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促卵泡成熟激素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促卵泡成熟激素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无精子症与 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技术对 16例高 FSH无精子症患者 Y染色体长臂上 11个序列标记位点进行微缺失的检测。结果  16例高 FSH无精子症不育男性中 6例存在 Y染色体序列标记位点的微缺失 ,缺失率为 37.5 % (6 / 16 ) ,缺失形式有 5种 ,分别为 AZFc(SY15 2 )、AZFc(SY15 2 SY2 5 4 ) AZFd(SY15 3)、AZFc(SY15 2 SY2 5 4 SY2 5 5 ) AZFd(SY15 3)、AZFc(SY15 2 SY15 8 SY2 5 5 ) AZFd(SY15 3)、AZFb(SY130 ) AZFc(SY15 8 SY2 5 4 SY2 5 5 ) AZFd(SY15 3)。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是高FSH无精子症患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高 FSH无精子症患者实施辅助生育技术时非常有必要先进行 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检测 ,特别是检测 AZFc、AZFd等区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经阴道超声观察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的卵巢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分型 ,探讨与FSH、LH、E2 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诊断高促性腺激素闭经 38例患者进行阴道超声观察卵巢结构并同期测试血FSH、LH、E2 。结果 :该病卵巢结构在二维声象图上具有特征性改变 ,卵巢大小 (包括左右径、前后径 )明显小于正常值 (P <0 0 1)分为两型 :一型为有卵泡型 ,另一型为无卵泡型 ;两型之间FSH、LH、E2 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但两型之间卵巢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高促性腺激素闭经诊断的分型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补肾益气活血汤对多次助孕技术失败患者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汤在多次助孕技术失败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 6例多次助孕技术失败患者经中药治疗后再行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促性腺激素用量 ,胚胎移植当天血雌孕激素水平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 ,子宫内膜的厚度 ,胚胎质量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 :促性腺激素用量 ,雌孕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增厚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也有明显改善 ,治疗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8.1 %及 1 7.4%。结论 :补肾活血汤在多次助孕技术失败患者的治疗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urner综合征(TS)的染色体核型与性发育异常、卵巢发育不全的关系.方法48例TS患者行染色体检查,32例行子宫、卵巢B超影像学检查,20例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测定.结果染色体核型分四组:第1组45,X,33例;第2组嵌合型,5例;第3组X染色体结构畸变,8例;第四组带有Y染色体,2例.13例有不同程度的性发育,19例无性发育.20例的雌二醇(E2)、睾酮(T)及泌乳素(PRL)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明显高于正常女性.结论Turn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与临床表现有关.X染色体异常致患者卵巢发育不全,并使体内性激素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5.
一例46,XX伴SRY基因的性反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社会性别男 ,19岁 ,因排尿困难就诊。查体 :身高16 6 cm,体重 87.5 kg。喉结不明显 ,无胡须 ,皮肤细腻 ,体态偏胖。双侧乳房发育如同龄女性 ,无周期性胀痛。外生殖器发育差 ,双侧睾丸小 ,约 1.5 cm× 1.0 cm,质偏软 ,阴茎小 ,偶有勃起 ,精液量少 ,无精子。经 B型超声波检查 :未见子宫及附件。父母非近亲结婚。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常规制片 ,G显带 ,计数 10 0个分裂相 ,分析 5个分裂相 ,核型为 46 ,XX。查血激素结果 :促卵泡生成素 2 2 .3U/ L、促黄体生成素 11.82 U / L、催乳激素 34 0 U / L、雌二醇 16 6 .0 2 pmol/ L、孕…  相似文献   

6.
高促性腺激素性性逆转综合征极为少见。其主要表现 ,只有男性性腺 ,成年男性第二性征差。染色体核型为46 ,XX。我们在长期临床实验工作 ,共发现了 3例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结果病例  3例病人均来源于我院不育症门诊。均因结婚 1- 3年不育 ,来院就诊。 3例患者分别为 2 4、2 7、2 9岁男性 ,无明显的智力低下 ,身高分别为 15 6cm、15 6cm、15 8cm。查体 :胡须、阴毛均有 ,阴茎正常、睾丸小 ,自述性生活正常。常规精液分析 ,示无精子。B超 :均未发现异常。对 3例患者分别进行性激素测定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见表。表 病例激素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特异的抗鼠促黄体激素(抗LH)血清,以PAP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促性腺激素细胞(LH细胞),并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注射大剂量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后,受孕大鼠促性腺激素细胞的数量、体积和核质比参数的变化。察表明注射大剂量LHRH-A后24小时,促性腺激素细胞的数目减少,细胞变小,核质比增大。每mm~3垂体组织中的细胞数由(4.254±0.21)×10~4个减少到(2.49±0.14)×10~3个;细胞体积由1295±35μm~3减到895±31μm~3;核质比由0.144±0.005加大到0.229±0.010。注射后48小时,这些变化已经开始恢复。注射后168小时各参数均恢复。我们认为,注射大剂量LHRH-A后,受孕大鼠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变化是由于外源性大剂量LHRH-A刺激促性腺激素细胞,使其释放大量LH,大剂量LHRH-A对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影响是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鉴定标记滞留细胞(LRC)的方法分析兔子宫内膜中可能存在的成体干细胞及其分布.方法:首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兔,将子宫内膜调整到增殖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增殖期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评价子宫内膜的增殖期状态.BrdU标记后追踪8周,以鉴定LRC细胞的存在与分布.结果:增殖期子宫内膜较促性腺激素处理前明显增厚,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与PCNA的表达明显升高.8周追踪后,子宫内膜中有(2.1±2.4)%的细胞核为BrdU阳性,即LRC细胞.这些LRC细胞主要存在于腔上皮组织中.结论:在成年兔子宫内膜中有LRC存在,子宫内膜成体干细胞可能存在于这些LRC中.  相似文献   

9.
刘晓宁  黄威权  高彬 《解剖学报》2004,35(3):293-296
目的 研究胃腔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 A)对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及血液、胃液中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生长抑素阳性细胞的密度及血液、胃液中生长抑素的含量。 结果 胃腔注射GnRH类似物后 ,胃壁内单位面积生长抑素阳性细胞数为 2 6 6± 3 893,与对照组 4 8 3± 6 0 19相比具有差异 (P <0 0 1) ,十二指肠单位面积生长抑素阳性细胞数为 5 1 7± 2 2 14 ,与对照组 5 8 5± 4 4 5 4相比具有差异 (P <0 0 1)。血液中生长抑素ELISA检测的A值为 0 15± 0 0 18,与对照组 0 2 7± 0 0 36相比具有差异 (P <0 0 1) ,胃液中A值为 0 32± 0 0 4 9,与对照组 1 0 2 2±0 36 9相比具有差异 (P <0 0 1)。 结论 外分泌的GnRH对大鼠胃和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的分泌起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1 1 病历 1患者女性 ,3 3岁 ,已婚 ,护士 ,北京人。因发热1 9天于 2 0 0 3年 5月 8日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病人于 4月 1 9日开始出现发热 ,体温超过 3 8℃伴咳嗽及呼吸困难 ,无咯痰、头痛、肌痛、腹泻等。发病前有护理照顾SARS确诊患者的接触史 ,外院确诊为SARS患者 ,已治疗 1 0d ,具体方案为利复星 0 4qd×1d( 5月 3日 ) ,后改为 0 2bid× 2d( 5月 4日~ 5日 ) ,罗氏芬 2 0qd× 1d( 5月 6日 ) ,泰能 0 5tid× 1d( 5月7日 ) ,阿齐霉素 0 5qd× 1d( 5月 3日 ) ,0 2 5qd× 2d( 5月 4日~ 5日 )。激素用法 :甲强龙 80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胃腔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类似物对大鼠消化道胃泌素免疫阳性细胞及血液、胃液中胃泌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分析 (ELISA)方法分别检测大鼠消化道内胃泌素阳性细胞的密度及血液、胃液中胃泌素的含量。 结果 胃腔注射GnRH类似物后 ,胃壁内单位面积胃泌素阳性细胞数为 19 6 0± 3 6 3,与对照组 10 30± 2 4 1相比 (P <0 0 1) ;而十二指肠阳性细胞数为 18 0 0± 2 31,与对照组 9 0 0± 2 0 5相比 (P <0 0 1)。血液中胃泌素ELISA检测的A值为 0 5 5± 0 0 83,与对照组 0 2 3± 0 0 39相比 (P <0 0 1) ;胃液中为 0 5 2± 0 0 83,与对照组 0 30± 0 0 31相比 (P <0 0 1)。 结论 外分泌的GnRH对大鼠消化道中胃泌素的合成与分泌均起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小剂量雌二醇和孕酮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 ,以评估其疗效。方法 :将 6 8例绝经3年以上 ,年龄 (5 2 5 9)岁 ,平均 5 6岁 ,体重指数不超过 2 5 ,经GBD— 92 8单光子骨矿物质密度测定仪测量前臂尺、桡骨远端 1 / 3处的骨矿物质密度 (BMD)的水平 ,诊断为骨质疏松的妇女 ,分成两个组进行治疗。第一组 36例为对照组 ,每天仅用乐力 2 0 0 0mg ,第二组 32例为治疗组 ,每天除用乐力 2 0 0 0mg外 ,加用 1 7βE2 0 5mg和醋酸甲羟孕酮 (MPA) 0 5mg。在治疗前、后 ,所有受试者均经BMD、妇检、阴道B超、阴道细胞学和乳房红外线检查。结果 :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BMD的水平 ( x±s,g/cm2 )为 0 4 6± 0 0 7;治疗 1年后 ,对照组 :0 4 9± 0 0 5 ,均值比治疗前升高 3% ;治疗组 :0 5 2± 0 0 6 ,均值比治疗前升高 6 % ;治疗组中 ,有 1 0例患者在治疗前有轻度乳腺小叶增生 ,9例有 <1cm2 子宫肌瘤 ,在给予 1 7βE2 、MPA和钙剂治疗的同时 ,给予中成药平消胶囊和舒肝散进行治疗。 1年后 ,乳腺小叶增生者有 6例好转 ,4例不变。子宫小肌瘤者 4例略有缩小 ,5例不变。其余所有对象治疗 1年后 ,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 :本文结果表明 ,仅用钙剂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较差 ,钙剂加小剂量 1 7βE2 和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6和12个月两组激素剂量、复发次数、肾上腺皮质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2010年9~12月ACTH组纳入14例,对照组纳入6例。(1)ACTH组12/14例均能顺利将激素减量至停药,无复发;2例因感染尿蛋白波动,感染控制后尿蛋白仍阳性,激素加量至尿蛋白转阴后减量,继续ACTH冲击,其中1例因感染后再次复发,停用ACTH改用他克莫司。ACTH组13例进入分析。(2)ACTH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激素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ACTH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CTH组13例在治疗3、6和12个月分别有9、11和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6例12个月治疗期间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4)ACTH组观察到腰部皮疹和心率加快各1例。(5)ACTH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体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ACTH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H治疗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有一定疗效,可避免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99例继发性闭经患者性激素六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继发性闭经是妇女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对家庭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99例继发性闭经患者进行性激素六项水平分析: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PRL)、孕酮(P),旨在探讨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女性继发性闭经的关系,为诊断闭经原因与指导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治愈后胸部X线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定年龄、性别、起病时体温、病变波及范围、开始使用激素治疗时间作为可能的相关因素 ,对 93例治愈出院的SARS患者 ,根据其出院时普通胸片检查结果做回顾性分析 ,对所得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胸片表现未完全恢复正常者中男性 19例 (5 4 2 9% ) ,女性 16例 (4 5 71% ) ,P >0 0 1;年龄 4 5岁以上者 7例 (5 8 33% ) ,年龄 4 5岁以下者 2 8例 (34 5 7% ) ,P >0 0 1;起病表现为高热者 (体温≥39℃ ) 2 6例 (5 0 0 0 % ) ,起病表现为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者 9例 (2 1 95 % ) ,P <0 0 1;病变波及双侧肺野 ,或为单侧多发病灶者 2 2例 (5 2 38% ) ,单侧单发病灶者 13例 (2 5 4 9% ) ,P <0 0 1;开始使用激素治疗病程 5d之内者 2 2例 (38 6 0 % ) ,病程 5d以后开始使用激素治疗者 12例 (33 33% ) ,P >0 0 1。病程 7d之内开始使用激素治疗者 2 1例 (30 0 0 % ) ,病程 7d以后者 14例 (6 0 87% ) ,P <0 0 1。结论 肺部病变的最终转归主要与病情本身的严重程度有关 (在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时高热 ,胸片提示病变波及双侧肺野 )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过早使用激素治疗 (病程 5d之内 ) ,对肺部病变的最终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3)的表达以及雌、孕激素和孕激素拮抗剂RU486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妊娠第1~6天(d1~6)小鼠子宫内膜LPA3蛋白的表达规律; 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LPA3的表达。结果 妊娠第1~6天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均有LPA3表达,d3表达开始增强,d4最强,d5和d6 表达骤然下降。去势小鼠子宫内膜表达低水平LPA3 ;孕激素提高子宫内膜LPA3 的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雌激素对LPA3 表达无明显影响。雌、孕激素联合应用,雌激素降低孕激素对子宫内膜LPA3 表达的上调作用。RU486减弱孕激素的上调作用。结论 LPA3可能参与了胚胎的种植。雌、孕激素可能通过影响小鼠子宫内膜LPA3 的表达,共同参与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环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以及腹腔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来源和调节。方法 :将 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 10例正常妇女腹腔液中的巨噬细胞体外培养 ,并在培养的正常妇女腹腔液巨噬细胞中加入 17 β雌二醇、孕酮和脂多糖 (LPS)共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水平。同时将二者无血清培养的上清液 ,加入到内皮细胞中培养 ,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者的巨噬细胞表达受体flt 1和flt 4的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VEGF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且无周期性变化 (P >0 .0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巨噬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液 ,在体外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 (P <0 .0 5 )。雌激素和孕激素能显著增加体外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 (P <0 .0 5 ) ,与LPS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即激素的调节作用大于LPS的作用。但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程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LPS激活的巨噬细胞能增加雌激素、孕激素对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调节作用 (P <0 .0 5 )。巨噬细胞能表达受体flt 1和flt 4 ,无周期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性激素水平与继发性闭经的关系,以及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我们对178例继发性闭经患者进行性激素五项水平分析: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病例组自2002年~2004年到我院就诊的继发性闭经患者178例,年龄(20~39)岁,平均(26.3±5.5)岁,抽血检测前2个月未用任何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1.1.2对照组同时期40名健康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27.1±5.23)岁,2月内未用任何影响激素水平药物。1.2方法采集被检测者早晨空腹静脉血3ml(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脑室注射L -谷氨酸 (L -Glu)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含量的影响。方法 :摘取下丘脑组织 ,匀浆化 ,用RIA法检测匀浆上清液中GnRH的含量。结果 :脑室分别注射 0 0 1176、0 1176、1 176 0 μg/ 2 0 μl-1 -1L -Glu后 40分钟 ,下丘脑GnRH含量依次为 1 5 9± 0 41、0 88± 0 34、0 70± 0 42ng/ 10mg湿重 ,均显著低于盐水对照组 (P <0 .0 1) ;脑室注射 0 1176 μg/ 2 0 μl-1·-1L -Glu后 2 0、40、12 0分钟 ,下丘脑GnRH含量依次为 0 99± 0 37、0 88± 0 34、1 2 6± 0 39ng/ 10mg湿重 ,亦均显著低于盐水对照组 (P <0 .0 1)。脑室注射L -Glu对下丘脑GnRH含量的降低作用呈现剂量与时间依从关系。而脑室注射3H -Glu 2 μCi/ 2 0 μl-1·-1后 40分钟发现 ,大脑、小脑、垂体、下丘脑内侧基底部 (MBH)和视前区 (POA) 5个不同部位脑组织中以MBH对3H -Glu的摄取量最大 (10 6 9 82± 490 33cpm/ 10mg湿重 )。结论 :L -Glu可能参与了大鼠下丘脑GnRH神经元功能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病例 :某女 ,32岁 ,孕 1产 0 ,月经 3~ 4 /40~ 5 0 ,经量正常 ,无经期腹痛。 2 2岁结婚 ,婚后性生活正常 ,因不孕在当地医院治疗 2年 ,服药期间月经周期为 30d。因仍未孕 ,到我院就诊。查体 :身高 :14 5cm ,体重 5 5kg ,双眼距宽 ,短颈 ,蹼颈 ,第 4掌趾骨短 ,肘外翻 ,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妇科检查 :外阴 ,阴道 ,子宫及双附件无异常 ,查染色体核型为 4 5 ,X单体嵌合体。核型 :4 5 ,X/46 ,XX/47,XXX ,各占比例分别为88% ,2 % ,10 %。其丈夫及其父母染色体均正常。后未再行任何治疗。末次月经 :2 0 0 0年 1月 15日 ,停经 5个月时因感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