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β射线放射损伤后胶原代谢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的β射线损伤模型,同时对NIH3T3细胞进行β射线外照射,观察胶原总量及Ⅰ、Ⅲ型胶原含量的改变;观察胶原降解酶MMPs-1活性变化;同时测定损伤后细胞因子TGF-β1、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β射线损伤后胶原总量变化不大,而Ⅰ型胶原含量下降,Ⅲ型胶原含量上升;NMPs-1活性上升;TGF-β1、IL-6表达量增加。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β射线放射损伤后MDA和SOD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β射线损伤模型,同时对NIH3T3细胞进行β射线外照射,观察MDA、SOD含量的改变。结果 β射线损伤后,MDA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升;SOD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下降。结论 β射线损伤后能产生自由基,但其作用效应主要在全身,自由基在受照局部皮肤组织中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射线放射损伤后MDA和SOD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β射线损伤模型。同时对NIH3T3细胞进行β射线外照射。观察MDA、SOD含量的改变。结果 β射线损伤后,MDA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升;SOD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下降。结论 β射线损伤后能产生自由基,但其作用效应主要在全身,自由基在受照局部皮肤组织中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4.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后大鼠局部组织自由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β-射线损伤后大鼠皮肤组织中自由基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SD大鼠用45Gy β-射线进行皮肤单次照射,分析大鼠皮肤放射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在照射后两个月内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皮肤受照射后14d,皮肤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和皮肤溃疡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种变化持续在整个观察期.结论 证实自由基在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至少持续两个月. 相似文献
5.
动脉内膜损伤后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及与内膜增殖的关系。方法:在已建立的兔腹主动脉内膜损伤后狭窄模型上,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内膜损伤后2周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显著增多,并逐渐增加至术后4个月。正常血管Ⅲ胶原mRHA的表达极低,损伤后1周迅速增加,至4周达到峰值。结论:Ⅰ、Ⅲ型胶原的交替分泌导致内膜损伤后狭窄的形成。TGF-β1对胶原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子射线(模拟β射线)局部辐照大鼠致放射损伤后胶原表达及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变化的情况。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局部照射制作SD大鼠的辐射损伤模型,观察Ⅰ/Ⅲ型胶原表达及MMP1、MMP2、MMP9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β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可以引起胶原含量和分型的改变,MMP-1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MP2与MMP9的表达随辐射剂量的增加,由强变弱再上升变强。结论β射线照射皮肤损伤引起的创面难愈合可能与胶原含量和结构的改变相关,其又与胶原的降解酶MMP1活性增强有关;MMP2与MMP9参加基底膜的溶解、血管形成和坏死组织的清除,有助于创面的重建,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代谢变化和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患者遭受脑外伤后几年都伴有意识障碍、新陈代谢亢进、高血糖症、免疫功能改变等全身性的代谢反应[1,2].颅脑损伤后急性期选择何种营养途径与方法仍是当前临床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加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对颅脑疾病患者可提高其免疫功能,防止肠源性感染,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和致残率、病死率都有重要作用,且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钙素(BG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76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糖、脂代谢指标及BGP、β-CTX水平差异,分析T2DM患者BGP、β-CTX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G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2DM患者BGP水平与FBG、Hb Alc呈负相关(r=-0. 524、-0. 362,P均<0. 05),与TG和TC无关(r=-0. 125、-0. 056,P均> 0. 05),β-CTX水平与以上指标均无相关性(r=0. 094、0. 164、-0. 031、0. 042,P均>0. 05);高水平和低水平BGP(以7 ng/L界限)的T2DM患者间FBG、Hb A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Hb Alc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GP是影响Hb Alc的独立相关因素(P <0. 05),β-CTX与Hb Alc无关(P> 0. 05);以FBG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GP和β-CTX均不是影响Hb Alc的独立相关因素(P>0. 05)。结论 T2DM患者BGP水平与Hb Alc呈负相关,且是影响Hb Al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酪氨酸激酶免疫球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同源受体-2(Tie-2)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将54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24),直线加速器产生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 mm×40 mm,建立急性射线皮肤损伤模型;烧伤组(=24),将直径30mm铜柱于100℃沸水中放置15 min,取出后在无外界压力下置于大鼠臀部皮肤8 s,建立深Ⅱ°热力烧伤模型;对照组(=6),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ie-2mRNA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照射后第2天皮肤出现充血性红斑,2周后脱毛,4周后出现溃疡创面,5周后创面仍未愈合。B组大鼠烧伤后创面即刻出现水泡,3d后肉芽增生,3~4周后创面瘢痕愈合。大鼠正常皮肤内Tie-2mRNA为可疑阳性;A组大鼠创面Tie-2mRNA表达伤后1周略有升高,并持续低表达;B组Tie-2 mRNA明显上调,2周达峰,3周时仍高于A组(均<0.05)。结论急性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Tie-2的持续低表达,不能形成峰值,可能是急性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X线检查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同时也对人体造成了很多损伤。我们应正确利用放射检查,注意防护,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为探讨耳蜗及前庭放射损伤的始发部位和可能机理。方法:给予16只豚鼠耳区一次50Gy的^60Coγ-射线照射,采用耳蜗动作电位(AP)、眼震电流描记术和电镜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辐射后豚鼠AP反应阈上升呈渐进性,前庭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后豚鼠眼震次数和持续时间呈进行性减少或缩短;电镜检查发现耳蜗和前庭毛细胞纤毛倒伏或缺失,其线粒体和内质网明显受损;神经末稍明显受损;细胞损伤程度;耳蜗外毛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方法 雌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为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烫伤组(n=24)为深Ⅱ度热力烫伤动物模型,对照组(n=6)为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局部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的变化.结果 (1)TUNEL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创面出现后0、1、2、3周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照射组创面出现后0、1、2、3周Bax、P53的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烫伤组Bcl-2的IA值明显高于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细胞凋亡出现较早、频度较高、消失推迟,可能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组织扩张术皮肤胶原的代谢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常规扩张(ITE)和持续快速扩张(CTE)对皮肤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用白色小家猪制作组织扩张术动物模型,用Gordeladze法测定血清和扩张组织的羟脯氨酸(HP)含量,藻酸盐印模材膜片法测量标记区面积;光镜测量真皮厚度。结果:ITE组血清HP含量升高,0.8倍,CTE组升高1.2倍,ITE和CTE组皮肤含量与正常皮肤相同,组织中HP总量均明显升高,持续扩张皮瓣组(CTEF)术后4wk皮 相似文献
18.
颈部严重放射损伤手术治疗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严重放射损伤病人常出现大出血、呼吸困难及吞咽受阻、颈部活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手术治疗、护理较为困难 ,若护理不当可导致手术失败 ,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 1992年以来共手术治疗此类病人 2 2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 2 2例 ,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2 9~ 6 4岁 ,平均 4 6岁。其中乳癌病人 8例 ,鼻咽癌病人 14例 ,均为颈部、锁骨上转移 ,采用60 钴 γ射线、加速器高能X线或电子线放疗后造成损伤的病人。局部累积照射剂量为 70~ 90Gy ,照射时间 7~ 9周。临床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组织腺苷A1受体的分布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腺苷A1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腹侧压迫法造成T13脊髓中度损伤,分别于伤后10 min和1、4、24 h取伤段脊髓,对照组取同一水平脊髓组织,取下的脊髓组织立即冰冻切片,行放射自显影,放射性配基采用特异性A1受体激动剂环己基腺苷[3H]cyclohexyladenosine (3H CHA).结果:脊髓组织A1受体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其他脊髓灰质分布较少;脊髓损伤后10 min和1、4 h时可见伤段脊髓A1受体密度明显下降,24 h后显著增加.而未损伤区脊髓A1受体密度却急骤增加,至4 h达最高峰,24 h仍高于伤前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A1受体的变化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可为腺苷早期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大鼠烧伤切痂大张知体皮移植后的胶原代谢,应用ELISA法测定移植物I,Ⅲ型胶原含量和胶原酶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