水解去3位克拉定糖,氢化还原脱苄基,对甲基苄基或邻氯苄基取代9位肟羟基等6步反应,制得3-羟基-6-O-甲基红霉素-9-肟基衍生物,其结构经13CNMR ,FAB MS确证。结果 共制得7个化合物,对其中4个(5 - 8)未见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5 ,7,8对部分红霉素诱导耐药菌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糖多孢红霉菌eryG基因编码产物为红霉素3"-O-甲基转移酶(EryG),失活eryG基因能阻断红霉素A的生物合成,积累其中间产物红霉素C。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版,用重叠PCR方法扩增出eryG基因两侧约1600bp DNA片段(ΔG),其中去除了EryG上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区域对应的290bp 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质粒pWHM3,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ΔG。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WHMΔG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中,通过染色体同源重组突变染色体上eryG基因。利用薄层层析、PCR和质谱方法筛选出一株eryG基因突变的糖多孢红霉菌A226G-突变体,此突变体主要积累中间产物红霉素C而不再合成红霉素A。通过eryG基因的功能补偿,糖多孢红霉菌基因工程菌A226G-G 可以恢复红霉素A的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GM3及其衍生物合成中的糖苷化反应条件苛刻,端基碳的立体构型较难控制,能否高效地得到α糖苷键是评价反应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综述了近年来GM3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涉及糖供体化合物的选择、糖受体的确定、立体选择性的控制及新糖苷化反应催化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地红霉素关键中间体(9S)-红霉胺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红霉素为原料,经亲核加成、重氮化、氢化三步合成(9S)-红霉胺。结果优化工艺后,(9S)-红霉胺总收率为45.8%。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靛红衍生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取代苯胺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反应后,经Sandmeyer法环合得到一系列4-和6-取代的靛红衍生物,取代基包括氟、氯、溴、三氟甲基。  相似文献   

10.
以克拉霉素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2个3-O-脱克拉定糖-3-氧代-9-取代吖嗪克拉霉素衍生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受试的革兰阳性菌,包括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丙型链球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大环内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以红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过肟化、重排和胺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设计、合成了10个红霉素衍生物(YAM-1~YAM-10),所有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确证均为新化合物.化合物YAM-9的活性与红霉素相同,该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6-(4-氨基苯基)-2,3,4,5-四氢哒嗪-3-酮结构的衍生物,探讨其生物活性.方法对6-(4-氨基苯基)-2,3,4,5-四氢哒嗪-3-酮进行结构修饰,考察此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和肿瘤细胞生长两方面的作用.结果设计并合成了2个系列共8个新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8个目标化合物对大鼠离体心房肌收缩频率影响较小,而正性肌力作用明显,其中化合物I d和Ⅱa活性较高;在体外对肿瘤细胞(人肺癌细胞A549、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HL-60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化合物Ⅰ b和Ⅱc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6-(4-氨基苯基)-2,3,4,5-四氢哒嗪-3-酮衍生物除了具有强心作用外,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050201.gif (136 bytes)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全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口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间氟苯胺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果与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MS确认.体外试验表明:化合物Ⅱa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利奈唑酮相当,化合物Ⅱb、Ⅱc和Ⅱd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噁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鑫  洪伟  熊莺  宫平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5):263-266,M003
目的设计合成(口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3,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经1H-NMR、MS确证其结构.体外试验表明:化合物7f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对照药物利奈唑酮相当,化合物7a、8c和8d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酰基内酯类红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酰内酯(acylide)衍生物的合成并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克拉霉素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目标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9个酰内酯衍生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并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确证.抗菌活性实验显示:化合物XNZ-1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具有更强镇咳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苯胺和二乙醇胺为原料,通过环合反应制得苯基哌嗪(2),2与环氧氯丙烷发生N-烷基化反应,所得产物和胺直接开环制得羟丙哌嗪衍生物;用"序贯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小鼠的镇咳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结构;小鼠试验表明,所有新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镇咳效果,与阳性对照--左羟丙哌嗪(LD)的镇咳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哌啶甲酸和四氢烟酸的4,4-二芳基-3-丁烯衍生物结构和对γ-氨基丁酸摄取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方法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交叉验证系数q2和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726和0.986,方差比F为117.562,标准估计误差(SEE)为0.062.结论这些数值表明所得的CoMFA模型有实际意义,并且对3-哌啶甲酸和四氢烟酸的4,4-二芳基-3-丁烯衍生物抑制活性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布洛芬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布洛芬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得到4种布洛芬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以布洛芬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耳肿胀法测试其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3和4的抗炎活性分别是布洛芬的2倍和3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合成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评价其抗流感病毒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方法经IR、1H-NMR和MS确证目标物结构,并经体外抗病毒试验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9个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初步活性试验表明,具有一定的抑制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其中,化合物Ⅷ1、Ⅷ2、Ⅷ5的抗病毒活性与利巴韦林和阿比朵尔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