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骨的X线测量及其性别判别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指骨各指节的长度及宽度进行X线测量,为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判别率较高的性别判别式。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186人(男90人,女96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各掌骨长与中点宽,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指骨左右示指近节宽、中指近节宽及环指近节宽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除小指近节指骨宽外,性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应用Fisher法提出8个性别逐步判别式,判别率在86.0%-91.9%之间。结论:以上判别式对法医学及人类学的性别鉴定简单实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多指并指多掌骨畸形一家系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 女,24岁,因双手先天畸形入院。查体:左手共7指,右手共8指。双手拇指部分共3指,呈完全性并指,中、环、小指完全性并指。右小指尺侧中节处可见一赘生小指。双手除右小指尺侧多指无指甲外其余手指末端均有指甲。掌纹呈通贯手。左手可触及5个掌骨,右手可触及6个掌骨,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均存在(右小指尺侧多指无关节)。X线摄片检查:双手不完全对称性畸形。双手拇指部分均为3条,其中1条发育较大,双侧拇指指骨均有3节,左手拇指有2条完整掌骨,右手拇指有1条完整掌骨。其余4指均有3节指骨,与各自掌骨相连。各关节间隙存在。右手小指中节远端…  相似文献   

3.
例1:男,69岁,右手中指基底尺侧疼痛8个月。X线检查右手中指基底部尺侧骨质缺损。截指手术中见右手中指第一节指骨骨质缺损,骨髓腔内含鱼肉样肿瘤组织。病理检查:镜下瘤细胞构成小巢状或腺泡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和丰富的血窦样毛细血管围绕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侧第二掌骨处出现蚕豆大小的肿块,无明显疼痛、肿胀。未做任何治疗,此后逐渐增大。2013年10月,在定西市人民医院检查X线片示:左手第二掌骨远端可见与骨皮质相连的骨性突起,界清、骨皮质无破坏,与附着骨骨髓腔不相通,其内可见清晰的骨纹理结构,呈离心性生长(图1)。考虑骨软骨瘤或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临床行肿物完整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2 1/2岁,出生后数天即被发现左手中指较其他手指略粗,随着年龄增长而手指迅速增长,远较其他手指粗大,以致影响持物,握拳等手部功能,家长带来就诊,患儿家庭中无类似畸形发生。查体:左手中指明显粗大,其长度为健侧的1.4倍,周经为1.6倍,中指的末节、中间指节显著膨大,末节指腹皮肤菲薄,半透明状,远指节呈反向弯曲,指间关节活动近无,掌指关节活动尚好,其他手指,足趾均未见畸形。X光摄片:左中指指骨明显变长变粗,累及近节指骨,骨小梁相时稀疏,软组织影增大。入院后在氯胺酮麻醉下行末节指骨切除及手指去脂术,术后手指外形明显改善,手功能好转。  相似文献   

6.
双侧中指伸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侧中指伸肌1例吕伯实①在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在一例成年男性标本上见其双侧有中指伸肌,现报导如下。双侧中指伸肌位于前臂后群肌深层,示指伸肌尺侧,起自尺骨中段骨间缘,肌纤维行向远端移行为肌腱止于中指近节指骨背面指背腱膜(附图)。左侧肌总长21.9cm...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藏族人手外科的应用、掌指和指间关节假体的设计以及人类体质学调查提供解剖学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藏族成人大学生68人(男35人,女33人),进行右手后前位X线摄片,分别测量各掌骨、近节和中节指骨轴的长度、轴中点处的左右径及髓腔长度、最窄处左右径及最窄处与相应骨末端的距离等,将所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骨轴长和中点处的左右径:除大拇指末节轴长以外,男性均大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2.各骨髓腔长度:示指中节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指中节女性显著大于男性(P〈0.01),其余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1)。3.各骨髓腔最窄处的左右径:第Ⅱ、Ⅲ掌骨和大拇指末节女性显著大于男性(P〈0.05),中指近节指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5)。4.骨髓腔最窄处与相应骨远端的距离:掌骨和大拇指近节指骨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5),其余骨女性显著大于男性(P〈0.05)。结论本研究对藏族人手矫形外科选择最佳关节假体及内固定物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常掌骨和近节指骨及其髓腔的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诊断、手外科的应用以及掌指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解剖学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 186人 (男 90人 ,女 96人 ) ,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摄片 ,分别测量各掌骨、近节指骨的长度及髓腔长度、最窄处宽度及最窄处与相应掌骨或指骨轴长中点的距离 ,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Ⅱ~Ⅴ掌骨髓腔最狭窄段在骨干中点近侧约 3mm~ 8mm处。掌骨髓腔长度大约为掌骨长的 3/5 ,近节指骨髓腔长度大约为近节指骨长的 4 /5。掌骨髓腔长与掌骨长比值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 ;近节指骨髓腔长与近节指骨长比值中 ,除拇指外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对手矫形外科选择最适合的掌指关节假体和选择骨折内固定物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以掌指骨骨折为诊断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微型钢板组与克氏针组。微型钢板组患者51例,采取微型钢板固定法;克氏针组52例,采取克氏针固定法。按骨折部位(掌骨、近端指骨、中指指骨)分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与TAFS评分。结果①掌骨骨折:微型钢板组患愈合时间、TAFS评分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近节指骨骨折:微信钢板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FS评分中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中节指骨骨折:两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愈合时间中,克氏针组明显优于微型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骨骨折中,微型钢板法能够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愈合时间,增强TAFS评分,近节指骨骨折中,微型钢板在愈合时间上显著高于克氏针组,在中节指骨骨折中,克氏针法疗效优于微型钢板法。  相似文献   

10.
邵合德 《医学信息》2006,19(10):1886-1887
胸部摄片是诊断胸部疾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初诊患者中,根据平片表现可以提出影像诊断者占85%,但传统X线胸片受多种因素制约,不能很好地提供一个清晰显示各部位的影像。随着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的引入临床,揭示出了一副数字化的胸片影像,拓宽了影像的诊断信息。 1材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20人,男性78人,女性42人,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42岁。采用GECAUTION多功能拍片机,柯达CR900处理系统,柯达Gc PACS1.5工作站,柯达8700、8200激光打印机,柯达胶片。摄片技术参数:胸部正位:100-120Kv、2.0mAs。胸部侧位:120Kv以上、5.0mAs,距离:180cm。选片标准:能够满足日常阅片的评价标准,视觉评价标准以诊断学为准。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 8岁。自出生即发现左食指及第2掌骨肿物,且随年龄生长逐渐增大,2 0岁后肿物停止生长,无任何不适,不影响活动。2a前第2掌骨肿物被烫破后逐渐溃烂,形成空洞,分泌物为脓性恶臭液体,并出现疼痛。专科检查:左食指近节尺侧及第2掌骨中段桡侧分别有一红枣大小的圆形肿物,无活动,表面光滑、质硬,后者外侧皮质破溃见一2 .5cm×2 .5cm×3cm的空洞。各关节活动明显障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检查:左手食指近节指骨体部尺侧及第2掌骨体部尺桡侧分别有一2cm×3cm和6cm×6cm大小骨性赘生物,边界清楚,基底部较宽,其骨质与母骨沟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近节指骨滑车损伤实验,探究其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影响,为治疗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解剖6具成人双上肢手标本,选择示指、中指、环指共36只手指进行研究。分别测量0 °屈曲位时近指间关节近节指骨滑车未损伤及桡侧损伤10%、20%、30%、40%、50%的桡偏角度。 结果 未损伤时近节指骨滑车两端长度平均为(10.25±1.12)mm,桡偏角度为(0.14±0.10)°,损伤10%时桡偏角度为(5.06±0.53)°,损伤20%时桡偏角度为(8.47±0.42)°,损伤30%时桡偏角度为(12.28±0.71)°,损伤40%时桡偏角度为(16.33±0.76)°,损伤50%时桡偏角度为(20.03±0.75)°。近节指骨滑车损伤程度越重,近指间关节桡偏角度越大,关节稳定性越差(P<0.0001,Wilcoxon检验)。 结论 近节指骨滑车缺损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损伤达10%时即可发生侧方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郭衍梁 《解剖与临床》1998,3(4):180-180
肱骨髁上突是人类罕见的先天性异常。作者曾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陈××,男,25岁,福建省福清人,工人,以左肘内上方有一肿块伴左手尺侧半发麻3年为诉入院。 3年前患者在洗澡时无意发现左肱骨下内方有一肿块,质硬,触之前臂尺侧至环、小指麻木,累试均有同样发作。曾到当地卫生所给以针炙、VitB_1、B_(12)、理疗等治疗未见好转。当时在某单位拍片发现左肱骨内上髁上方有骨样突起拟肱骨骨软骨瘤,动员手术治疗。因患者害怕手术,未予治疗。入院前二个月自觉症状日趋加重,而来院求诊。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均特殊可记。 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骨科所见:左肱骨内上髁上方约6cm处触及0.5cm大的肿块,质硬,界清,基底固定,压此肿块前臂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线影像学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侧位片,计算腺样体指数A/N值及增殖体前方的气道宽度(以下简称PAS).结果 A/N≤0.60的4例,0.60< A/N≤0.71的15例,A/N≥0.71的3例.PAS≥12mm的3例,6-12mm为16例,小于或等于5mm为3例.CT表现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晰.X线影像学检查能很好的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结论 X线鼻咽侧位片及CT检查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骨软骨瘤18F-NaF PET/CT显像的图像特征,评估SUVmax参数能否诊断骨软骨瘤的恶性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所纳入的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18F-NaF PET/CT检查的骨软骨瘤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形式获得疑似病变的代谢特征。分析骨软骨瘤18F-NaF PET/CT显像的图像特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患者18F-NaF PET/CT SUVmax值诊断骨软骨瘤恶变能力。结果 共纳入13例骨软骨瘤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9~63岁)的影像学资料。18F-NaF PET/CT检测出114个病灶,以中轴骨干骺端病灶最多见(34.21%,39/114)。因需选择同一人相邻或对侧病灶做参照,最终纳入研究的病灶数为42个。PET/CT病灶呈边缘摄取24个(57.14%,24/42);病灶较对侧无明显显像剂摄取差异12个(28.57%;12/42);病灶较对侧呈不均匀显像剂摄取增高6个(14.29%;...  相似文献   

16.
腕骨的X线片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腕骨的发育对青少年骨龄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对某些腕骨的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就我们所见,目前对腕骨的测量,仅对舟骨、月骨及三角骨的测量以及对国人腕骨的高度进行过X线测量,《国人体质调查》还缺少这方面数据.为积累国人资料,填补这些缺项,特进行本研究.1 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青岛医学院16~23岁健康的大学生143人(男75人、女68人),拍摄手部X线后前位片,即双手掌平放于片盒,五指略分开,中指与前臂长轴一致,焦点中心对准双手拇指掌指关节之间,进行X片拍摄.条件为:靶距90cm,电压75kV,电流100mA,曝光时间0.2秒.在X线片上用游标卡尺(精度0.1mm)直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3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检查资料,患者常规摄颈椎正侧位,部分患者需进行双侧斜侧位检查,观察X线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83例颈椎病患者中,骨质增生62例(74.7%),生理曲度改变52例(62.7%),椎间隙椎体改变36例(43.4%),颈椎失稳29例(34.9%),椎间孔变形24例(28.9%),韧带钙化31例(37.3%)。结论颈椎病的X线片在颈椎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孙凤霞  岳军艳 《医学信息》2009,22(6):533-535
目的探讨骨旁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认识,减少误诊。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骨旁脂肪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结果5例骨旁脂肪瘤,位于右股骨干2例、左尺骨中段1例,左髋臼1例、颈椎椎板1例。X线平片表现为与骨质相贴并凸向邻近软组织内的半圆形透亮影,边缘较清楚,并可见自骨干皮质伸向肿块内的树枝状骨性突起;左侧髂骨及颈椎椎板旁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和骨质硬化影相混杂的病灶。CT表现为骨旁半圆形或不规则脂肪密度肿块凸向邻近软组织内,边界清有包膜,CT值为-40~-136HU,邻近骨皮质增生肥厚或缺损,并可见伸向骨旁脂肪性肿块内的丘状、刺样或树枝状骨性突起。结论骨旁不规则形的脂肪性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皮质伸向骨旁脂肪性肿块内的丘状、刺样或树枝状骨性突起为其特异性影像学特征,CT和MRI能对其术前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动态下X线片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 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指骨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加深认识.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1例手指骨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并结合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期13例,慢性期8例;主要X线征象有骨膜反应与骨质破坏(21/21),骨质硬化(19/21),骨质疏松(17/21),死骨形成(8/21),骨膜下脓肿(8/21).结论 手指骨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