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通过研读《妇人大全良方》,探析其治疗月水不通的理法方药特色,希冀发现有益于临床的启示。通过探析发现,陈氏认为月水不通主要是由于气血劳伤,风冷之邪与血搏结所致,在治疗上从虚实论治,虚者补肾填精,实者补血活血。陈自明采诸家所长,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创新,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初步建立妇产科的理论体系。本文就学习陈氏治疗月水不通之特色所获心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卷》一书中调经的学术特点及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该书"调经门卷"中陈氏对月经病病因的认识,总结"调经门卷"中五十三论及五十四张处方记录中对月经病诊治的临床心得,浅析陈氏调经的学术特点及精辟独到的遣方用药经验。[结果]"调经门"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是天癸及冲任二脉因素引起,陈氏调经特色是以养血为主、行气为先;辨证调经,治重"通""补";重视脾胃、运脾为法;用药平和,重视炮制。[结论]陈氏调经特色鲜明,以调和气血、补益二天为法,临床遣方用药以平和为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研究《妇人大全良方》中有关"不孕"的论述和方剂,总结了陈自明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孕症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虚以肾虚为主,实指气滞、血瘀、痰湿等阻滞脉络,常虚实兼夹,导致胞宫失调,胞脉不通而不孕。治疗上以养血为主、标本兼顾为原则,采用中药内服、坐导药外用的内外结合治疗方法,用药重视调气养血、温阳散寒、化痰通络、补益肝肾。文章总结陈氏治疗不孕症的临证经验,对现代临床诊疗不孕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妇人大全良方》论治崩漏的理法方药入手,通过研究治疗崩漏的方剂,总结和归纳陈自明治疗崩漏的用药经验和特点,并证以验案。陈氏认为崩漏以气血亏虚、冲任虚损为内因,风冷乘袭为外因,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损伤冲任而致病;辨证上重视阴阳辨证,甄别寒热虚实,探求病本,灵活运用温阳散寒、滋阴清热、补益冲任、活血化积等治法;治疗上倡导"治血先治气",徇因固本。将陈氏经验运用于临床,常收佳效,其临床经验和用药特点对现代临床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傅山和陈自明治疗崩漏的方剂,总结归纳二者治疗崩漏的用药经验和特点的异同。二者皆认为崩漏在外因是由血海太热、房事不慎、瘀血引起。不同之处为陈氏还将风冷上袭、劳倦归为外因;陈氏认为内因是由气血亏虚、冲任损伤引起;傅山认为内因是由肝气郁结、气阴两虚引起。二者皆重视阴阳辨证,甄别寒热虚实,追根溯源,运用补益气血、滋阴清热、活血化积等治法;治疗及调护倡导气血双补、阴阳平衡、节制房事。  相似文献   

6.
经期延长是指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沥半月方净,而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的病证,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称经期延长为"月水不断",病机是"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约制经血".<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对本病的认识是"妇人月水不断,淋沥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但调养元气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邪则元气反伤矣".  相似文献   

7.
<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为南宋著名医家陈自明所著.原书24卷,8门,260余论,1118方.书中首列"调经"、"众疾"、"求嗣"三门专论妇科,其中"调经"门专门论述月经病,并指出"凡医妇人,先须调经","经脉不调,众疾生焉".在调经门中陈氏认为月经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血亏损、肝脾失调、冲任二脉失养所致,故其治疗以气血为主,同时着重调理肝脾冲任.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备急千金要方》蕴含大量的药证、方证信息,本文以妇人方中月水不通门为对象,运用数据挖掘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概括了月水不通门30首方剂的用药组方特色;月水不通的病机以瘀血内结为核心,夹有寒热痰气等邪,常伴有气血虚损,症候以月经不通伴有腹中积聚、癥瘕、腹痛、带下等为主,用药组方以破血逐瘀随症配伍温经散寒、消癥散结、荡除邪热、逐痰利水、补益气血等为空;制服方法对临床应用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周鸣歧教授治疗妇人不孕,从养血柔肝、调经种子、燮理阴阳、益肾养胞利痰湿,清湿热、行气血,通胞络等四个方面论述。认为肝郁、肾虚、痰阻、血淤是导致不孕之关键。  相似文献   

10.
妇科病以月经病最为常见。历代名医首重在调经,宋代陈自明云“凡医妇人,必先调经”。“妇人诸疾,多有经水不调,经调然后可以孕子,然后可以却疾。”清代傅山指出:“妇人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各代医家尤其重视“种子必须先调经”。  相似文献   

11.
总结《温热经纬》对痢疾辨证论治的特点.从发病时节、病因、病位、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痢疾大多由湿热引起.在辨证中重视四诊及整体情况,辨寒热、气血、虚实,寒者辛温疏利,热者宣通祛热;在血分者重用行血,在气分者偏于导气;实者可疏利清热、导气行血,虚者不可一味攻积清夺.在对不同治法的运用上,淡渗注重寒温并...  相似文献   

12.
王为兰根据30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位在肾督;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肾虚督空是AS病因之本。肾虚督空,邪自内生或外邪内侵,诸邪留滞督脉,不通则痛,肾虚督滞是关键病机。活动期病机为湿热毒邪阻络。肾虚精亏是本,督脉阻滞是标,病性为本虚标实。提出了"治疗AS扶正重于祛邪,扶正重在补肾,补肾重在补阴填精,祛邪重在通督"的学术观点。"益肾通督汤""清热养阴除湿汤"是治疗AS的代表方药。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之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预后均合乎中医外科疮疡病之特点。参考《外科正宗》辨治疮疡思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治则上强调区分溃疡性结肠炎邪盛期和正虚期,分期论治。治疗上效法疮疡,内热盛者攻利之,五脏虚者纯补之,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遣方时注重顾护脾胃,重视气血以固溃疡性结肠炎正虚之本。慎用寒凉药物,温清并用以平调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之病机。调和荣卫,和畅气血,祛瘀生新。佐用风药,以增益全方行气活血、疏风散热、培土胜湿之效。  相似文献   

14.
商宪敏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以正气亏虚,尤其肾虚骨弱为其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气,跌扑外伤及劳损为其诱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则是该病的主要病机.分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血瘀脉阻型、肝肾亏虚型4型进行中药辨证治疗.总结出以补肾壮骨、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化瘀为主的通用基础方,并根据兼夹症的不同在临床中进行药物的加减化裁,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总结魏克民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方法]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论述了魏克民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根本病机是肾虚,治则为活血化瘀、补肾生血、补脾益气、养阴生津。魏老以自拟的"三黄三仙汤"为主方辩证加减,再结合从蚕砂提取物中研制的"生血宁"、"肝血宝"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结论]魏老擅长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用药特色为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疗效显著,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16.
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涉及络分、血分,涵盖三阴经肝脾肾三脏,病邪已不单是疫气,还夹杂了湿、痰、瘀血等,病位由气分深入血络。治疗大法以扶正化恶血为主,以养肝益肾、疏肝健脾化瘀、滋阴益气化恶血为主要治疗方法。方药多化裁于经方,如平调寒热虚实之乌梅丸,开郁疏肝之四逆散,调和肝胃之柴平散,扶正化瘀之鳖甲煎丸,行气化瘀之旋覆花汤,健脾益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调和肝脾之逍遥散等。并自拟养肝益肾、健脾清透的养肝益肾方。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文献,探讨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组方规律。中医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以使用补气药为主,同时有针对性地配伍滋阴药、理气药、活血药、温阳药。组方以补气安神、补气理气、补气养阴、补气活血为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8.
论述脑髓的生理与五官、脏腑的关系。提出脑髓病的病因有风、寒、暑邪、湿、燥、火、热及七情。病机有正虚邪犯,气血失常,阴阳失调,瘀血内阻,痰饮上犯等。脑髓病的治法主要为药物,治法有回阳救逆法,补肾荣脑法,醒脑开窍法,平肝潜阳法,补益气血法,涤痰醒脑法,引血上行法,活血化瘀法,消食导滞法,通腑泻热,清热解毒法,理气解郁法,另有情志疗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梳理历代角膜炎治法方药,研究其发展沿革。结果显示:角膜炎治法方药理论萌芽于西汉时期,奠基于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得以发展丰富,明清时期日臻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治疗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多以清热泻火、清肝退翳为基本疗法,在宋以前尤为突出;金元时期重视调理脾胃、益气升阳;明清时期,新增通腑泄热、凉血活血、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治法。纵观该病的治疗,经历了由"祛邪",到"兼补虚",再到"攻补兼施"的发展历程,对当今角膜炎的辨证治疗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临床研究文献中常用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及复方,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便秘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为检索对象,对相关文献阅读、分析后统计有效方药。结果纳入215篇有效文献,统计单味中药136种。当归、白术、火麻仁、黄芪、枳实、甘草、肉苁蓉、生地黄、枳壳、桃仁等10味中药在单味药中使用频次较高,分别属于补益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调理气血药(理气、活血)、泻下通便(润肠、攻下、清热)、其他(宣肺、化湿健脾、消食、通窍)等3大类。结论功能性便秘主要与患者气血阴阳亏虚、气机郁滞、肠燥等因素相关,治疗上以补气健脾、养血润肠、行气活血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