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正确、有效地将医学模拟教学引入并应用到临床活动与疾病诊治中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满足病患需求越来越受到医疗管理与医学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探索和努力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建立临床技能中心的必要性和运行使用经验,提出医学模拟教学对医学生、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阐述利用临床技能中心先进平台实施模拟教学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以期为广大医学院校提供借鉴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生学习临床医学中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吉林医药学院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承担本学院临床、护理等十余个专业及基层医院医师培训等临床技能教学,为学生进入临床前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床旁教学压力。临床技能实验室对学生培训应用的是目前先进的医学模拟教学手段,最大限度上模拟院内实习,对提高学生各项操作技能起到促进作用,现将应用现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拟医学教学在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102例五年制医学实习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模拟情景教学和传统方法教学进行外科技能培训,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外科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评价、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对教学方式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医学教学可提高医学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值得临床技能中心推广。  相似文献   

5.
医学模拟技术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离不开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但是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相继出台,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受卫生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个别患者的不易合作,使医学生直接接触患者的实践机会大大减少,而且随着在校医学生数量激增,教学医院实训资源的不足日益明显,使诊断学等临床医学教学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6.
医学模拟教学与临床技能的培训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模拟教学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有效辅助,改变传统教学及考核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临床技能训练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和考核的方式,尤其在提高医学生及临床各级医师临床技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学模拟教学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医学模拟教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特点及其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阐述了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医学模拟教学的局限性,提出医学模拟教学只能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不能完全替代临床实践,应与临床实践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和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我院把医学模拟技术引入到诊断学技能考试中,提高了医学生对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技能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模拟医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等模拟教学方式代替真实病人,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医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床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及沟通技巧。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实践的平台,为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模拟教学方法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效果,本文总结了2005年以来我院临床模拟教学中心的教学实践。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模拟教学系统,通过模拟教学,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实践证明,模拟教学方法对于保证医学教育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微格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对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教学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实习的60名本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0名,接受微格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模式,对照组30名,接受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专项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格教学联合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学模拟技术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培训前及培训后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学生认为使用SimMan综合模拟人和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调动了学习兴趣,学生对BLS、ACLS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流程经培训后理论水平及其操作普遍认为有很大提高.结论:高仿真的电脑模拟人和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可发挥巨大作用,它具有无风险、可重复性、可控性、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模拟医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现阶段诊断学临床医学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综合诊断技能,将模拟医学应用在诊断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沟通技,芎和综合诊断技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和评价医学模拟技术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对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培训前及培训后的计算机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培训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环甲膜穿刺、呼吸机应用、电除颤前后成绩大幅度提高.高仿真的电脑模拟人和心肺复苏模拟人及气管插管模型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可发挥巨大作用,具有无风险、可重复性、可控性、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提高医务人员临床技能的有效性与局限性.方法 采用医学模拟教学方法与传统授课方法分别对医务人员开展徒手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胸腹(膜)腔穿刺术、骨髓腔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6项专项临床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方法下两组医务人员的成绩,以评价模拟培训教学的效果.结果 两组医务人员的骨髓腔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3项成绩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徒手心肺复苏、胸腹(膜)腔穿刺术、呼吸机使用3项成绩比较,其采用医学模拟教学方法的医务人员成绩高于传统授课方法的医务人员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模拟教学对提高医务人员临床技能水平具有一定效果,有一定推广价值,但是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在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养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实践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实习生在进入各临床科室前,科室带教教师利用模拟人系统将与该科室相关的临床操作向实习生做详尽示教之后,实习生逐个操作,由带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解答疑难,学生在实习期间尽量多安排临床实际操作,实习期结束前,所有实习生均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操作模拟考试。结果110名学生中有21名操作规范、手法正确熟练、步骤流畅、无菌观念强、器械用后复原、回答问题准确,达到优秀;67名学生操作规范、手法正确尚熟练、步骤较流畅、无菌观念强、器械用后复原、回答问题较准确,达到良好。优秀良好率达80.0%。结论与模拟人系统相结合的临床综合技能培训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模拟教学是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借助教学设备,模仿临床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急诊医学是一门特别重视临床实践过程的学科,在医学本科生急诊临床实习中,采取模拟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急诊临床的模拟,培养学生的急诊思维模式和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9.
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直接以患者为对象进行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传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模拟教育引入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将成为未来医学实践教学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以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平台的模拟教学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形式.利用标准化病人、各种穿刺模型以及多功能综合模拟人等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急救意识的培养,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反馈,以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评估探讨模拟教学在医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