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认知功能的差异,探讨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神经认知功能缺陷的程度与特点。方法选取住院的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患者组,健康人群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成套神经认知功能测验全面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结果(1)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以及PANSS总分无性别差异(P>0.05)。(2)在11项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中,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患者组学习和记忆、精细动作、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执行功能的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1)。(3)男患者的颜色连线2测验( P<0.05)、Stroop色词测验(单词总数 P<0.05,颜色总数 P<0.05,色/词总数 P<0.01)、WMS-Ⅲ空间广度总分(P<0.01)的成绩显著低于女患者。结论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全面损害,且男性患者执行功能与视觉空间记忆的缺陷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王玲  汤静 《四川精神卫生》2010,23(4):235-236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氯氮平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8周末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本(WMS-RC)、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和数字划销测验(CT)评定,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各项检查项目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与健康同胞及正常对照认知功能的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在认知功能领域的内表型.方法 采用目前常用的范畴流畅测验(CFT)、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连线测验(TMT)、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3版(WMS-Ⅲ)空间广度测验(WMS-ⅢSST)、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64(WCST-64)对92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56例健康同胞(同胞组)和6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患者组所有神经心理测验成绩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同胞组的CFT、DSCT、TMT、HVLT-R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BVMT-R即刻记忆、PASAT、WCST-64持续错误数、持续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的测验成绩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组与同胞组的CFT、WCST-64中的持续错误数、持续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测验成绩分别为(18.40±12.12)分比( 18.86±5.19)分、(16.48±8.19)分比(14.80±5.86)分、(18.76±10.91)分比(16.86 ±7.73)分、(1.33±2.81)分比(1.63±1.3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比较,患者组差于同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存在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言语记忆、空间记忆、注意警觉和执行功能广泛性的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存在处理速度、言语记忆、视觉记忆、注意警觉、执行功能的认知缺陷;语义流畅性功能和执行功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潜在内表型.  相似文献   

4.
3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n=18)、利培酮组(n=24)和氯丙嗪组(n=14),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A和B)、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中的数字符号和数字广度(顺、逆)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治疗6周后,3组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氯丙嗪组只有2项(WCST中持续反应数和数字广度测验)较治疗前显著好转。连线测验B阿立哌唑组显著优于利培酮组,其余各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除WCST中持续反应数、完成分类数和数字广度测验外,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氯丙嗪组;利培酮组除WCST中持续反应数外,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均显著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人群和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Drug-naive Schizophrenia,FES)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特征.方法 应用中文版精神病高危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收集精神病高危综合征人群46例,采用Matrics成套认知功能测试(MCCB)中文版评估认知功能,并与20例FES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除情绪管理分测验外,MCCB的其他8项分测验结果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包括连线(F=5.76,P=0.00)、符号编码(F=19.82,P=0.00)、词语学习(F=10.20,P=0.00)、空间广度(F=5.30,P=0.01)、迷宫(Hc=16.97,P=0.00)、空间记忆(Hc=19.07,P=0.00)、语义流畅(F=9.99,P=0.00)以及持续操作(Hc=15.46,P=0.00).两两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成绩均显著差于健康对照组;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人群与FES患者相比,词语学习测验分较高(LSD-t=2.60,P=0.01).结论 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的神经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其特征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相似.词语学习测验,对于区分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和已经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的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损害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30例符合ICD 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入组 ,用利培酮治疗 (3 87± 0 95 )mg d 8周后分别用Wechsler记忆量表(WMS)测定患者的记忆功能 ,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 经配对t检验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商数 (MQ)及其大部分分测验 (10 0至 1例背数字、视觉再认测验、联想学习测验、触觉测验、理解记忆测验及数字广度测验 )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治疗前后MQ的差值与PANSS总分差值及阳性总分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 (r分别为 0 5 0 1及 0 6 0 6 )。结论  (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存在记忆损害。 (2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具有治疗作用 ,记忆功能的改善与精神症状 (阳性症状 )的好转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计算机迷宫测验和WCST评估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2例)和氯氮平组(31例),进行双盲给药治疗6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计算机迷宫测验和WCS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双盲给药的第2周末迷宫测验与WCST成绩呈显著性相关,第6周末仅复杂迷宫测验成绩与WCST中的完成分类数和持续性错误呈非常显著性相关。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患者的认知测验成绩均明显改善。阴性症状与认知测验成绩显著相关,而阳性症状的改善与部分认知测验成绩的改善显著相关。结论计算机迷宫测验是一种较好的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利培酮和氯氮平均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的影响。方法 83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3例)和利培酮组(40例),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副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浓度。结果治疗8周后,1两组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阿立哌唑组在MCCB中符号编码、语义流畅性、言语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迷宫、视觉记忆及总分上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5);3阿立哌唑组血清BDNF浓度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在改善认知功能、升高血清BDNF浓度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患者组),给与单一抗抑郁药治疗8周。于治疗基线和治疗末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国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连线A、B测验,并与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1)治疗后患者组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2)患者组WMS-RC中的数字广度(倒背)改变与睡眠障碍分改变呈负相关(r=-0.244,P=0.014);连线测验B的测验时间与认识障碍分呈负相关(r=-0.230,P=0.021),提笔数与绝望感分呈正相关(r=0.312,P=0.002);WCST中的分类数与认识障碍分(r=-0.197,P=0.049)、焦虑/躯体化分呈负相关(r=-0.225,P=0.024)。(3)痊愈组和症状残留组的WCST及WMS-RC检测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改善,与临床症状的缓解存在相关性,但仍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这提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质性与状态性均存在。  相似文献   

10.
奎的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奎的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奎的平与利培酮治疗6周,于入组前及治疗结束时测查数字划销测验(CT),修订韦氏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析两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后WMS-RC测验的记忆商数均显著提高;奎的平组CT、WCST测验仅有部分项目成绩改善,利培酮组CT、WCST测验所有项目均改善显著。结论 两药对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均有显著疗效,利培酮对注意、执行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方法 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单药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测量如下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AIST)、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OGTT后2h血糖(2hPG),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BMI、WAIS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BMI、WAIST、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HD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BMI、WAIST、TG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利培酮,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疗效,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4、8周末,两组PANSS量表总分及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组有效率93.8%,显效率71.9%;对照组有效率为90.6%,显效率68.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氨磺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两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首发与复发)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奥氮平、利培酮治疗12周,在基线和12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智能测验的数字广度和数字符号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MMSE依次评价疗效、安全性、认知功能.结果 12周末时两组的PANS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较基线时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周末与基线时比较奥氮平在数字广度顺背数、数字符号、TMT-A连线时间、TMT-A正确数、TMT-B连线时间、MM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在数字广度、数字符号、TMT-A连线时间、TMT-B连线时间、MMSE上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12周末时,两组之间相比较,显示利培酮在数字广度顺背数、TMT-B连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比较,利培酮组肌强直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改善认知功能疗效相当,利培酮可能在改善注意方面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和γ—干扰素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对9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用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8、INF-γ水平,在治疗前后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并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和INF-γ含量.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血清IL-8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之间无差异;血清IL-8与病程、PANSS总分均呈正相关(r=0.627,0.592,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NF-γ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生中IL-8产生增加并反映早期病情严重程度,患者INF-γ产生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元化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接受多元化治疗)和对照组40例(仅接受药物治疗),共干预12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测定以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WAIS—RC的语言智商量表、操作智商量表、总智商量表、WMS总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治疗可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利培酮及传统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8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8例)、利培酮组(52例)和氯丙嗪组(48例),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韦氏成人记忆测检(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12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1),但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利培酮、氯丙嗪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主要表现为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阿立哌唑、利培酮组WMS和WCST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氯丙嗪组治疗前后则无差异。结论阿立哌唑、利培酮及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阿立哌唑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阿立哌唑、利培酮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氯丙嗪则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2例)和利培酮组(38例)。治疗观察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分别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1)治疗第5周末,奥氮平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差值、血糖差值及甘油三脂差值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男女间各项指标差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奥氮平组患者体质量的增加与血糖、甘油三脂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奥氮平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明显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赛来昔布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到利培酮+赛来昔布组(研究组,46例)或利培酮+空白剂组(对照组,44例),观察治疗时间均为12周.认知功能评定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结果 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分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RBANS测验总分及部分分量表评分均较基线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CST部分因子分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男性患者的延时记忆量表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υ=1.0,38;P=0.03),且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认知功能的提高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利培酮具有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赛来昔布对男性患者的延时记忆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利培酮基础上联合rTMS真刺激,对照组在利培酮基础上联合rTMS假刺激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及4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生命体征、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在治疗1周、2周及4周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的有效率在治疗2周时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有效率在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研究组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在治疗2周时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4周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联合利培酮使用可以提高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尤其有助于改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吡格列酮治疗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 40例合并MS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吡格列酮15 mg/d(吡格列酮组)及安慰剂(安慰剂组)双盲治疗12周,在基线、12周末进行血压、体重、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评定,以及PANSS、TESS、RBANS量表评定.结果 吡咯列酮组与安慰剂组基线时高密度脂蛋白(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末仅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末,吡格列酮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HDL均优于基线时,安慰剂组HDL优于基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SS、TESS量表的评分在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末,吡格列酮组视觉空间结构因子分较安慰剂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延迟回忆因子分较组内基线高,安慰剂组即刻记忆、延迟回忆因子分较组内基线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可以改善其代谢状态,而且可以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