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氮平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疗效。方法:以氯氮平治疗TD患者32例,剂量为200—600mg/d,疗程24周。用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以AIMS减分率评定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痊愈7例,显著好转5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显效率37.5%。无效组年龄显著高于显效组和好转组;疗前无效组AIMS评分显著高于显效组和好转组。结论:氯氯平对TD有一定疗效,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症状的加重,疗效减退。  相似文献   

2.
对长期应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进行迟发性运动障碍(TD)调查 ,并以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作对照。1 对象和方法系本院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 CCMD- 2 - R标准。研究组至少 1年持续单用氯氮平治疗 ,除外以往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者。对照组以至少 1年以上持续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 ,除外合并使用氯氮平或舒必利者。研究组 5 2例 ,男性 ,平均年龄 (4 3.6± 8.2 )岁 ,总病程 (13.3± 7.34 )年 ,持续服药时间 (4 .2± 2 .3)年 ,药物剂量折合氯丙嗪效价 (35 2± 12 5 ) mg/d。对照组 46例 ,男性 ,平均年龄 (4 5 .3± 7.8)岁 ,总病程(15 .2± 8.4)年 …  相似文献   

3.
氯氮平抗精神病的疗效肯定。其副作用的报道已有不少,但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者,在我院10多年以来仅此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1岁,已婚,农民。住院号2376。因多疑、乱语、自语、傻笑、生活懒散5年,于1998年3月6日入院。躯体及神经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存有幻听、幻视及明显的被害妄想,情感淡漠,行为怪异,无自知力。按照CCMD-2-R标  相似文献   

4.
在氯氮平治疗过程中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长期单服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115例,其中有迟发性运动障碍11例,分析了发生TD的影响因素,TD的临床表现,并与氯丙嗪组对照。  相似文献   

5.
对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12例迟发性运动障碍行氯氮平治疗,结果2例基本痊愈,4例显著好转,3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关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氯氮平长期治疗与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关系。方法 以迟发性运动障碍评定量表 (TDRS)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 ,分别对持续单用治疗剂量氯氮平和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达 1年以上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 1 2个月的随访。结果 单用氯氮平组与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组的TD发生率分别为 3 51 % (n=57)和 9 8% (n=51 )。TD发生的临床特点以口面部运动障碍为主 ,合并安坦可能会增加TD发生的机会。在年龄、性别、剂量及以往是否有急性锥体外系副反应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氮平在长期治疗过程中 ,有可能与典型抗精神病药一样导致TD的发生 ,但其发生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预后。方法:对以往诊断为TD的54例住院患者TD症状进行6年随访。结果:42.6%患者TD症状改善,35.2%患者症状不变,22.2%患者症状恶化。服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者TD症状改善较明显。患者的年龄、性别、目前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的改变、首次用药年龄、累计服药时间及总病程对TD症状的改善无影响。结论:长期用药患者TD症状仍可有所改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改善TD症状。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42岁 ,诊断精神分裂症 ,病程 7年 ,长期服用舒必利及氯氮平。此次入院予氯氮平、舒必利治疗。在 12天内增至氯氮平 15 0mg/d ,舒必利 0 5 /d。于入院 13天后患者出现步态不稳 ,有摸索动作 ,但意识清。进而不能站立 ,在床上尚能坐稳 ,双手能持饭碗 ,语音较低 ,尚清晰。查体 :双上肢肌力Ⅳ级 ,双下肢肌力Ⅱ级 ,足下垂 ,腱反射消失 ,双侧锥体束征 (- ) ,无明确感觉障碍。实验室检查 :电解质、血常规正常 ,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报告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T波改变。脑血流彩色多普勒 (TCD)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浆一氧化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无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方法:采用硝酸还原两法测定血浆No水平。结果: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浆No的溶度明显较高,无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结论:No可能在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病理机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住院病人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标准评定量表调查停药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出现频率。采用修改的Simpson运动障碍评分表评定69例长期住院病人分裂症病人的TD发生情况,对全部病人度减药后停药,然后在停药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四个月,再次服药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连续给予评定,结果。“硬标准”评定结果为:总的TD发生率为46%,停药过程中T发生率为77%,再次服药后TD发生率为54.8%,全部病人中男女TD发生率无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异常不自主运动的状况和特征,分析TD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共入组TD患者14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采用Simpson迟发性运动障碍专用量表、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系统评估TD的严重程度及发生频率。结果在140例TD患者的8类不同部位的异常运动中,上、下肢体和舌部的舞蹈样动作发生率最高(均大于80%),其中上肢的异常不自主运动的发生比例高达90%,脸部、颌异常运动的发生率只有30%左右。结论在TD患者中,四肢末端和舌部的异常不自主运动最为频发,典型的口-舌-颊三联征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研究情况和药物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苯妥英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法观察了苯妥英与安慰剂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疗效,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苯妥英治疗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迟发性运动障碍12年随访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TD)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分,对23例住院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12年随访结果:进步11例,无变化5例,加重7例,原TD恢复的6例病人全部复发,结论:TD缓解与性别、药物及TD部位无关,随年龄增加TD症状会复发,缓解率下降。TD的长期预后的不良。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有可能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TD)。国外报道可多达44%,国内报道9%左右。不少学者曾试用过多种药物治疗,但疗效均不满意。作者给全院评定为TD的病人采用维生素E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浓度变化,探讨TD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年龄、性别、服药相匹配的35例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5例不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浓度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浓度差异,并对血清催乳素浓度与TD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D组血清PRL浓度显著高于非TD(P〈0.05)。TD严重程度与血清PRL浓度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TD患者存在血清PRL浓度升高,提示TD患者存在结节漏斗部DA神经原变性可能。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简称TD)是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尤其是典型抗精神病药后所出现的一种较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舌等部位的不自主活动以及四肢、躯干的舞蹈样动作。在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每年发病率为2%~3%[1]。TD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对TD的治疗也没有一致有效的办法,且多预后不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目前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学研究1.1多巴胺受体超敏假说该假说目前受到质疑。在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时并没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运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34名慢性精神分裂症TD患者进行治疗,共3个月.记录其脑电活动特征,并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估. 结果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TD患者的显效率为67.7%,治疗后AIMS评分下降[基线:(8.9±2.7)分,治疗后:(2.8±1.4)分,t=18.34,P<0.001].患者C3、C4、P3、P4点β频段的脑电功率值升高.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某些频段脑电功率值存在异常,通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让患者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某些频段的脑电波,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自主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变化,探索尿酸与TD的关系。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测定23例TD患者、相匹配的23例非TD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TD的严重程度。结果:TD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非TD组及对照组(P均〈0.01),而非TD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尿酸水平无差异。TD组中AIMS评分与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435,P〈0.05)。结论:TD患者存在低血清尿酸水平并与TD的严重程度有关,尿酸可能参与了T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来国内外普遍认为神经阻滞剂治疗,可引起自由基生成增多,特别是在基底节处,从而引发TD[4,7]。SOD是自由基清除酶,通过对SOD进行检测,以求探讨TD病理机制。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20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