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为NAFLD组94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瘦素、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PCⅣ)、层黏蛋白(LN)的浓度.结果 NAFLD组的瘦素PCⅢ、HA、PCⅣ、L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负相关(P<0.05),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制作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6周组、12周组、18周组。测量动物的体重、肝重,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瘦素和脂联素含量。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6周末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周末符合脂肪性肝炎表现,18周末呈现肝硬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瘦素含量从6周末开始显著升高,12周末达最高,18周末又回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HAI)变化趋势与之相同,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模型组血清脂联素6周末开始呈显著梯度下降趋势(P<0.05),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瘦素升高可能加速单纯性脂肪肝向脂脂性肝炎的转化,而血清脂联素稳定可能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陈海英 《河北医学》2013,19(4):510-513
目的:探讨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以了解NAFLD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病例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另择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比较各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抵抗素指标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脂肪肝亚组的脂联素水平与脂肪性肝炎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脂联素、瘦素、内脂素分别与抵抗素、HOMA-IR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脂积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瘦素(LEP)和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易善复组12只和调脂积组11只。每天上午,模型组、易善复组、调脂积组大鼠按1ml/100g体质量给予脂肪乳剂灌胃,正常组大鼠灌服等量蒸馏水。每天下午,按1ml/100g体质量给调脂积组大鼠灌服调脂积溶液,按1ml/100g体质量给易善复组大鼠灌服易善复溶液,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8周。观察各组大鼠肝指数、脂肪变性评分、炎症活动评分,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LEP)和脂联素(AP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升高(P0.01),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LEP升高,APN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调脂积组大鼠肝指数下降(P0.05),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LEP明显降低,APN升高(P0.01,P0.05);调脂积组各项指标与易善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积冲剂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细胞脂肪变性,缓解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清瘦素,升高脂联素水平,可能是其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饮食的不科学性以及缺乏锻炼,脂肪肝已越来越危及民众健康,在我国主要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为主,传统的血脂检测已不能满足脂肪肝的检出特异性,经观察,瘦素、脂联素在NAFL的诊断和鉴别以及治疗前后疗效评价均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1—2013年60例脂肪肝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肝脏脂联素受体(adipoR)mRNA表达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喂养高脂饲料建立NAFL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2、4、8、12周处死,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及其他生化指标,测肝指数,RT-PCR法检测肝脏adipoR mRNA表达,肝组织切片苏丹Ⅲ脂肪染色、H-E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纤维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第2、4、8、12周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步下降,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指数(r=-0.383,P=0.015)、肝脏炎症评分(r=-0.475,P=0.002)、纤维化评分(r=-0.459,P=0.003)均显著负相关。模型组肝脏adipoR1 mRNA表达逐步上升,adipoR2表达逐步下降,分别于4周、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肝脏adipoR2 表达与肝指数(r=-0.431,P=0.006)、纤维化评分(r=-0.353,P=0.025)均显著负相关。结论:NAFLD大鼠肝脏adipoR mRNA表达异常、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后者与肝脏脂肪性炎症、纤维化程度相关,提示血清脂联素降低,肝脏adipoR表达异常,尤其是adipoR2 mRNA降低与NAFL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敏  冯丽英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77-2279
脂联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表明脂联素具有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密切相关。本文就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及瘦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与对照组,空腹脂联素水平测定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瘦素水平测定采用放免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与瘦素水平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肥胖或超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A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B组),正常对照者30例(C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清脂联素(APN)等水平变化,并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的ALT、TG、TC、WHR、BMI、HOMA-IR水平升高,APN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LT、TG、TC、WHR、BMI、HOMA-IR水平均较B组明显升高(P0.05);A组的APN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与WHR、BMI、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相关,低脂联素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脂联素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及非NAFLD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脂联素在两组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AFLD组患者BMI、ALT、GGT、T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血清AST、FB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患者肝活检标本中脂联素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饲料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100和200 mg/kg。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肝指数、抗氧化功能、血清及肝脏中脂质含量等指标。结果:小檗碱能改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血清及肝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下调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提高肝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结论:小檗碱对高脂饲料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血脂、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4粒,每日3次,共12周。对照组给予甘利欣3粒,每日3次,共12周。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转氨酶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P<0.05),而对照组对血脂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可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虎清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服双虎清肝颗粒,3个月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肝功能指标和血脂代谢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显著改善,ALT、AST、TBiL和GGT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脂显著改善,TG、TC、LDL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对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皮下、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水平与血浆瘦素、三酰甘油、体重指数、腰臀比(WHR)的相关性。方法:用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NAFLD患者脂肪组织瘦素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结果:NAFLD各组皮下及网膜脂肪组织瘦素基因表达和血浆瘦素浓度较对照各组显著升高(P〈0.05),瘦素基因表达和血浆瘦素浓度(r=0.69,P〈0.05)与三酰甘油(r=0.32,P〈0.05)、体重指数(r=0.57,P〈0.05)、腰臀比(r=0.50,P〈0.05)相关。结论:肥胖和非肥胖的NAFLD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及脂肪组织瘦素mRNA高表达,提示NAFLD患者存在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增长迅速,近年来新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影像学等无创性诊断方法不断提出,为NAFLD的临床提供了很大帮助,但仍然不能取代肝活检在其诊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NAFLD的治疗也有很大进展,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包括胰岛素增敏剂、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其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0个中英文数据库(时间均自建库至2013年12月),纳入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对其方法学质量及终点指标行定性与定量合成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合计802例NAFLD受试者,其方法学质量均属于高偏倚风险。所有RCT试验组采用柴疏肝散加减或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均未报告主要终点,而仅报告次要终点,只有2个RCT报告不良反应结局。对次要终点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有效且安全,但由于所纳入RCT方法学质量均较低,需要开展更为严格的RCT以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临床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60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清瘦素水平,并与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判定瘦素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NAFLD组受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4±2.0)g/L与(5.2±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ALT(r=0.76,P<0.05)、GGT(r=0.57,P<0.05)、HOMA-IR(r=0.88,P<0.05)、TG(r=0.77,P<0.05)、FBG(r=0.83,P<0.05)、腰臀比(r=0.88,P<0.05)、BMI(r=0.79,P<0.05)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64,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腰臀比(β=8.175,P<0.01)、HOMA-IR(β=0.974,P<0.01)、FBG(β=0.564,P<0.05)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甘草有效组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0个中英文数据库(时间均自建库~2013年12月),纳入甘草有效组分治疗NAFLD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其方法学质量及终点指标行合成分析。结果共纳入28个RCT合计2260例NAFLD患者,其方法学质量均属于高偏倚风险。所有RCT试验组采用甘草有效组分制剂或结合西药或中成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或中成药治疗,均未报告主要终点,仅报告次要终点,有16个RCT报告不良反应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改善效果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甘草有效组分治疗NAFLD有效且安全,但由于所纳入的RCT方法学质量均较低,需要开展更为严格的RCT以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临床应用甘草有效组分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19.
介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阐明研究型门诊的构建理念、内容及其健康管理与信息化功能,从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系统及远程监护等方面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