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控制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控制现状。方法对在4个城市社区居住并确诊1a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共调查1047名糖尿病患者,其中50.9%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32.7%的患者伴有高血脂。被调查者中,70.8%的患者单纯口服降糖药,9.8%的患者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10.2%的患者单纯使用胰岛素,6.3%的患者既口服降糖药,又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比例仅有16.5%。各项治疗措施实施的比例分别为:药物治疗81.2%,饮食控制69.4%,运动80.6%,糖尿病教育咨询69.8%,血糖监测66.9%。规范化实施5项综合治疗措施的比例为34.9%。空腹血糖、血压达不到控制标准的患者分别占63.0%和50.0%。结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治疗不规范、患者规范化治疗比例低,血糖、血压控制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蔡桥地区农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蔡桥地区确诊1年以上的T2DM患者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测量血压、体重指数、足部检查及空腹血糖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55±10.65)岁,平均病程为(6.45±2.59)年;在治疗方面,有95.9%的患者采取一种以上降糖药物治疗,31.8%的患者能注意控制饮食,35.8%的患者坚持每天或每周运动锻炼,33.1%的患者能坚持按医嘱用药,而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月收入人群之间的治疗依从性各有差异;18.2%的患者进行血糖或尿糖监测,35.8%的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32.4%的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结论蔡桥地区T2DM患者的综合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血糖控制不稳定,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居家糖尿病监测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选择我社区2014年3月~2017年3月确诊糖尿病患者80例,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督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糖监测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护理行为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饮食控制、定期血糖监测和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人数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行为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现状.方法 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1 172名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月门诊常规治疗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中,有74.4%的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57.1%的患者能坚持轻度以上体力活动,仅41.3%和46.7%的患者坚持合理饮食控制和规律血糖监测.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BMI)平均水平低于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27.7%患者BMI控制不理想,34.1%患者血压大于130/80 mm Hg.36.6%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30%患者胆固醇水平控制理想,39.8%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控制理想.结论 50%以上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正规服药率、饮食运动调节、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眼底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0例正在服药或服药加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率、正规服药率、运动、饮食调节测评后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一年后再进行血糖控制率与正规服药率,坚持运动饮食治疗的测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率、正规服药率大幅提高,延缓心脑血管眼底病变的发生机会,护理干预前后有较大差异。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治疗,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从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血糖控制率和正规服药率,坚持自我保健与饮食运动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因素的分析,为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场社区的481例糖尿病进行血糖监测,观察不同年龄、性别、家族史以及是否规则服药、规则检测血糖、进行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规则服药、饮食控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良好率较高。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营养知识有助于规则服药、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等血糖控制因素的把握,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思明区糖尿病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为制定和实施社区糖尿病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厦门市思明区的思明街道、厦港街道的20岁以上居民(居住>1年),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1年以上的367例糖尿病患者,在全面体检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平均门诊费用2 095.5元,平均住院费用16 036.7元;年就诊次数平均为12.9次,两周就诊率为45.8%,一年就诊率为89.6%;首选就诊单位是医院,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站;83.6%的患者能够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用药,但经常复查的仅33.2%,进行血糖监测仅34.6%,70.6%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结论糖尿病病人对卫生服务需求很大,但诊疗费用却远远高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成为抑制患者医疗需求的重要因素;诊疗水平差别导致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医院卫生服务利用过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黄浦区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中收集病例516例,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采集患者的慢性并发症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心血管病变64.92%、感觉神经病变29.26%、眼睛病变28.10%、植物神经病变20.35%、脑血管病变20.15%、肾脏病变5.04%、运动神经病变3.10%、下肢血管病变2.71%,总患病率为77.71%。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各类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段、病程、服药、BMI、血压、血糖、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血糖测量以及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较高,通过对可控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干预,以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东台市面向城乡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广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5-11月,在江苏省东台市选择城乡社区中的糖尿病患者432例,组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活动,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发的调查问卷,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糖尿病患者对空腹血糖范围、血压控制范围、超重标准、“三多一少”症状、健康饮食、有氧运动时间、糖尿病危害、并发症防治等8个知识点的知晓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家中有血糖仪者、自测血糖频率(>1~3次/月)、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采取措施(药物、饮食等)控制血糖、掌握自我足部检查方法的比例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活动后,患者总自我效能得分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等6个分变量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赵巷社区59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筛查,监测血压、体重、腰臀比、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以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社区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对象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尿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异常率分别为76.61%、81.19%、61.69%、48.64%、11.36%、27.63%和17.29%。结论本次筛查对象健康指标有一定损失,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存在轻度肾功能损伤。有效控制血糖,控制远期并发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意义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探讨分析影响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永嘉县桥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83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主要调查服药、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健康教育5个方面的依从性及依从性好差对血糖的影响。结果: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665例,其医嘱服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的依从率分别为79.55%、71.28%、39.40%、25.71%、25.41%,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整体治疗依从率为48.25%,治疗依从性好组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依从性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治疗依从率比较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差,应加强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门诊就诊和住院确诊6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血糖监测、健康教育、饮食、心理、运动护理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护理等。结果:经护理干预6个月~1年后,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能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遵医嘱服药,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糖、血压得到控制,体质量指数下降。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自我管理现状,为制定城市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三个城市的三个社区糖尿病患者365人,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患病(6.8±6.0)年;空腹血糖(7.93±3.79)mmol/L、餐后血糖(11.63±3.89)mmol/L;血压及男女腰臀围比的均值均高于正常控制值;34%的调查对象患有糖尿病并发症,9.6%的调查对象在近3个月内因并发症而住院治疗;男性患者的吸烟率为18.6%;有34%的患者是采取综合疗法(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知晓率为45.6%,其中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知识、并发症知识和胰岛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5.4%,51.4%,37.7%和19.5%;影响糖尿病患者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文化程度(OR=2.096,95%CI=1.578~2.784)和病程(OR=1.307,95%CI=1.016~1.681);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率为49.5%,其中服药依从性、运动行为、饮食行为和血糖监测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0.3%,69.6%,47.7%和6.0%。结论本研究人群血糖控制较差,自我管理的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均较低,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影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并发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的饮食状况、体育锻炼和用药种类时间对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血糖水平升高可促进并发症的发生,职业和家族史与并发症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控制血糖、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可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松江区叶榭社区内确诊的108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干预组50例,实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血压监测及糖尿病、高血压教育的综合治疗;对照组58例,仅常规药物治疗,历时1年,检测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糖尿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血压控制率。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各项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1年后的干预组血糖控制率达到56%,血压达标控制率为38%,明显高于对照组22%的血糖控制率及12%的血压达标率(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得到有效防治的理想手段,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模式的建立。方法从湘西地区现有的糖尿病患者档案或住院病人管理系统中随机选取16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湘西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现状。结果 (1)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的了解欠佳,典型症状知晓率为73.10%;(2)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更好;(3)糖尿病患者坚持体育锻炼比例为92.41%;(4)糖尿病患者坚持控制饮食的治疗有效率为62.76%。结论湘西地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掌握不够;饮食习惯和运动的重视程度需要改善和提高;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监测需加强。加强社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家庭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随访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等指标的调查。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合理用药等遵医行为,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合理用药(88.3%)、饮食控制(76.7%)、科学运动(78.3%)、保持良好的心态(71.7%)、规律作息(83.3%)、定期监测血糖(86.7%)、足部护理(76.7%)等自我管理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5)。除体重指数外,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7.1±1.8)mmol/L,餐后2 h血糖(10.3±3.2)mmol/L,收缩压(127.4±9.1)mm Hg,舒张压(78.5±7.3)mm Hg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患者的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等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丰富新方法,探索新模式。方法通过调查对确诊的207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并实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综合干预。针对体质类型给予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实施1.5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监测、运动、用药行为、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在优化规律用药、运动、血糖监测方面有明显改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均有较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体质干预在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中对行为改变有积极作用,对血糖、血压的控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收集患者病程、血糖监测频率等资料,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餐后2 h手指采血,测定餐后血糖水平。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心血管危险因素达标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达标率相对较高,体质量指数的达标率最低为30.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锻炼、坚持服药是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血压监测频率、坚持服药是血压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锻炼是血体质量指数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水平偏低,应针对影响因素制订防控措施,提升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质量指数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让糖尿病患者知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倡导"糖尿病患者需要量化管理"的理念,定期采集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将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结果 3年中,被追踪75名糖尿病患者的数据显示:血压值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和肌酐统计学有显著变化,但尚有若干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未达标。结论将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相结合,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糖尿病防治。同时,还需重视饮食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