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丽 《医学教育探索》2007,6(6):537-538,548
本文在对我校公选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加强公选课建设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并结合医科院校实际.从规范教学管理,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几方面对加强我校公选课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医学生任选课选课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任选课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 670名同学选课情况的调查 ,在详细了解到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任选课、需要什么样的任选课、希望如何对任选课组织教学管理的基础上 ,对加强任选课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观念、增设任选课、建立指导教师制、改革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 ,加强任选课考核管理。  相似文献   

3.
马力通  李珺  孙宝权  张应龙  冀兰  蔡禄 《重庆医学》2013,42(9):1043-1044
目的利用公选课构建平台,尝试从源头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弥补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方法探索和实践以生命作为核心范畴,将生命价值的教育和生命关系的教育融入生命知识的传授中。结果大学生在平台公选课的课堂中得到启迪,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创造和谐的生命关系。结论大学生生命教育公选课平台的建立,为和谐校园建设、良好学风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公共选修课(公选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于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国内文献报道较多,但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阐述大学公选课的现状和改革对策,方法较为笼统,具体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借鉴的地方不是太多。笔者将从多年开设公选课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大学公选课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公选课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任选课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我们通过对830名同学选课情况调查,在详细了解学生选择任选课内容分布、选课目的、希望增设的任选课和影响选课因素基础上,对加强任选课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转变观念,明确学习任选课的目的;增加任选课设置;建立指导学生选课制度.  相似文献   

6.
周明正 《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096-1097
为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人体生理现象观察与成因》公选课,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医学防护素养。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和实验观察等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公选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高校开设了公选课.结合实际工作,对综合性大学开设公选课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意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法、考核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医科高校大学生对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的重视程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公选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南方医科大学2018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691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74份。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学生的选课目的、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收获等与学生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课目的中,因提高综合素质选课的学生对公选课重视程度(4.30±0.73)分和满意度(4.34±0.69)分高于其他选项;在教师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评价良好的学生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4.32±0.71)分和满意度(4.45±0.62)分高于其他选项;在课程评价中,对课程评价优良的学生的重视程度(4.35±0.71)分和满意度(4.47±0.63)分最高;在课程收获中,学生对课程收获较多的公选课的重视程度(4.75±0.53)分和满意度(4.85±0.36)分最高。对不同特征对象公选课满意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教学形式、教师评价、课程质量及课程收获5个变量对公选课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探究式教学形式、对教师评价越高、对课程质量评价越高、课程收获越多,具有这些特征的学生公选课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患沟通学》做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以及课程的实用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选修课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问题。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很多好的建议。结论开展公选课问卷调查和分析工作能为课程改革、为学生培养方案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公选课《非处方药与家庭用药》的教学过程中 ,针对本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 ,做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探索 ,并在实践基础上作了一些总结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注意调整教学内容 ;联系实际 ,既教书又育人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任选课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我们通过对830名同学选课情况调查,在详细了解学生选择任选课内容分布、选课目的、希望增设的任选课和影响选课因素基础上,对加强任选课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转变观念,明确学习任选课的目的;增加任选课设置;建立指导学生选课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大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综合性大学开设人体结构学公选课,对开设该课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及实际教学成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了解地方医学院校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公选课开设工作的态度,剖析学生喜爱的公选课。为地方医学院校公选课课程设置提供依据。调查发现建立全面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应充分利用各年级学生提供的信息,做好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医学科学类、文艺体育类、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的整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开设不同性质和类别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选课"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历程,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设该选修课的必要性,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并从面向生命教育、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角度阐述该选修课在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行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选课制的中心是学生选教师。我校在试行学分制的过程中,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选课制—由学生选择上课教师,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一个学年选课制度的实践,我们在全校近700名在校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调查采用自制表格(见表1)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选课…  相似文献   

16.
黄岳 《右江医学》2003,31(6):621-621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培养的途径主要有 :加强领导 ,正确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严格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管理 ;加强考核评估工作 ;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 ;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急救和自救水平,自2005年起,我们面向九江学院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公选课<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经过2005、2006、2007、2008年四年的教学实施,反响强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跨文化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路径。方法:通过分析跨文化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提出在医学院校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结果:跨文化教学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通过加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人文思想教育、以公共英语课为桥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校园讲座和建设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结论:在当代跨文化背景下,探索跨文化教学中的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医学生在学习基础文化课的同时鉴别、西方优秀文化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选择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高校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意义及途径。方法通过分析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的意义和目前档案工作的现状,探讨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结果教学档案的建设是教学有序化的前提,对教学管理、研究和评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不及时,管理不规范,开发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提高全体员工档案意识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结论加强教学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和利用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就新升本科院校新增专业建设方面提出设想与建议,主要概括为:新增专业建设要有科学论证;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拓宽办学思路,提高就业率;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学科建设相协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把重点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增强专业建设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