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浊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探讨浊毒的病理特性及其对糖尿病病机变化的影响。认为血浊内蕴进而酿致毒性是形成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而浊毒又是糖尿病多种变证的核心所在。并从发病机理、临床指征、治疗实践等方面论证了浊毒在糖尿病病机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浊毒贯穿于糖尿病病机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血浊内淤为疾病的启始之因。而浊毒损害则是糖尿病病机转变之要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针对初始阶段、浊瘀血分,持续阶段、有浊生毒,并发症阶段、浊毒分伤之病机,采用血脂异常早期当化浊行瘀以断毒之源,中期化浊解毒以阻消浊毒内蕴,晚期扶正以化浊解毒等法,运用中药、针刺和固定中药剂型等综合疗法,疗效肯定。但在证候分型、辨证论治和疗效判定诸方面尚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辨治糖尿病足应重视四毒,即糖毒、瘀毒、浊毒、热毒。糖毒是水谷精微物质过盛产生的一种毒邪,也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致病基础。瘀毒和糖毒均是贯穿糖尿病足整个病程的致病因素。浊毒之邪上可煎熬肺津,中可烧灼胃阴,下可耗损肾水,入血则伤脉络,壅腐气血,导致脉道不通,局部组织液渗出。浊毒下注,足部水肿,日久化热,引发足部坏死感染。糖毒、浊毒、瘀毒日久均可变为热毒,强调糖尿病足感染期必定以湿热毒邪内盛为主。糖尿病足可分为缺血期、感染坏死期和恢复期,分期论治。缺血期采用活血化瘀解毒法;感染坏死期采用清热泻浊解毒法;恢复期采用扶正补消托毒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研究表明,小肠生理与病理可影响糖尿病进程。中医学认为,小肠具有分清泌浊的功能。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清到浊、由浊致毒、毒损脉络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伏毒内藏”,这里“伏毒”指的是“湿浊、痰毒、瘀毒、热毒”等,而虚尤其脾肾亏虚乃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因此,“扶正解毒”是本病的总体治则,“扶正”以脾肾为本;“解毒”应分清“伏毒”之特性,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清热解毒养阴等治法。从伏毒理论入手或许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而"浊毒"作为众多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探讨"浊毒"与糖尿病足之间密切联系从而为临床上使用解毒化浊法治疗糖尿病足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系统整理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浊毒病症与用药相关文献,以期指导临床相关浊毒疾病辨证施治。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浊毒致病广泛,多集中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慢性胃炎。浊毒证舌脉以舌红或暗红,苔黄腻甚或垢腻,脉滑数或弦滑为主。治疗浊毒用药多样、灵活:通利二便、发汗给浊毒以出路;蠲除痰湿、瘀血以截断浊毒生成,清热解毒化浊以解浊毒胶着之势。研究可为临床浊毒辨证施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形成原因,认为"清浊相干,浊毒内结"是其关键病机,其主要病位在小肠、脾、肾.病理情况下,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调及"脾主运化"功能失常为"清浊相干"的源头;浊邪留滞,进入血脉与脏腑,导致血瘀痰凝毒浊;浊毒积聚于肾之络脉,形成"微型癥瘕".采用升清降浊法(药物可采用黄芪、法半夏、陈皮、土茯苓...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诊治消渴病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的病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的论述,之后,历代医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治疗上分上中下三消。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才逐渐突破传统的阴虚燥热之说,对其病因病机,提出“气虚致消”“脾虚致消”“瘀血致消”“肝郁气滞”“痰浊阻络”“毒邪伤络”等一些较之以往不同的学说,其中有尤以“脾虚致消”在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接纳。本文参阅古代中医典籍,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且胰岛素抵抗可存在于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及未出现糖耐量异常的正常人中。众多医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浊毒(痰浊、血瘀)密切相关,不同的浊毒导致消渴病的病因各异,但与消渴病"气阴两虚"的病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伏邪是指邪气留恋,潜伏于人体,逾时而发的邪气。于糖尿病肾病而言,痰浊、瘀血、水湿内毒是最主要的伏邪,这些伏邪是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根据不同的伏邪辨证,予以化痰消饮、行气活血、化浊祛湿等不同的中医治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是以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集多种代谢紊乱于一身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治疗尚无统一认识,多主张从肝、脾二脏论治。鉴于代谢综合征致病的广泛性、缠绵性、易变性、损形性,有学者提出从"浊毒"论治,并被广为接受,但对于"浊毒"内涵的认知,仍比较抽象,未能落实到具象的靶位。现代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的进步深化了"浊毒"与代谢综合征的实际联系,发现"浊毒"致病与肠道菌群失衡、肠黏膜屏障受损致代谢紊乱之发病机理相吻合,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有望为从"浊毒"论治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诠释。从中医"浊毒"病机入手,以"浊瘀血分—由浊转毒—毒损脉络"为主线,重新梳理肠道菌群失衡致代谢综合征的疾病演变,以期为代谢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是艾滋病并发的具有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以抗病毒与抗精神症状等为主,但大多只能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进展。中医药经过20余年的不懈研究,初步得出了:艾毒伤元,致使肾精亏虚,脑消髓减而发病;或中焦气化失常,痰浊、瘀毒诸邪为患,渐致脑消髓减,而发本病。临床以"补肾培元"和"祛除艾毒"为治疗原则,兼以行气、活血、化痰、祛瘀等治法,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机制,探讨并总结刘华一教授从"痰瘀浊毒"理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刘华一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炎癌转化阶段,既有脾胃气阴的亏虚,又有瘀血、痰饮、浊毒等内蕴.刘华一教授在治疗本病时,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防癌治疗三大法则:一当扶正补虚,二当消瘀化痰,三当解毒消癥,予扶正消瘀化浊毒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5.
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其发生是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水湿停滞,易生湿浊,湿浊蕴结于内,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脾胃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解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老年性痴呆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认为痴呆的基本病机为脑消髓减,神机失用。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肾精亏虚,痰浊瘀血在痴呆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识,以及毒损脑络理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理产物β-淀粉样蛋白具有损伤脑髓的特点,属于内生浊毒范畴,浊毒损伤脑髓也是该病发病的重要机制。肾精亏虚是AD发生的前提,脑髓失养与内生浊毒导致脑消髓减、神机失用是A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内经》中"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理论认识出发,探讨防治2型糖尿病的策略。"五脏皆柔弱"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根本病因病机,由于五脏柔弱,内在之脏先天真阴真阳不足,而使脏腑之阴津阳气输布运行失常,津伤则化燥,气运失司则气机失衡,则代谢失司而发为消渴。久则瘀血、痰饮等诸多病理产物互相为患,形成恶性病理循环,从而导致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等发生和进一步恶化。因此,该文从《内经》"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的思想认识进行发挥,围绕这一理论探究防治2型糖尿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其发生是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水湿停滞,易生湿浊,湿浊蕴结于内,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脾胃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解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中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难治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原因是三泵功能异常导致静脉高压后所形成的炎症级联反应。把西医所谓的静脉高血和慢性炎症与中医的浊毒理论结合,并依据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CEAP分期,详辨其发病、发展过程,把其分为脾肺气虚、湿浊血瘀、浊毒致损3个时期,并且针对虚、瘀、浊、毒这四个主要病理环节,应用健脾补肺、活血化瘀、泻浊解毒法内服中药,同时结合外用拔毒膏,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康良石教授对乙肝肝硬化腹水见解独到,认为乙肝病毒属湿热疫毒,因疫致郁,因郁致病;肝病日久成"虚实夹杂""虚滞相兼"之演变;当累及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道壅塞或(及)隧道不通,则水湿、瘀血、热毒诸邪内阻,清浊相混裹于腹中而成臌胀及诸变症。临床分肝脾气虚、气滞湿阻,肝肾阴虚、瘀浊并阻,肝脾肾虚、热浊停聚三个证型辨证施治,并对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康老还坚持衷中用西原则,倡用抗病毒西药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