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4年 2月 ,对接诊的 9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术 ,其中 34例单纯穿刺抽脓 ,5 9例穿刺后置管药物冲洗引流。结果  9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 91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治愈 ,2例中转手术 ,治愈率达 97 8%。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安全、微创、廉价、高效、随时施治的优点 ,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32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 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3 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 d.结论 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CT导引下对肝门区脓肿经皮穿刺置管抽吸冲洗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18G一次性留置深静脉针在CT导引下对10例经临床诊断和影像资料证实的肝门区脓肿进行置管、抽吸、冲洗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结果 CT导引下穿刺置管抽吸成功率为100%。其中5例穿刺一次,3例穿刺两次,2例穿刺三次。均获得临床治愈,出院3个月后B超复查仅3例患者残留有小的液性暗区。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对肝脓肿置管抽吸冲洗定位精确,操作简便,尤其是治疗肝门区脓肿首选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32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13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d。结论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80年至1986年5月共收治肝脓肿病人130例,阿米巴性肝脓肿54例,细菌性肝脓肿76例,其中包括阿米巴性肝脓肿合并细菌性感染15例。脓腔破溃至腹腔8例,胸腔4例,膈下1例。年龄在18—68岁之间。我们在抗感染,抗阿米巴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把病人分为三种方法治疗。一、不穿刺组:症状与体症轻。脓腔直径<3cm,或有多个小脓腔。二、穿刺组:脓腔直径>3cm,脓腔未破溃的所有肝脓肿病人。三、手术组:1.经2次穿刺后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加重者。2.脓肿合并严重的化脓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率的逐年上升 ,其多种合并症正逐渐被认识。肝脓肿即是艾滋病 (HIV/AIDS)严重合并症之一。作者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在非洲某国首都中心医院收治艾滋病合并肝脓肿患者 9例 ,占同期肝脓肿的4 5 % ,现就这 9例患者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均为当地黑人 ,男 7例 ,女 2例。年龄 18~ 4 3岁 ,平均年龄 32岁。其中细菌性肝脓肿 3例 ,阿米巴肝脓肿 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至中度发热 9例 (10 0 % ) ,肝区疼痛、肝脏肿大 2例 (2 2 % ) ,体重减轻 9例 (10 0 % ) ,长期间…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肝脓肿为一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多种治疗方法各有特点[1~ 5] 。自 198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112例 ,其中 5 3例采用U型管引流 ,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 ,男 31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78岁 ,平均 42± 3 5岁。本组术前均作B超或CT检查 ,并取得肝脓肿之初步诊断 ,49例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得脓液确诊。 2 8例曾在术前行 3~ 10天的非手术治疗 (包括静滴抗生素及 1~ 3次穿刺抽脓 )。术中探得 >5cm之脓肿 6 5个 ,直径 7~ 30cm不等。其中 17例为多发性 ,脓肿均位于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相对少见,且易漏诊、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收治的1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6例、女4例,年龄14~72岁,糖尿病病史1~13年,Ⅰ型糖尿病3例,Ⅱ型7例。10例临床资料见表1。本组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超声或CT检查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9例经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超声导向经皮穿刺抽脓,均结合抗生素治疗,其中15例行置管引流。结果33例患者经超声导向下穿刺抽脓结合抗生素治疗后,治愈率88%.总有效率100%,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62%。结论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微创、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舒逍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91-4992
肝脏受到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称为肝脓肿。目前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现在普遍认为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有明显的优越性。我院从2001-2011年收治肝脓肿63例,通过肝穿刺引流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我们在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使用血液透析管在肝脓肿的引流中相对其他的引流管有很多的优势,使用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根据临床病程及病理分为化脓性炎症期8例、脓肿形成初期34例及脓肿形成期14例。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计数资料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高达89.3%(50/56),高于常规超声的51.8%(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脓肿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基本分为3型:Ⅰ型(快进快出)16例、Ⅱ型(同进同出)29例、Ⅲ型(慢进慢出)11例,87.5%(7/8)的化脓性炎症期肝脓肿表现为Ⅰ型,73.5%(25/34)的脓肿形成初期肝脓肿表现为Ⅱ型,64.3%(9/14)的脓肿形成期肝脓肿表现为Ⅲ型,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检出阳性率高,有利于超声介入治疗及疾病的鉴别诊断,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同一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也可以不同,少数表现不典型者,结合穿刺抽吸细胞学或活检组织学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PHA)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69例DPHA与134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中年女性,多位于右肝,多为直径5~10 cm的单发脓肿.NDPHA患者腹痛症状较DPHA患者明显,低蛋白血症(<30g/L)、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DPHA患者(P<0.05).两者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DPHA患者和NDPHA患者分别以肝动脉、胆源性为主要感染途径.隐匿性肝脓肿感染途径在两者中所占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单用抗生素、脓肿穿刺排脓或穿刺置管引流、开腹手术等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HA患者住院时间>3周者比率明显高于NDPHA患者(P<0.05).结论 DPHA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不典型,且更容易合并并发症.及时控制血糖、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并适时脓肿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119例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方法,按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19例)、经皮穿刺组(68例)及手术治疗组(32例),比较3组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3组患者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穿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手术治疗组为1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皮穿刺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结论经皮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方法有效,且并发症率及住院费用低,应成为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正荣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341-2342
目的探讨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CT诊断肝脓肿患者行:①经皮穿刺涂片细胞学进一步诊断;②6例患者行穿刺抽吸法,3例患者行猪尾管引流,7例患者行三腔管引流。结果直接穿刺抽吸6例,共穿刺16次,均抽出脓液,行庆大霉素+甲硝唑灌洗,期间继续用正规抗生素治疗3、4周治愈;10例放署引流管,经引流、冲洗、抗炎、脓腔明显缩小,拨管治疗1-3周治愈。结论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肝脓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脓腔可进行直接抽出或引流,还可进行反复冲洗,注药,并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疗程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是治疗肝脓肿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脓肿患者诊治中的评估应用,提高临床对肝脓肿患者认知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9月医院收治的68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改变及病原菌检出情况,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脓肿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68例患者经病理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52例为细菌性肝脓肿,52份穿刺液共检出病原菌63株,肺炎克雷伯菌24株、大肠埃希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11株,屎肠球菌3株,7例检出真菌感染,另检出9例阿米巴原虫感染;治疗前超声检查结果,59例患者经常规超声确诊为肝脓肿,9例患者经超声造影确诊为肝脓肿;68例患者均采用超声造影获得肝脓肿的准确位置、大小及液化程度,脓肿直径1.2~9.1cm,平均(4.9±1.1)cm,动脉快速期增强呈蜂窝状、厚壁环装及肝段一过性,无增强区(液化坏死区)1、2、3处及以上情况;患者治疗后,再行超声检查及病理穿刺复查,68例患者62例病原菌阴性,6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2株,1例阿米巴原虫感染,超声常规检查21例患者病灶明显减小或消失,47例患者病灶仍能检出。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结合能准确诊断肝脓肿,患者经治疗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可明确脓肿大小、位置及液化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6.
赵凤珍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33-133
在CT引导下,对1例巨大肝脓肿患者经皮穿刺引流术并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与护理,肝脓肿消失。  相似文献   

17.
彭小根  王晓年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28-128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9年11月采用Ⅰ型定位联合套管针,穿刺置入大口径导管引流治疗肝脓肿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大为71岁,最小为38岁,平均为45岁。病人均结合临床表现,经CT或B超检查证实。脓肿最大径为12.2cm×8.5cm,最小为4.2cm×4cm,均为单发脓肿,其中肝右叶脓肿5例,肝左叶脓肿为3例。2 方法与治疗 Ⅰ型定位联合套管针的结构 穿刺针长22cm,内径2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术治疗复杂性肝脓肿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术治疗复杂性肝脓肿患者共31例,观察和总结介入治疗并发症及疗效,根据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跟踪,并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19例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合并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影像学检查显示24例为多发肝脓肿(>3个脓腔),13例脓腔液化不明显,3例介入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脓肿突破肝静脉,共行54次介入治疗,介入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未见肝脏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中位随访时间21(6~42)个月,2例患者复发,1例再次行介入治疗,1例综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术治疗复杂性肝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林志金 《现代医院》2007,7(6):10-12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并发肝脓肿(DLA)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16例D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DLA占同期肝脓肿的26.7%(16/60),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明显腹痛并不常见(25%),普遍存在肝功能损害,细菌培养阳性率低(31.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治疗中15例康复,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结论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易漏诊误诊。在治疗DLA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有效抗生素,适时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置管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疗,无出血、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细菌性肝脓肿采用超声或CT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风险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