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鉴别防风及其伪品芸苔根.方法:对防风与其伪品芸苔根的生药性状、显微鉴别、薄层图谱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防风和芸苔根在外观性状上比较接近,但显微图谱和薄层图谱有明显差异,芸苔根不能代防风使用.  相似文献   

2.
王会如  张娜 《首都医药》2002,9(4):56-57
本文对防风、亳州移栽防风和一种伪品防风进行了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分光光谱的比较.防风与亳州移栽防风在性状、显微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但薄层色谱和紫外分光图谱相同防风与伪品防风比较,性状、显微特征相似,但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谱不同.  相似文献   

3.
廖跃德 《海峡药学》2006,18(2):97-98
为了辨明防风、半夏与常见伪品的鉴别,本文就其性状、显微、TLC法的鉴别方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潘婉琼  陈奇 《海峡药学》2003,15(5):78-79
防风与马英子防风的临床作用、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理化鉴别特征均有区别,说明马英子防风不能代替防风使用,本文简要阐述其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5.
虞丹 《海峡药学》2007,19(12):70-71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比较伪品防风和正品防风的差异。结果这种伪品在外观性状、显微图和薄层图谱有明显差异,在销售、购买时应该给予注意。  相似文献   

6.
汪群红  胡敏 《中国药业》2010,19(22):83-84
目的研究竹节防风能否作为正品防风入药。方法从来源、产地、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化学成分、功效应用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竹节防风来源、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均不同于防风。结论竹节防风应作伪品处理。  相似文献   

7.
姚琥  余荷连 《海峡药学》2010,22(4):36-38
目的研究竹节防风能否作为正品防风入药。方法从来源、产地、性状、显微、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化学成分、功效应用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竹节防风来源、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等均不同于防风。结论竹节防风应作伪品处理。  相似文献   

8.
杨莹莉 《海峡药学》2003,15(3):44-45
目的:对防风和已抽花防风的根茎进行鉴别。方法:从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防风已抽花植株根与防风在性状上的主要区别是;蚯吲头部不明显,质较硬,粉面木质化,特异气微弱,味淡。显微上的主要区别为:韧皮部具韧皮纤维束,木质部具木纤维,根头髓部大,内含石细胞,薄层色谱试验姑果分析:已抽花茎植株比防风的斑点小,荧光弱,所含成份减少,且含量下降。结论:已抽花植株根与防风在性状,显截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上有明显区别,不能做防风药用。  相似文献   

9.
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功能解表祛风、旺温、止痉.同前市场上出现有石防风混作防风,收购时注意鉴别,为确保药品质量,现将防风及石防风的理化鉴别作于介绍.1 防风的理化特性: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ta(Turcz)SchischR 的干燥根.①取本品粉末2g,置三支带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盐酸水溶液(3—7100)、水各10ml,浸渍1h,时时振摇,滤过,取滤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鉴别防风的要点,通过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层析的方法.对正品防风和市场上掺入防风的水防风进行鉴别,结果,水防风中不舍有防风的主要成分——升麻甙和5-0-甲基维斯阿米醇甙。从而肯定,此种水防风不能取代正品防风入药。  相似文献   

11.
林巧之 《海峡药学》2008,20(4):69-70
目的为防风与其混淆品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方法。结果正品与混淆品分别具有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对防风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两种不同产地的中药材防风进行鉴别对比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别从药材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功效应用等方面对不同产地的防风进行鉴别。结果:黑龙江产的防风与内蒙古产的防风各项指标相似。结论:两种产地的防风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入药。  相似文献   

13.
王淑琴 《中国药师》2004,7(1):73-74
为确保预防非典型肺炎药品的安全有效,我分局特对专家提供的预防非典型肺炎的20种中药饮片进行了重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有用伞形科植物田葛缕子、宽萼岩风等根茎冒充防风的情况.以上两品种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上有记载,但我们以往从未见过药材,现对防风与田葛缕子、宽萼岩风性状进行对比鉴别,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鉴别及微量元素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正确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探讨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用传统药材鉴别方法来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防风中的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列出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的性状对比表,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表明二者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能明显地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从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面,看出野生防风优于栽培防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广防风形态学及理化鉴别方法,完善质量标准。方法:考证广防风文献,应用植物分类学、药材鉴定学及薄层色谱的方法对广防风生药学鉴别特征观察记述,对不同产地广防风根及地上部位化学特征比对研究。结果:广防风本草考证表明古今广防风为唇形科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L.)Rothm.干燥全草。本文提供广防风植物形态,根和茎叶性状特征,提供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的特征,同时提供广防风地上与地下部位成分定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广防风的鉴别、质量标准制订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七星茶中钩藤和防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为修订七星茶、钩藤、防风标准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医药导报》2010,29(10):1356-1357
目的 对外观差异较大的防风及其栽培品进行分析比较, 探讨防风栽培品及饮片的质量标准. 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防风项下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含量测定等方法 进行实验. 结果 防风与其栽培品在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上都有较大差别, 所含的主成分基本一致, 故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区别很小. 结论 建议修订性状、显微鉴别, 拟订检查、含量测定限度, 完善用法用量等内容, 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防风的质量控制方法 .  相似文献   

18.
连防感冒颗粒中防风薄层鉴别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兰芷  王曙宾 《中南药学》2007,5(2):149-150
目的寻找连防感冒颗粒中防风TLC鉴别更清晰,更可行的薄层色谱条件。方法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防风鉴别项下所用方法的基础上,改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365nm下检视。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所得到的色谱图像较清晰,易于观察。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防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中国药业》2008,17(14):62-63
目的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医疗用药单位出现某些药材商品混乱情况,对防风草在性状和粉末显微方面作了鉴别,并与豨莶草比较.结果发现:防风草和豨莶草在性状和粉末显微方面具显著区别,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