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中存在不典型抗中性业细胞胞浆浆自身抗体,该抗体的靶抗原可能与β-葡萄糖醛酸酶、溶菌酶、组蛋白酶-G和乳腺蛋白等有关,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并不密切但可以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血清学和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2.
新型水杨酸盐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英]/JarnerotG...//Gut.-1994;35(9).-1155~1158各种新型水杨酸盐与柳氮磷胺吡啶一样,均含5-氨基水杨酸(5-ASA)。它们主要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1临床疗效与安慰剂相比,...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而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和炎症,从而出现临床症状.其中免疫异常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抗体、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环氧合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本文综述了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病例配对方法研究了43例溃疡性结肠炎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显示,病例组内外倾分,神经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生活事件紧张总值,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总痛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存在个性缺陷,心理障碍和生活事件应激过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功能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显示NLRP3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相关,NLRP3炎症小体可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对溃疡性结肠炎易感.NLRP3炎症小体有可能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多缓慢,轻重不等,常有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老年患者病情一般较严重。我科于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均接受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杜家胜  枉广增 《医学信息》2005,18(9):1215-1215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文观察了中药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现将结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一般认为本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外,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与复发有一定关系。因此.有人提出精神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诱发因素。但是,精神因素中哪些因子是促发的病因,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运用文森克个性且表,对本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对象与方法1.1观察组为1994~1997年确诊的病人。材料来源于上海曙光医院、龙华医院、瑞金医院、华东医院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入组条件: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并径结肠镜检查确诊;有反…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仪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和血液中粘附分子的变化江学良权启镇孙自勤王要军齐风尹格平孙晓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34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组织及血液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及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为特征。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是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的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其危险因素包括病程、病变范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结直肠癌家族史、发病年龄及炎症严重程度等。不典型增生是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不典型增生,积极化学预防是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结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 ,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组 ,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灌胃法给药 ,治疗结束后分别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结果病理切片及超微病理结构观察显示经乌梅丸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结肠粘膜明显修复好转。结论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郑庆芬  贺新禹 《医学信息》2010,23(16):2706-270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本文总结10a中我院4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应用放射免疫(双抗体-PEG 法)测定正常儿童粪便中的 SIgA 含量已有报道,本文是应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正常成人(12足岁以上)的粪便中 SIgA;并进一步分析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粪 SIgA 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25(OH)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25(OH)维生素D水平,应用Mayo评分法对UC病人的疾病活动度进行分级,将维生素D水平与UC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疾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15.8±12.3)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2.5±26.7)ng/ml,p0.05,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是否吸烟、抗生素的应用、5-氨基水杨酸的应用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无相关性,但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及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低储备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5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癌变风险分析,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UC-CRC)的早期筛查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5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其中15例UC-CRC组患者,随机抽取28例溃疡性结肠炎组患者,对两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UC-CRC组患者有15例,总体风险为3.77%.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变内镜活检、疾病病程、血清CRP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高危风险因素显示:疾病病程、病变范围、血清CRP水平、病理诊断为UC-CRC的高危因素.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有较高的UC-CRC癌变风险,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病程、血清CRP水平、内镜活检为不典型增生及程度与UC-CRC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沉变化,评价血沉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分期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72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沉变化水平,评估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分期及临床疗效中的价值。结果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越重,血沉水平越高。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过使用药物美沙拉秦和糖皮质激素有效治疗后,大多可以控制病情,检测血沉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沉可以作为一种评价和判断活动性UC患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难治性、易复发、有癌变倾向的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一直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为担忧的远期并发症。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监测及预防。本文将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核因子к(NuclearFactor кB,Nf—кB):一个新的治疗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F-кB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细胞,调控许多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细胞粘附分子、生长因子、免疫受体等的转录因子,也是参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快速反应因子,NF-кB的过度表达与许多疾病如:感染性休克、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性结肠炎、老年性痴呆、AIDS等的免疫病理机制有关。正常情况下,NF-kB以无活怀状态存在于胞浆中,它是由NF-кB1和Rel构成的二聚体,与其抑制蛋白结合形成  相似文献   

19.
背景:免疫细胞介导的组织破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同时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缺乏客观的生物标志物。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免疫细胞分子特征,寻找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获取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2例健康对照者的结肠活检组织,建库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聚类和降维分析、细胞类型注释、差异表达分析和细胞通讯分析等。结果与结论:(1)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聚类鉴定出29个细胞亚群,组成9种细胞类型;(2)对比健康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CD4+细胞毒性T细胞、初始CD8+T细胞、生发中心、S100AhighB细胞、活化B细胞、NK_C2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达增高(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fh细胞、NK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减少(P <0.05);(3)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调控增加,NK细胞、浆细胞和Th17细胞存在代谢重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67例与对照组128例。两组均给予止泻、灌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腹痛、腹泻,促进结肠粘膜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