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胸前导联ST段压低范围和幅度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探讨其可能发生机理。  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2年~ 1997年期间首次住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183例。将患者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 ( 组 ,n=5 6 ) ;胸前导联 ST段 V1~ 3压低组 ( 组 ,n=31) ;胸前导联 ST段 V4~ 6 压低组 ( 组 ,n=2 3) ;胸前导联 ST段 V1~ 6 压低组 ( 组 ,n=73)。资料分析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结果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比无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存在较大梗塞范围 ,心肌梗塞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高。广泛 ST段压低时更显著 ,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45 .0 %、12 .3% (P<0 .0 5 )和 8.2 %(P<0 .0 1)。胸前导联 ST段广泛压低总和≥ 0 .8m V显示预后更差 ,住院病死率 9.4% ,同 ST段压低 <0 .2 m V比差异显著 (P<0 .0 5 )。 组和 组存在左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 组 ,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分布范围和压低幅度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可能提示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或同时存在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2.
富路  张师义  屈昌芝 《心脏杂志》2009,21(4):547-549
目的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伴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7年8月住院的AIMI患者91例。按胸前导联ST段是否压低将患者分为4组:胸前导联ST段无压低组(n=27);胸前导联仅V1~4 ST段压低组(n=26);胸前导联仅V5~6 ST段压低组(n=12);广泛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n=26)。结果 AIMI伴有胸前导联V1~4 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呈负相关,ORⅢ=0.38,无统计学意义;AIMI伴有胸前导联V1~6 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呈正相关,ORⅣ=5.25,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胸前导联V1~6 ST段压低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差异显著(P<0.05);该组前降支病变率高(73.1%),但与其他3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IMI伴有胸前导联V1~6 ST段压低提示多支病变,且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一、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的改变 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临床意义:胸前导联ST压低大约发生在50~70%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最常见的导联是V_1、V_2和V_3;部分病侧也伴有Ⅰ导联和aVL导联ST段的下降。但是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患者在48~72小时间ST段恢复正常,只有16%的病侧ST段呈持续性压低。它的临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和(或)侧壁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和侧壁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36例AIMI患者依据有无胸前导联和(或)侧壁导联ST段压低分为ST段压低组(甲组)和无ST段压低组(乙组).对两组间肌酸激酶峰值,射血分数及病变冠状动脉血管分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了比较,并对临床可能的危险因子进行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侧壁导联ST段压低危险度与Ⅱ、Ⅲ、aVF导联的ST段抬高值相关(OR=4.185 9,P<0.05),与V1~3导联ST段压低值相关(OR=5.068 7,P<0.05),同时,随着左回旋支(LCX)狭窄的加重,侧壁导联ST段压低概率有增加倾向(OR=3.377 4,P>0.05).胸前导联ST段压低危险度仅与Ⅰ、aVL导联的ST段压低值相关(OR=5.374 3,P<0.05).结论:AIMI侧壁导联ST段压低与Ⅱ、Ⅲ、aVF抬高程度有关,同时提示可能伴有LCX病变,而胸前导联ST段压低则反映了侧壁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和35例不伴有胸前导联ST段改变的患者对比研究,观察两组在发病后4周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和病死率。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院1993年3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73例有Q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前导联ST段的压低分为两组:ST段压低组38(男28,女10)例,年龄40~89岁,其中伴V1~3ST段压低者13例,伴V4~6ST段压低者12例,伴V1-6ST段压低者13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改变组35(男27,女8)例,年龄42~82岁。2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所见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3组,ST段无变化组(47例),ST段抬高组(16例),ST段压低组(124例);所有患者均行CAG。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RCA)近段闭塞(14例,82.3%),尤其是伴圆锥支动脉闭塞,与RCA中远端闭塞(2例,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14例(73.7%)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可见于RCA、回旋支(LCX)闭塞及RCA、LCX闭塞与前降支(LAD)、对角支(D)病变的不同组合,其中LCX闭塞伴RCA病变者多表现为朐前ST V_4~V_6的压低,RCA闭塞伴LAD近端病变多有胸前ST V_1~V_6的压低,RCA伴D病变胸前ST V_1~V_3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抬高表明为RCA近段或丌口闭塞且多伴右心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为多支病变,ST V_1~V_3压低多伴有对角支严重狭窄,STV_1~V_6压低多伴有前降支的严重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因急性胸痛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而收入住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616例患者。人院后采集病史、查体,并在10min内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人院时心电图的改变分为ST段压低组(包括伴有T波倒置者)、单纯T波倒置组、尚不能诊断的心电图组及正常心电图组;又将ST段压低组分为: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合并负向T波、胸前导联ST段压低合并正向T波、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正向T波、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负向T波4组。观察各组住院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并随访1-12(7.2±3.8)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变化。结果与正常心电图组比较;ST段压低组的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胸前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组的患者较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或不合并T波倒置组的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结论.心电图的ST段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事件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下壁导联的De Winter ST-T改变 2008年,荷兰医生De Winter等[1]通过回顾分析1532例左前降支近段闭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有30例患者未出现典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改变,而表现为胸前导联J点压低1-3mm,ST段上斜型压低,随后T波对称高尖,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  相似文献   

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A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对61例下壁AMI患者(甲组37例,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乙组24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心电图及发病3个月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0%)支数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心功能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壁A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的压低与心功能不全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分析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ⅡⅢ°AVB显著高于ST段压低<1mm者;前、后者核素心血池显象分别为LVEF47.61±6.65i对64.45±7.75,PER2.40±0.34对3.63±0.65、PFR2.08±0.29对2.62±0.26、LAT58.71±16.84对80.17±13.15、ZNF—AP46.57±17.49对74.0±11.12,有显著差异.提示ALMI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梗塞范围大,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及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8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以及ST段压低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Ⅱ、Ⅲ和V1导联ST段变化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的梗死相关动脉及闭塞部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7例I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AMI右冠状动脉(右冠)闭塞占74%,回旋支闭塞占26%,并发右心室梗死占13.1%。46例存在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右冠近段闭塞并发有右心室梗死的10例中7例存在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和V1导联ST段抬高。结论: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和V1导联ST段抬高的同时存在,高度提示右冠近段闭塞,并提示并发右室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De Winter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形态多样性。方法 选择2018-01-16至2022-01-29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以前降支或对角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 396例,其中De Winter综合征75例(占3.13%)。主要分析De Winter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包括是否有动态演变、胸前导联ST段压低形态、胸前导联J点压低最深及T波振幅最高的导联、胸前导联QRS波群形态及演变特点、aVR及下壁导联特点。结果 75例De Winter综合征患者中,有心电图动态演变50例(66.7%),无心电图动态演变25例(33.3%);胸前导联ST段压低呈经典上斜形41例(54.7%),平缓上斜形10例(13.3%),几乎水平形7例(9.3%),类似鱼钩形17例(22.7%);胸前导联J点压低最深位于V2导联4例(5.3%),位于V3导联22例(29.3%),位于V4导联27例(36.0%),位于V5导联20例(26.7%),位于V6导联2例(2.7%);胸前导联...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影响胸前导联ST段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18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表明下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导联ST段改变呈负相关(r=-0.523.P<0.01).在16例同时合并右室梗塞的患者中,胸前导联ST段改变幅度(V_2:0.63±1.82)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_2/avF:0.84±1.61)均高于单纯下壁组(V_2:0.35±1.65,V_2/aVF:0.29±1.28),而38例同时合并侧后壁梗塞的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V_2:-1.20±1.52)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_2/aVF:-0.33±1.15)均低于单纯下壁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次,去掉右室梗塞和侧后壁梗塞的病例,可使下壁导联和胸前导联ST段的相关性显著提高(r=-0.797,P<0.01).因此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同时合并右室梗塞可使胸前导联ST段趋于抬高,而合并侧后壁梗塞则使其进一步降低,二者呈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住院的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6 0例。按胸前导联ST段压低范围将患者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 (Ⅰ组 ,n =2 2 ) ;胸前导联V1~ 3ST段压低组 (Ⅱ组 ,n =12 ) ;胸前导联V4~ 6 ST段压低组 (Ⅲ组 ,n =12 ) ;胸前导联V1~ 6 ST段压低组 (Ⅳ组 ,n =14 )。分析内容包括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结果 :左前降支 (LAD)病变发生率在Ⅰ与Ⅲ、Ⅳ各组分别为 4 7 1%、6 0 %、72 7% (P >0 0 5 ) ,而在Ⅱ组仅为 9 1% ,与Ⅰ组比较 ,Ⅱ组的LAD病变发生率低 (P <0 0 5 ) ,但Ⅰ组LAD病变程度较轻 ,>90 %狭窄者仅占 12 5 % ,而Ⅲ、Ⅳ组分别占 83 3%、87 5 % (P <0 0 5 ) ;回旋支 (LCX)病变在Ⅰ、Ⅱ、Ⅲ、Ⅳ组分别占 17 6 %、4 5 5 %、6 0 %、6 3 6 % ,与Ⅰ组比较 ,Ⅲ、Ⅳ各组的LCX病变发生率较高 (P <0 0 5 ) ,且Ⅳ组多支病变比例较高 (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在Ⅰ、Ⅱ、Ⅲ、Ⅳ组分别为 0 6 3± 0 0 5、0 6 2± 0 0 6、0 5 5± 0 10、0 5 1± 0 13,与Ⅰ组相比 ,Ⅳ组的LVEF较低 (P <0 0 5 ) ;低血压状?  相似文献   

16.
aVR导联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4年12月的急性下壁MI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发作后24h内ECG改变。结果90例中,IRA为右冠状动脉(RCA)者70例,为左回旋支(LCX者)20例;Ⅰ导联ST段抬高和(或)V1和V2导联ST段压低提示IRA在LCX,而ST段抬高Ⅲ导联大于Ⅱ导联和(或)导联V4RST段抬高≥0.5mm提示IRA在RCA;aVR导联ST段压低≥1mm判断IRA为LCX,其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4.3%。结论Ⅰ导联ST段抬高、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导联V4RST段抬高≥0.5mm、V1和V2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以及aVR导联ST段压低等5项标准可用于判断急性下壁MI患者的IRA,而aVR导联ST段压低为一项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静息心电图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有胸痛发作史患者71例,静息心电图呈CRBBB者31例为观察组,静息心电图正常4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TT)及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运动中各导联ST段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运动中CRBBB组多出现V1~V3导联ST段压低(84%),显著高于对照组(27%),P<0.05,局限于V1~V3导联的ST段压低多见于CAG正常的CRBBB患者,其诊断冠心病的假阳性率达67%.CRBBB组中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肢导联及/或左胸导联ST段压低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冠心病患者(59%vs81%,P<0.05),其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仅59%,特异性则88%.结论CRBBB患者ETT中V1~V3导联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假阳性,V4~V6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与50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改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对照观察,探讨其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项研究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的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也可能为前壁心肌缺血和左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本组资料分析了我院5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3例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回旋支为缺血相关血管,而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压低,酷似冠脉前降支病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7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6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16年前诊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予药物治疗,1997年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入院前1天患者发作胸痛,症状发作时心电图示V1~6ST段广泛压低0.3~0.6 mV,缓解后ST段恢复至基线,因患者拒绝急诊介入治疗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期间仍有反复的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心衰)发作,行冠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70%狭窄,前降支近端100%闭塞,回旋支开口90%狭窄,第一钝缘支90%狭窄,右冠脉100%闭塞,左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其余桥血管闭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