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应用RT-PCR方法从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山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因并测序,将编码山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成熟蛋白的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确证性测定。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于37℃诱导培养。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山羊IL-2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18kD。包涵体被6mol/L盐酸胍裂解后,通过ProBondTM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用所获得的重组山羊IL-2纯化产物经3次肌内注射新西兰白兔,制备了兔抗山羊IL-2多克隆血清,并用Western blot进行了证明。本次试验成功地表达、纯化了山羊IL-2融合蛋白,并制备了抗山羊IL-2多克隆抗血清,为下一阶段关于山羊IL-2重组蛋白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取重组人干扰素-λ1(hIFN-λ1)的原核表达产物并研究hIFN-λ1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抗单纯疱疹病毒(HSV)作用。方法用含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λ1的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和包涵体提取纯化后获取hIFN-λ1蛋白,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其效价。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眼角膜基质细胞,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比较hIFN-λ1、IFN-α标准品对兔眼角膜基质细胞的抗HSV作用。结果诱导含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λ1的大肠杆菌BL21后,蛋白电泳显示出一条相对分子量约为33kd的蛋白条带;用IFN-α标准品校正其效价为62.5U/ml。hIFN-λ1抗HSV-I的作用与IFN-α相近,HSV-II的作用比IFN-α约弱50%。结论含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λ1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和包涵体提取纯化后可获得hIFN-λ1,它对兔眼角膜基质细胞有一定的抗HSV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人类DLK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为研究DLK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从GenBank中下载人类DLK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针对不合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获得目的片段,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应用亲和层析法获得重组DLK1蛋白免疫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检测抗体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DLK1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ET-28a-DLK1,表达的重组蛋白纯化经SDS-PAGE鉴定后免疫大鼠,得到了高滴度的多克隆抗体.结论 成功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DLK1基因的功能及其在肝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猪干扰素γ(porcineinterferongamma,poIFN-γ),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猪干扰素-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纯化后,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84.5%,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5%以上,在PK15细胞上抗滤泡性口炎病毒比活性为6.2×105U/mg。结论Po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携带跨膜信号序列的凋亡蛋白(apoptin)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poptin,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apoptin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用多重PCR的方法扩增跨膜信号序列(PTD)及apoptin的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TD-apopti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低温条件下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方法鉴定蛋白表达,经镍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TD-apoptin,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低温和IPTG诱导后,获得重组apoptin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方法和免疫印迹法证实能特异性地识别apoptin。结论成功获得了携带跨膜信号序列的重组蛋白apoptin及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功能及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US31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方法。方法:HCMV US31基因经原核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克隆至pET21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1a(+)/HCMV US31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US31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诱导出高表达的HCMV US31融合蛋白,经Ni-NTA亲和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诱导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效价为1:49 600;经ELISA、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均证实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细胞中表达的US31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HCMV US31蛋白及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究US3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表达和纯化大鼠腺苷酸转运体(ANT1)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PCR扩增大鼠脑组织中ANT1的编码区序列,构建ANT基因重组载pET28a-ANT1,转化至E.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Ni2+-NTA离子交换树脂层析纯化;纯化的ANT1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亲和纯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法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ANT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Mr约为32×10^3的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的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其多克隆抗体;曝光后胶片上均可见Mr32×10^3的阳性条带,与纯化的大鼠ANT1重组蛋白处于同一水平,表明纯化的抗ANT多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大鼠ANT1融合蛋白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为研究腺苷酸转运体蛋白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猪干扰素-γ基因(PoIFN-γ)的融合表达质粒,并在原核系统表达,为猪γ干扰素生物药剂或疫苗佐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分成20个长约48 bp且相互配对的寡核苷酸片段,采用重叠PCR方法人工合成了猪干扰素-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经测序证实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不同温度下以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PoIFN-γ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QE30/PoIFN-γ,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84.5%.结论:应用重叠PCR合成PoIFN-γ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和表达BTBD10基因,为进一步研究BTBD 10与胰岛细胞增殖功能提供工具.方法 制备兔抗BTBD10多克隆抗体,利用PCR方法扩增BTBD10全长,经Bam H I和Sal I酶切后连接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BTBD 10转化大肠杆菌ROSSET,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以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以纯化的BTBD10蛋白免疫新两兰大白兔,制备兔抗BTBD10的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鉴定.结果 经双酶切和核酸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包含有正确编码的BTBD10读码框.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IPTG诱导后表达约85kU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兔抗BTBD10多克隆抗体血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性好,效价高,目的条带位于56kU处.结论 成功构建人BTBD10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高纯度BTBD10重组蛋白及兔抗BTBD10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Cag致病岛(Cag—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编码的hp0540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p11637基因组DNA中扩增hp0540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2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28a—hp0540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并以Ni^2+-NTA柱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测定抗体效价。结果:成功克隆了hp0540基因,全长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与基因库公布的其他坳菌株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工程菌诱导后SDS—PAGE显示新生表达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9000,经Ni^2+NTA柱纯化后可获得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效价为1:160000的多克隆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hp0540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为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E蛋白对SARS诊断和预防的价值,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和表达E蛋白并纯化。方法采用RT—PCR从SARS冠状病毒RNA中扩增出编码N蛋白的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亚克隆至表达载体DGEX-4T-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进一步以SARS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大量诱导表达N蛋白,亲和层析予以纯化。结果RT—PCR扩增出E蛋白基因的特异片段,获得的阳性克隆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SARS冠状病毒的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E蛋白基因被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在BL21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被SARS病人血清识别。表达的E蛋白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结论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E蛋白的融合蛋白具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人L-选择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人L-选择素重组蛋白,制备兔抗人L-选择素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人L-选择素cDNA的N末端胞外结构区153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架(ORF),通过PCR方法扩增出人L-选择素目的片段。将扩增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QE40的BamH 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之间,再经转化使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产生含6-His-tag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Ni亲合层析柱纯化和SDS-PAGE分析后,用以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最后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和斑点杂交(DIBA)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酶切鉴定和DNA测序显示,pQE40-L-选择素重组表达载体含有人L-选择素N末端结构区153个氨基酸的cDNA序列;通过在大肠杆菌M15中的表达和纯化分析,获得了蛋白含量为600 mg·L-1的人L-选择素蛋白;通过免疫新西兰白兔和抗体效价测定,得到抗血清效价达1∶1 000的多克隆抗体。结论:人L-选择素蛋白可在M15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变体P6BMP2并初步纯化。方法:根据P6肽的氨基酸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将P6肽的核酸序列设计在5’端引物,通过PCR方法合成P6BMP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ALEX中,经NcoⅠ、XhoⅠ双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验证。结果:通过双酶切和DNA序列分析,证实获得的基因片段与我们期望的相符合,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经超声破碎和Heparin Sepharose^TM 6Fast Flow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结论:构建了P6BMP2的表达质粒,获得P6BMP2的表达并建立了纯化方式,为P6BMP2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ING4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ET-21a(+)-ING4,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pET-21a(+)-hGDNF经酶切、PCR鉴定均出现750bp左右的条带,测序结果正确,用IPTG诱导转化菌有30KD大小的目的条带,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10%以上,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其纯度可达70%以上。用纯化的ING4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下阶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张卫军  邹全明  毛旭虎  罗萍  解庆华 《重庆医学》2006,35(11):1012-1015
目的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AhpC基因,为筛选预防或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疫苗保护性抗原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临床分离株9806的染色体DNA中扩增出AhpC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11c中,重组载体pET-AhpC经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蛋白,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PCR扩增的AhpC基因长度为597bp,经酶切和测序分析,插入到载体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相似性达98%,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占总蛋白的28.7%,经纯化后,蛋白纯度达7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与兔抗Hp的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结合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AhpC表达载体pET-AhpC,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PCR扩增得到新基因ZNFD(Znf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构建pET32a-ZNFD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蛋白表达及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PCR的方法克隆新基因ZNFD,选取部分抗原免疫原性较高的部分ORF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利用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表达系统表达ZNFD融合蛋白。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琼脂糖双向扩散实验和Western blot鉴定其效价和特异性。结果:经测序鉴定已成功克隆ZNFD基因。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ZNFD,在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中使用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D的融合蛋白。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免疫特异性。结论:得到纯化的ZNFD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达到了一定的效价,且具有高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ZNFD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PARγC1)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并制备抗PPARγC1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从肝癌细胞系HepG2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出PPARγC1 cDNA的编码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重组载体在酶切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GST-PPARγC1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通过亲和层吸法纯化表达的GST-PPARγC1融合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 经测序、酶切鉴定证明,PPARγC1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相对分子量为44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与PPARγC1特异性结合。结论 PPARγC1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及制备得到的多克隆抗体,为检测PPARγC1及其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亚  周景师  江少杰 《医学争鸣》2009,30(9):831-834
目的:制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FHIT/TAT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探讨FHIT基因对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并获得纯化的FHIT/TAT融合蛋白,同时以该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抗FHIT/TAT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了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Western Blot检测也证实了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以此为基础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并获得了70%纯度的FHIT/TAT融合蛋白;同时制备了较高滴度的兔抗FHIT/TAT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建立了制备具有高效转导作用的HIV-TAT蛋白转导域与FHIT基因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获得了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为FHIT基因对于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特别是肝肿瘤的基因治疗和预防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γ—干扰素基因pIRES改进型黄色荧光蛋白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携带γ-干扰素基因(ifn-γ)的pIRES改进型黄色荧光蛋白载体(pIRES-EYFPIFN-γ),为γ-干扰素基因的体内外表达及蛋白定位提供理想的标记。方法 根据已知γ-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在目的片段两端分别带EcoRV和NotⅠ酶切位点序列的2条引物,用PCR技术从质粒pcDNA3IFN-γ中扩增出ifn-γ(499bp),PCR产物用EcoRⅤ和NotⅠ双酶切后回收纯化,定向克隆至商品质粒pIRES-EYFP,重组质粒pIRES-EYFPIFN-γ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的表达。结果 DNA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ifn-γ,将重组质粒转正常人眼Tenon 囊成纤维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黄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率约为43%。结论 成功构建pIRES-EYFPIFN-γ载体为利用黄色荧光蛋白标记在体内外进行γ-干扰素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分泌性表达IFN-α2a的卡介苗重组质粒。方法 分别以卡介苗(BCG)和IFN-α2a 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约117bp的BCG-Ag85B信号肽序列和495bp的IFN-α2a基因序列。将BCG-Ag85B信号肽序列与大肠杆菌.卡介苗穿梭表达载体pMV261重组,得到重组质粒pMS。再将IFN-α2a基因序列克隆至pMS中,得到重组质粒pMSIFN-α2a。结果 质粒pMSIFN-α2a用双酶切和PCR扩增及测序鉴定证实,克隆基因BCG-Ag85B和IFN-α2a正确插入载体pMV261。结论 重组质粒pMSIFN-α2a可望在BCG中分泌性表达细胞因子IFN-α2a,从而促进IFN-γ的释放,该质粒的构建成功为改造卡介苗、发展新型抗膀胱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