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黎雪玲 《华夏医学》2001,14(4):517-51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是人体血液中存在的两种纤溶酶原激活剂之一 ,既往是从黑色瘤培养液中提取 ,产量低 ,现已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 ,称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即 rt- PA)。利用 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病例收集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在心内科住院患者 2 2例。所有病例根据病史、心电图、心肌酶测定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年龄 31~ 72岁 ,平均年龄 6 1岁 ;男性19例 ,女性 3例 ;体重 >5 0 kg者 18例 ,<5 0 kg者 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6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 ( 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min内静脉注射rt PA50mg治疗AMI 116例 ,依据临床指标判断再通。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再通组与未通组的心功能。结果 :冠脉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再梗死率分别为78 4 % ( 91/116)、14 7% ( 17/116)和 5 2 % ( 6/116) ,再通组心功能明显好于未通组 (P <0 0 1) ,5w病死率再通组 1 1%显著低于未通组 8 0 % (P <0 .0 0 1)。结论 :小剂量rt PA静脉溶栓可获较高冠脉再通率 ,明显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出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5 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符合溶栓疗法的适应证。溶栓前即刻口服阿斯匹林 2 0 0mg后 ,立即给予尿激酶 5 0万u加生理盐水 4 0mL静注 ,继以10 0万u尿激酶加生理盐水 10 0mL静滴 ,30min内滴完。同时应用肝素 10 0mg皮下注射 ,1次 /d连用 5d ,用药期间监测凝血时间。保证凝血时间在参考值的 1 5倍。阿斯匹林次日改为 10 0mg 1次 /d口服。结果 本组 5 8例中溶栓成功 4 1例 ,再通率 70 6 % ,发病 3h内再通率为 88 9% ,3~ 6h者再通率 72 4 % ,6~ 12h者再通率 4 4 4 % ,未通率 2 9 4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再通率高 ,尤其发病在 6h之内者 ,疗效确切 ,简便易行 ,是不具备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 :38例患者中 2 0例接受 rt- PA药物溶栓治疗 ,18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 ,观察两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 (IRA)的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再梗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溶栓组 IRA再通的患者有 15例 ,再通率 75 .0 % ,直接 PTCA组 IRA成功再通的患者有 18例 ,再通率10 0 .0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溶栓组 L VEF为 0 .5 0± 0 .13,直接 PTCA组 L VEF为 0 .5 8±0 .10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分别为 10 .0 %与 0 .0 % (P>0 .0 5 ) ;住院病死率两组分别为 5 .3%与 5 .6 % (P>0 .0 5 )。结论 :直接 PTCA比静脉溶栓更充分有效地开通 IRA,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方法62例无溶栓禁忌症患者均给经鼻导管吸氧,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嚼服,0.9%NS 20 ml 尿激酶50万U静脉注射,继以尿激酶100万U加入80 ml生理盐水经输液泵静脉输注溶栓治疗。计算发病30 min溶栓,30 min~2 h、2~4 h、4~6 h及6~8 h内溶栓再通率,并把4 h内溶栓病例与4~8 h溶栓病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4 h内溶栓再通率75%,4~8 h溶栓再通率4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溶栓。  相似文献   

6.
唐关敏  江力勤  崔蒙 《右江医学》2001,29(3):194-195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9例起病在 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 ,溶栓剂 8例选用尿激酶 ,剂量为 2 0万~ 12 0万u ,平均 45万u ,1例用rt PA剂量为 5 0mg。溶栓开始后每 15分钟作 1次冠脉造影 ,判断冠脉TIMI血流分级。结果 :9例冠状动脉开通率为 10 0 % ,其中TIMIⅡ级 2例 ,Ⅲ级 7例。溶栓开始至血管再通时间 15~ 60分钟 ,平均 3 0分钟。 5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1例镜下血尿 ,2例穿刺点局部血肿。随访 ~ 2年心功能均在Ⅰ~Ⅱ级。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IRA再通率高 ,溶栓剂用量小 ,出血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1目的 探讨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2方法 给予 2 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5 0万单位链激酶行静脉溶栓治疗 ,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 ,比较溶栓开始不同时间 (<6 h和 6~ 12 h)和不同的给药速度 (30 m in和 6 0 min滴完 )对疗效的影响。通过择期冠状动脉造影 ,比较临床再通组与未通组冠脉再通率。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 ,比较再通组与未通组心功能。3结果  6 h内溶栓血管再通率 6 8.4% ,6~ 12 h溶栓血管再通率5 0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11,P<0 .0 1) ;两种给药速度血管再通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0 3,P>0 .0 5 )。左室造影示再通组心功能明显好于未通组 (t=3.2 1,P<0 .0 1)。4结论 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rt-PA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74例AMI患者分为A组年龄 35岁~ 6 5岁 ;B组年龄 6 6岁~ 80岁 ,各组按发病距溶栓时间≤ 3h ,>3h≤ 6h ,>6h~ 12h再通率比较。结果 :rt PA溶栓再通率≤ 3h 83 3%~ 74 7% ;>3h≤ 6h 86 7%~ 87 5 % ,>6h~ 12h 5 7 1%~ 6 3 7%。≤ 6h和 >6h~ 12h再通率有显著差异。AB两组不同年龄组再通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rt PA溶栓再通率高且安全无出血及其他副作用 ,溶栓再通率与时间密切相关 ,距发病 6h以内为溶栓最佳时间 ,溶栓再通率与年龄不相关 ,溶栓过程中肝素抗凝对提高溶栓成功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 31例 ,2 1例在发病 6h内入院 ,10例在发病 6~ 12h入院 ,均接受了rt-PA治疗。结果 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 6 7% ,有轻度出血者占 6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用rt-PA治疗血管再通率较高 ,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晁秀琴 《中外医疗》2008,27(14):100-100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溶橙12h后,根据情况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5~7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并加强护理.结果 56例中血管再通39例,再通率69.64%.其中发病2h内溶栓13例,再通13例(100%)12~6h内溶栓29例,再通20例(68.97%)16~12h内溶捡14例,再通6例(42.8B%);死亡6例,死亡率10.71%.结论 尿激酶溶拴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将起病后 12h内的 10 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用降纤酶治疗 ,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治疗组再通率 86 .5 4% ,对照组再通率 43 .75 % ,两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无毒副作用。认为国产降纤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安全有效 ,是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治疗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预后。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 2 2例。治疗组 13例 ,心肺复苏后即刻静脉予尿激酶 12 0~ 2 0 0万U、链激酶 150万 U或 rt- PA50 mg溶栓治疗 ,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组 9例 ,在心肺复苏后予除溶栓外的积极抢救治疗。结果 治疗组 13例中 11例复苏后溶栓再通 ,占 84 .6。住院死亡 3例 ( 2 0 .1% )。 9例随访 3.3± 1.5( 1~ 6)年 ,3例死亡。对照组心肺复苏 4 8小时后无一例存活。两组急救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结论 在没有条件实行急诊血管重建的医院 ,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其住院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谢长敏 《当代医学》2009,15(19):107-10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所选48例无溶栓禁忌症患者均给鼻导管吸氧,肠溶阿司匹林500mg嚼服,生理盐水100ml+尿激酶150万U快速静脉输入治疗。计算发病30min、50min--2h、2-4h、4-6h、6--8h内溶栓血管再通率,并把4h内溶栓病例与4--8h溶栓病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4h内溶栓再通率75.0%,4--8h溶栓再通率4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3h,>3~6h,>6~12h3组,于发病30min至12h,在90min内给予rt-PA,总量50mg,比较3组之间血管再通率及4周病死率。结果总的血管再通率为82%,开始溶栓距发病时间≤3h,>3~6h,>6~12h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2.5%、81.8%、66.7%(后者与前两者比较,P<0.05);4周病死率分别为0、6.1%、14.8%(后者与前两者比较,P<0.05);脑出血1例,2d后死亡。其余5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破裂1例,室颤2例。结论小剂量rt-PA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血管再通率,且发病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4周病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5.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急性栓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溶栓等内科综合措施治疗腊国动脉以下部位急性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该部位动脉急性栓塞患者采用穿刺患侧股动脉滴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 (rt PA)进行溶栓 ,结合抗凝、扩管等治疗。结果 :本组 12例血管再通 ,溶栓再通率 80 0 % ;尿激酶再通率 6 6 7% (4 6 ) ,rt PA 88 9% (8 9) (P >0 0 5 )。溶栓 72h未再通者继续溶栓仍未再通。本组未发生肢体坏疽及出血并发症 ,患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对腊国动脉以下部位的单支动脉急性栓塞效果良好 ,结合长期抗凝治疗能有效防止再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 r-PA)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57例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PA 18 mg +0.9%氯化钠50 ml快速静脉溶栓治疗,30 min后再给予r-PA18 mg治疗.计算发病0.5~2h、>2~4h、>4 ~6 h及>6~12h内溶栓再通率,并将6h内溶栓病例与将>6~12 h溶栓病例进行再通率比较.结果 6h内溶栓再通率为86.67%,>6~12 h溶栓再通率为41.67%,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r-PA急诊溶栓治疗AMI疗效好,再通率高,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史大望 《中原医刊》2003,30(24):45-46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 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符合溶栓条件、无禁忌症分为治疗组 ,不符合溶栓条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 ,溶栓时间均在发病后 12h之内 ,其它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冠脉血管再通率为 71 88% ( 2 3 /3 2 ) ,其中 3h内溶栓再通率 85 71% ( 12 /14 ) ,3~ 6h再通率 77 78% ( 7/9) ,>6h再通率 44 44 % ( 4 /9) ,出血并发症为 15 63 % ( 5 /3 2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尽早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提高 ,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溶栓12 h后,根据情况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5~7 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并加强护理。结果56例中血管再通39例,再通率69.64%。其中,发病2 h内溶栓13例,再通13例(100%);2~6 h内溶栓29例,再通20例(68.97%);6~12 h内溶栓14例,再通6例(42.86%);死亡6例,死亡率10.7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刘宇伟 《当代医学》2011,17(4):98-9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心电监测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冠脉达到再通标准的有34例,再通率达73.91%;12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4%。发病6h内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6h~12h的再通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尽早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再通的成功率。静脉溶栓治疗。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快速、持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使缺血心肌得到充分、有效的再灌注,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明显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3]。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在无PTCA治疗条件及偏远医院尤为适用。过去认为,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宜行静脉溶栓治疗,但近年来大部分学者认为,老年患者仍应积极行静脉溶栓治疗[4]。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目的是重建冠脉血流,有效限制和缩小心肌梗塞的面积。尿激酶不具有抗原性,可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而导致血栓的溶解,疗效确切,是国内应用较多的溶栓剂。尿激酶与链激酶相比,尿激酶与血栓纤溶酶原亲和力较大、溶栓作用较强,而且出血副作用较小。尿激酶不需做皮试,应用方便。早期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凝血过程与纤溶过程并存,而且血小板的激活在整个凝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足量的阿司匹林。本研究结果显示,46例患者中再通成功率为73.91%。28例患者于发病后6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再通率为85.71%;18例患者于发病后6~12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再通率为56.76%。发病后6h内与6~12h内行溶栓治疗,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发病至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越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越好。26例患者于溶栓后24h内发生T波倒置,其再通率为88.68%;20例患者于溶栓后24h内未发生T波倒置,其再通率为55.00%;溶栓后24h内发生T波倒置与否,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ST段回降程度、速度以及变动的情况可反映心肌再灌注的状况,与心肌挽救程度及预后有关,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无定论[5];本研究发现溶栓后24h内发生T波倒置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12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4%;1例患者死于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后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1例患者因原有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在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出血死亡。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一般可自行缓解,往往是良性、特异性的心律失常。综上所述,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宜尽早应用,溶栓治疗后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急性期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张威  洗翠萍 《海南医学》2008,19(4):142-143
目的评价尿激酶联合中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该方法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来入院溶栓的AMI患者32例,应用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低分子肝素钙4100-6150I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5天,阿斯匹林入院时即服用0.3,以后每天0.3,3天后改为0.1,长期服用,总结冠脉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组再通率62.5%,发病6小时内再通率为66.67%,超过6小时内再通率为37.5%,无1例发生严重出血,说明溶栓越早越好,但超过6小时者选择性溶栓对部分患者仍然有效。结论尿激酶联合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疗效好,安全性高,该方法简单易行,费用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