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白喉类毒素接种 1 0年后加强 1针是否可获得足够的保护作用 ,有无必要再加强第 2针 ,作者就此在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加强接种的对象为 1 6~ 6 0岁完成 3针白喉类毒素初免的、最后 1次接种距此研究1 0年以上的健康人群。接种用类毒素为成人用吸附型白喉类毒素或白喉 -破伤风类毒素(Td) ,两种类毒素均含白喉类毒素 2 IU/ml。所有 41 5名受试者于 0天加强 1针 ,其中2 0 3名受试者于第 1针加强后 4周再加强第2针。分别于第 1针接种前、第 1针接种后 4周、第 2针接种后 4周采血 ,用 VERO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麻疹接种及时率的因素,以提高笔者所在地区麻疹接种及时率,达到无麻疹发病的目的。方法对开展日接种后的2010年7月10日~2011年1月7日出生的儿童麻疹接种及时率与开展日接种前2009年7月10日~2010年1月7日出生的儿童麻疹接种及时率作统计分析,同时对2010年7月10日~2011年1月7日出生的未接种儿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开展麻疹日接种后的接种及时率高于开展麻疹日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1)。结论要提高麻疹接种及时率,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正常开展麻疹日接种工作;(2)加强日接种的宣传工作;(3)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4)加强对儿童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后5年期间,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以及5年后加强接种的效果。对印度国立病毒研究所接触狂犬病病毒的22名工作人员接种2剂疫苗,间隔时间为26~33天,1年后加强1针,至第6年再加强1针。分别在各次免疫后的7~51天采血。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测定抗狂犬病中和抗体。接种第1针后,21人中有16人(76%)的中和抗体水平≥0.5IU/ml。10人的抗体水平为1.1~10IU/ml。接种第2针后,有21人的中和  相似文献   

4.
最近对中年旅游者初次接种单剂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 4~ 6年的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所有 2 5名接种者均有较强的加强记忆应答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 2 .993m IU/ ml。研究证实了以前的报告和试验结果 ,提示初次接种单剂甲型肝炎疫苗 Havrix14 4 0后有长期增殖性T细胞应答。 1999年 Wistrom等证实 ,医学生接种单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 4年加强接种可迅速产生抗体应答 ,提示免疫记忆良好。这些报告明确提出了一个疑问 :即我们常规接种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剂次太多吗 ?  相似文献   

5.
最近对中年旅游者初次接种单剂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4-6年的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25名接种都均有较强的加强记忆应答。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2.993mIU/ml。研究证实了以前的报告和试验结果,提示初次接种单剂甲型肝炎疫苗Havrix1440后有长期增殖性T细胞应答。1999年Wistrom等证实,医学生接种单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4年加强接种可迅速产生抗体应答。提示免疫记忆良好。这些报告明确提出了一个疑问;即我们常规接种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剂次太多吗?  相似文献   

6.
周丽  胡忧超 《北方药学》2011,8(12):87-87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麻疹疫苗接种及麻疹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新生儿满8足月接种麻疹疫苗,于一周岁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情况。结果:2010年1598例新生儿接种麻疹疫苗免疫后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达92.18%。结论:新生儿接种麻疹疫苗能获得较高的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麻疹疫苗不是终身免疫,须适时加强,进一步加强预防麻疹的宣传和疫苗接种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由于尚不能确切地知道婴幼儿接种乙型肝炎(HB)疫苗后,其保护力可维持多久,因此,专家建议,对生活在高危环境中的婴儿(其母亲或其他亲属为HBeAg阳性者),应每隔2年加强接种1次;而对于生活在低危险条件下的婴儿,如果初次接种后抗-HBs滴度低于100IU/ml,则应至少在2岁时加强接种1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方法对2007年~2014年接诊的卡介苗异常反应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种部位皮肤改变9例占47%,淋巴结肿大5例占26%,皮下脓肿2例占10%,接种事故3例占15%。结论 1加强对新生儿父母的健康教育,指导在新生儿接种后加强皮肤护理;2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接种技术,减少异常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1983~1986年,对343名健康成人接种了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受试者的乙型肝炎标志均为阴性.将受试者分成5组,分别接种5批疫苗.免疫方法是分别于0、1和6个月在上臂三角肌接种3剂疫苗,每剂含10μg HBsAg.每次接种后连续5天记录体温和副作用情况,并在头7个月内每月以及9和12个月、然后是每年采血.加强接种疫苗大多与初次接种疫苗相同,并于加强接种后4周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地区医院和输血中心的医务人员接种比利时第一批商品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的结果,并分析了年龄和性别对接种效果的影响。疫苗由无症状携带者HBsAg阳性血清纯化制成。1剂疫苗(1ml)含5μg HBsAg。臀部接种3剂疫苗,每月1次,1年后加强1次。志愿者中女性69人;男性34人,平均年龄为31.6岁(中位数年龄为27.5岁,最大58岁,最小19岁)。所有人接种前HBV标志(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在每次接种前和第3、4次(加强)接种后1个月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抗-HBc和抗-HBs。结果:第1针后1个月,17.5%的接种者抗-HBs阳性,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罗溪镇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罗溪镇选取的180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这些儿童先前全部都给予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随机分为观察组(1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其中,给观察组儿童进行加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对照组儿童都没有进行加强。以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BsAg,抗-HBS,以及抗-HBC含量为评定标准。结果:观察组儿童加强接种后的HBsAg阳性率,抗-HBc的阳性率都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儿童的抗-HBc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乙肝型疫苗预防接种有较好的效果,且对儿童实施加强性接种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对疫苗的影响,加强了预防接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爱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58-158
目的:调查分析本社区2007~2009年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2009年本社区346例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社区346例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率为98.27%(340/346),及时接种率为97.11%(336/346)。结论:本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较为满意,但仍应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接触前皮内(ID)初免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后抗体的持续时间和1、2年后加强接种的抗体应答和危险性。作者将无疫苗接种史的124名志愿者随机分成5组,于0、7和28天接种HDCV进行初免。第1组18人肌注(IM)1ml;第2组26人ID0.1ml;第3组28人皮内喷射0.1ml;第4组24人皮下注射(SC)0.1ml;第5组28人SC0.25ml。于接种后第0、49、90、365和730天采血。各组随机选择一半志愿者于第365天ID加强接种0.1ml HDCV,另一半于2年后ID接种0.1ml,加强接种后21天采血。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抗体。结果表明,第1组于初免后49、90、365和730天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依次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活产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状况,探讨提高接种率的对策。方法统计2012年在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共4559例,卡介苗接种4104例,接种率为90.02%,455例未接种原因依次为新生儿低体质量儿占35.16%、早产占28.79%、吸入性肺炎占27.03%、新生儿窒息占6.37%,其他占2.64%。结论新生儿低体质量与早产是未接种的卡介苗主因,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才能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计划免疫工作情况。方法用“D值”、“R值”分析法对罗山县庙先乡接种门诊接种报表进行分析。结果基础五苗的接种情况用“D值”评价,除HBV为“可信”外,其余四苗均为“可疑”,“R值”评价五苗接种情况符合逻辑;2007年对2005-2007年出生儿童的接种情况检查显示,儿童的基础五苗及时接种率〉85%,建卡、建证率为100.00%,五苗全程率为99.52%,卡证相符率为85.09%。结论应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改人工管理卡证为信息化管理,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全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78名婴儿期接种过3次极低剂量(1或2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DV)的儿童观察了对加强免疫的回忆应答。这些儿童平均年龄为46个月,接种疫苗时间为出生时、6周龄和5月龄。约4岁时用2μg重组DNA(rDNA)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加强接种,接种前及接种后2周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加强接种前还用酶免疫试验检测抗-HBc。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抗-HBs标准品,分别稀释成0、12.5、15、25、50、100、150和2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边远山区天峨县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5-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县过去的7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420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37.5/10万,超过国家22.8/10万的年均人群发病率水平。②该县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高峰期在4~6月份,占全年病例数40.5%;小学生入学前后三年即4~10岁儿童人群发病率占总数的67.6%;男女之比为1.76∶1。③2005-2007年该县未进行人群MMR接种,而2008-2011年MMR接种率为0.3%~2.1%,远低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结论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而MMR接种率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儿科学会宣称,美国将引进日本在过去10年中广泛使用的百日咳无细胞菌苗作加强接种以预防儿童百日咳。该学会说,日本和瑞典的研究表明,对15~18月龄婴儿和4~6岁儿童接种这种菌苗安全有效。还说,该菌苗引起的不良反应低于美国使用的百日咳全细胞菌苗。近年来,对百日咳全细胞菌苗的接种是有争论的,一些家长由于担心对孩子接种全细胞菌苗会引起脑损伤而拒绝接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评论这种百日咳无细胞菌苗是否会批准对15月龄以上儿童作加强接种。该学会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2年安吉县婴幼儿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婴幼儿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5月收治的66例婴幼儿麻疹患儿临床资料。结果①4~8月龄麻疹患儿占57.6%。②74.2%的婴幼儿由于未到接种月龄没有接种麻疹疫苗;该接种而未接种的13例中,由于家长偏见而拒绝、家长流动而漏种就占了11例。③66例全部有发热,高于39℃者占47.0%;均有红色斑丘疹,95.5%入院时已出现柯氏斑;伴有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眼结膜充血,并发肺炎较为多见;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86.4%。结论建议将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从现在的8月龄提前到6月龄,为孕前妇女常规接种麻疹疫苗;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的管理;加强对婴幼儿麻疹患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县(区)级疾控机构开展乡镇计划免疫工作的新途径。方法笔者所在地区于2004年在两个乡镇设立常年接种门诊,通过加强宣传、建立计划免疫队伍,培训业务人员、装备冷链设备、加强3帐2簿1证管理等方法,开展乡镇计划免疫试点。随即抽取实施常年接种门诊前后各210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4种计划免疫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开设常年接种门诊后较开设前4种疫苗接种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开展常年接种门诊有利于科学管理,可有效减少冷链运转环节,减少接种事故的发生率,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