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中,84例行开窗式手术,14例行半椎板切除,4例行全椎板切除,摘除突出变性椎间盘,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尽量保留椎间小关节的完整性。结果102例经过7个月至3年,平均11.4个月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96例,良4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除了摘除突出变性椎间盘解除硬脊膜囊压迫,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彻底松解神经根和尽量保留椎间小关节的完整性,亦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57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分别采取半椎板切除减压或开窗减压术。结果随访8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疗效优43例,良13例,优良率98.2%。结论根据个体情况对侧隐窝和神经根管的充分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赵敦炎 《江苏医药》1991,17(3):125-126,T001,4
55例经CT扫描和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严重而颃固,病程较长。确诊需靠CT 扫描。治疗以手术为主,术时采用单侧椎板部分切除行突出髓核摘除,同时切除肥厚黄韧带、增生肥大的椎小关节内侧份以及椎体后缘骨赘等,充分扩大侧隐窝、使受压神经根完全减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椎板侧隐窝扩大开窗减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0-1999年共手术治疗54例腰椎管及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病例。应用一侧或双侧椎板扩大开窗及椎板下潜行减压、黄韧带切除,神经根管侧隐窝减压并保留棘突、棘上及棘间韧带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患平均随访46.8个月,优34例,良12例,可26例,差1例。另有一位老年患术后第5天突发心梗死亡。结论:该手术在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及减少了术后疤瘢而致的医源性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及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5年8月-1999年3月采用椎板单侧或双侧开窝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8年,优良率93.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一经确诊及时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损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腰椎间盘髓核除和侧隐窝扩大手术。根据不同的病理特点。分别采用开窗式、半推板、全椎板切除等方法。结果 术后经1年至5年个8月的随访,优55例,良26例,进步4例,差2例,优良率93.1%。结论 在诊断本病时影偈学检查必须与临床检查相结合,手术除椎间盘后需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在彻底减压的同时注意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麻下以骨凿法为主行单侧半椎板切除、侧隐窝开放、神经根探查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40例腰椎管狭窄椎板肥厚、侧隐窝狭窄患者局麻下使用骨凿技术进行经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探查减压、与传统的单纯使用椎板咬骨钳行椎板切除、侧隐窝开放减压技术治疗进行减压效果对比。结果更加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下腰痛、根性疼痛、麻木症状,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疗效满意。结论局麻下骨凿法进行腰椎管狭窄症经后路减压技术十分安全可靠、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侧隐窝狭窄的彻底开放十分有利、更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方法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侧隐窝狭窄,其中椎间孔内型3例,椎间孔外型5例。采用单侧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TILF)术治疗。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采用单侧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采取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对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ISS)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合并症的处理.方法 对32例腰椎管狭窄合并不稳定性腰椎退变性滑脱选择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椎间孔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术,术后随访,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6年.采用参照Amundsen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  相似文献   

11.
报告了椎管扩大成形和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50例。椎管矢状径从平均10.62mm 扩大到17.2mm。在同一手术中摘除了40例突出的椎间盘,扩大了34例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手术保持了稳定的脊柱,经过5个月~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全椎板切除术后可出现腰椎不稳和椎体滑脱〔1〕。为了防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单侧侧隐窝狭窄病人术后出现这种并发症,我们从1990~1996年采用广泛半椎板切除扩大侧隐窝,从外向中央分步切除突出椎间盘,尽量保持脊柱后连接和稳定,治疗患者42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3.
顾永强  严勋 《江苏医药》1993,19(12):642-644
报告了椎管扩大成形和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50例。椎管矢状径从平均10.62mm扩大到17.2mm。在同一手术中除了40例突出的椎间盘,扩大了34例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手术保持了稳定的脊柱,经过5个月2~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是椎管狭窄症的一型。因骨性或纤维所致侧隐窝狭窄症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 ,下肢麻木、无力 ,间歇性跛行及会阴部感觉 ,大小便功能障碍 ,我院骨科自 1989~ 2 0 0 1年共收治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 6 8例 ,均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8例患者中 ,男 4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2 7岁 ,最大 70例 ,平均 42 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5年 ,单纯单侧侧隐窝狭窄 2 3例 ,双侧 11例 ,合并L4~ 5椎间盘脱出 17例 ,合并L5、S1椎间盘脱出 4例 ,8例合并中央型椎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50例的分析,明确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为临床有限手术提供依据。方法:50例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8岁。平均病程4.3年。全部病例有间歇性跛行,单侧14例,双侧36例。其中仅有3例有会阴部症状。43例CT扫描提示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50例均手术治疗。全椎板切除17例,半推板切除14例,双侧椎板开窗19例。结果:50例平均随访2.4年(1-6年)。优29例,良16例,进步4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诊断腰椎管狭窄症,应该明确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引起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绝大多数是侧隐窝狭窄,以双侧椎板开窗术式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其中单开窗法14例,双开窗法7例,半椎板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6例。结果31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优良率90.5%。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伴有低位突出,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 ,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37例 ,其中单开窗法 14例 ,双开窗法 7例 ,半椎板切除 10例 ,全椎板切除 6例。结果 31例患者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5个月 ,优良率 90 .5 %。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 ,多伴有低位突出 ,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 ,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本研究就1994年3月至2004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23~62岁,平均41.6岁,其中35~55岁14例,占67%。21例中农民6例,干部7例,工人8例。病程6个月~27年,平均5.5年。髓核突出部位:本组21例手术证实27个椎间盘,L4~5椎间盘16个,占59%;L5~S1椎间盘11个,占41%,其中L4~S1髓核同时突出6例。合并椎管狭窄症6例,合并椎管内肿瘤2例。腰腿痛同时发病12例,先腰痛后腿痛7例,先腿痛后腰痛2例;有典型的腰骶背部疼痛且向下肢放散痛17例,不典型4例。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均在术前行腰椎X线摄片,其中腰椎侧弯或变直者7例,腰椎骶化3例,骶椎腰化1例,脊椎轻度滑脱4例。21例均行腰椎CT检查,L4/5突出或膨出14例,L5/S1突出或膨出4例,L3/4突出或膨出5例,L2/3膨出2例。由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2例作椎管造影,发现合并占位性病变,5例作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1.2治疗方法: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背正中切口,常规暴露患侧L4、5~L5S1。巾钳定位后切除肥厚黄韧带,行椎板间开窗,咬除上位椎板下缘和下位椎板上缘。外侧至关节突内侧将窗扩大,显露硬膜囊和神经根,用神经剥离子将硬膜囊牵向内侧,切除突出的髓核及椎体后缘突起的骨赘。大多数的单侧或无明显粘连的中央型椎间盘即可摘除,若伴有侧隐窝狭窄,粘连严重的中央型或合并椎管内肿瘤,必要时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直至神经根完全减压。如果小关节突无明显破坏可早期下床活动。2结果术后腰腿痛迅速消失、感觉部分恢复者7例,平均住院天数17.9d。出院记录,直腿抬高试验及拉塞克试验,增加30°~500°者16例。本组随访6个月~10年,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标准[1],本组手术优良率为92.5%。3讨论3.1手术指征:①病史超过半年经严格非手术疗法无效,或有效但仍常复发且症状较重者。②首次发病,症状严重尤以下肢症状为著,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和入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或跪位。③中年病人痛史较长,较大地影响工作和生活。④马尾神经综合征或单根神经麻痹病人。⑤病史、体征不典型,经椎管造影或其他检查证实巨大椎间盘突出。⑥腰椎间盘突出并其他原因所致的椎管狭窄或椎管肿瘤[2]。3.2术式选择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临床上对椎板切除范围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黄培青等[3]认为彻底解除构成神经根压迫的病理组织,做到无遗漏或无残留为准。椎板开窗,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的选择,术中须慎重考虑指征。本组21例其中行椎板开窗手术13例,半椎板切除手术6例,全椎板切除手术2例。本组13例行开窗切除均为病程短、神经检查定位准确又无其他合并症者,对有神经根粘连或合并椎管狭窄症则切勿采用。对全椎板切除更应慎重起见,只是在椎间盘突出为中央型,突出物巨大而与硬膜囊或神经根粘连紧,或合并其他原因才应考虑。避免术后马尾神经完全失去骨性覆盖,形成半环形瘢痕组织压迫神经。探查椎间盘要充分,一般在探查椎管时,要包括上、下椎间盘,以防遗漏,髓核摘除要彻底,以防术后再复发。对合并椎管狭窄症者,减压要充分,常规检查侧隐窝,必要时切除关节突。对切口放置引流条问题,可主张将橡皮引流条放置在硬膜外,术后24h后拔除[4]。本组病例无一例放置引流,术后切口一期愈合,近期观察亦无因未放置引流而引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分别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 1)症程在在 2月内的腰椎间盘膨出型 ,腰椎间盘膨出型 ,腰椎间盘突出不伴有侧隐窝狭窄或狭窄不重的 62例患进行保守治疗 ,有效率达 87.1%。 ( 2 )病程在 2月以上反复发作 ,经 CT及造检查确认为脱出型及游离型或突出型伴侧隐窝狭窄及椎管狭窄者采用早期手术 ,有效率达 88.5 %。结论  ( 1)在发病 2月内的病例首先进行保守治疗 ,最好先不行 CT检查 ,以免失去最佳治疗方案 :( 2 )病程在 2月以上需手术治疗者手术方式以开窗减压或对称性开窗减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效果最佳 ,椎体稳定性好。但半椎板及全体椎板切除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探讨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3月期间共手术治疗10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18~40岁,平均27岁。根据症状及CT检查显示骨块突出部位采取不同手术方式。4例单侧开窗,2例单侧半椎板切除,2例双侧开窗。2例采用一侧半椎板切除,另一侧开窗,6例切除了骨块,4例骨块未予处理。10例均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8例腰痛及下肢症状基本消失;2例偶有腰痛发作。但较术前减轻,其下肢症状消失;1例足下垂病人术后1月症状明显恢复,足背伸肌恢复到4级;2例马鞍区麻木患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本病发病机理主要还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骺变异或损伤逐步引起椎间盘突出的继发改变,最终造成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椎体后缘骨块仅部分参与神经根压迫,椎管内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彻底减压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