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抗精神病药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阴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38.0%,对照组痊愈率为36.0%,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简明精神病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开灵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56例。研究组给予清开灵静脉滴注,联用小剂量舒必利或/和氯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或/和氯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w。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96.4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1例出现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出现椎体外系不良反应,静坐不能2例。结论清开灵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治疗,另一组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分别检查肝功能,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是: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肝功能的损害较轻,患者依从性高,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服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 ,入院时、3个月和 1a后测量体重及Quetelet指数的变化。结果 抗精神病药可导致患者体重明显增加、Quetelet指数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氯氮平、舒必利等低效价药比氟哌定醇等高效价药更易增加体重。结论 体重增加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治疗期间做好心理及饮食护理 ,注意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并用血管活化剂盐酸丁咯地尔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02/2004-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住院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5),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400~600mg/d)、利培酮(4~6mg/d)、奎硫平(600~1000mg/d)、奥氮平(15~25mg/d),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实验组在上述药物外还加用盐酸丁咯地尔150mg/d,静滴,治疗四五周;对照组则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外加上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以及副反应量表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基线分-第n次评分)/(基线分-18),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75%为临床无症状;50%≤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75%为显好;2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50%为好转;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25%为无效。结果:68例患者均完成量表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下降。(3组量表t=3.486,7.970,3.436,P=0.001,0.000,0.001)。②实验组临床无症状的例数和百分比为5例(15%),显效16例(48%),好转8例(24%),无效4例(12%);而对照组临床无症状的例数和百分比为1例(3%),显效10例(28%),好转16例(46%),无效8例(23%);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999,P=0.046)。③实验组副反应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后两组的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三酰甘油、体质量增加、嗜睡、便秘方面;但两组之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后,通过对缺血部位的血管予以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濒于受损或部分受损的神经元得以保存和恢复,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为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现状,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肖峰  吴琦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683-1683,168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使用第5代循环酶法检测28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总胆汁酸水平增加,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比例为15.2%。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重增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服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入院时、3个月和1a后测量体重及Quetelet指数的变化。结果:抗精神病药可导致患者体重明显增加、Quetelet指数升高(P<0.05或P<0.01);氯氮平、舒必利等低效价药比氟哌定醇等高效价药更易增加体重。结论:体重增加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做好心理及饮食护理,注意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后体重的变化,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4例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满8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4周、第8周测量体重。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第4周53.8%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治疗第8周61.5%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第8周体重增加值显著高于第4周体重增加值(P<0.01)。女性患者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男性(P<0.05)。多次住院者病程与体重增加呈负相关(r=-0.446,P=0.01)。结论:大多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存在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的心脏不良反应,以及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精神分裂症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发生多形性室速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氯氮平、氯丙嗪.近年反复发作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呈QT间期正常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确诊为药物性心律失常,停用氯氮平、氯丙嗪,应用维拉帕米、美西律后室速终止.结论:抗精神病药存在较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尤其多药联用时,甚至可发生多形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耳穴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200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耳穴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经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为11.34%,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36.73%,2组患者差异显著.而且耳穴疗法对不同药物所致便秘疗效不同,尤其对氯氮平、氯丙嗪、喹硫平所致便秘疗效较好,2组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耳穴疗法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疗效好,痛苦与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安全,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精神科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用药状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0年1月-10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1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A组,2010年1月-10月治疗的1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一般资料及用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A组73.89%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6.11%联合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2.78%预防性应用盐酸苯海索,25.56%联合应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组93.96%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04%联合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54.95%预防性应用盐酸苯海索,34.07%联合应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频度显著高于A组(χ2=27.08,P<0.01).结论 我院精神科门诊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频度明显增高,首次用药状况趋向合理,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用药主流,但仍存在预防性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52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于人组的次日进行清晨空腹血糖测定,以后1次·mo^-1,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9.81%。无论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还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以引起血糖代谢异常,尤以服用氯氮平治疗最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导致糖代谢异常,在临床治疗中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女性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方法对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4月住院的12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氯丙嗪,前4位均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单用抗精神病药为主,使用的剂量适中,而合并用药则以不同作用机制的2种药物联合用药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用药,其优势主要为疗效确切,锥体外系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少,尤其是利培酮使用率较高。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由于疗效相对不理想,不良反应大导致使用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各周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结果入组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服用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奋乃静治疗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较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下移为多见,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和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较少见,少部分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有一定影响,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为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仰卧起坐对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索解决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的便秘,将60例用药后出现便秘的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人)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30人)采用常规 仰卧起坐进行便秘的预防治疗。实验显示: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高达96.7%,而对照组仅为33.3%。提示仰卧起坐对预防并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得到一定提高,但口服用药依从性仍然较差,有研究认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坚持时间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并无显著差异[1]。不坚持治疗,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2],因此使用疗效好而安全,依从性高的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作者对44例治疗依从性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玲  游咏  陈敏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73-7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精神分裂症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致NM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0余年,长期间断服用氯氮平,1周前出现多语、言语混乱、脾气暴躁等症状,加用氟哌啶醇,渐出现发热、意识障碍、四肢肌肉强直、吞咽困难,转我院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NMS,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相应治疗未再发作NMS.结论: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均可诱发NMS,氟哌啶醇为最常见的促发药物,且联合用药更易导致NMS发生,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性天  耿立坚 《新医学》2007,38(12):818-820
抗精神病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失常疾病所致的谵妄、幻觉、妄想等症状的药物.该文综合国外研究,从给药途径、临床有效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诸方面对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与常规抗精神病药进行比较.新一代抗精神病药部分品种对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可造成长期不良后果.临床使用时应全面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并用血管活化剂盐酸丁咯地尔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02/2004-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住院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5),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400~600mg/d)、利培酮(4~6mg/d)、奎硫平(600~1000mg/d)、奥氮平(15~25mg/d),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实验组在上述药物外还加用盐酸丁咯地尔150mg/d,静滴,治疗四五周;对照组则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外加上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以及副反应量表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基线分-第n次评分)/(基线分-18),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75%为临床无症状;50%≤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75%为显好;2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50%为好转;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25%为无效。结果:68例患者均完成量表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下降。(3组量表t=3.486,7.970,3.436,P=0.001,0.000,0.001)。②实验组临床无症状的例数和百分比为5例(15%)。显效16例(48%),好转8例(24%),无效4例(12%);而对照组临床无症状的例数和百分比为1例(3%),显效10例(28%),好转16例(46%),无效8例(23%);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7.999,P=0.046)。③实验组副反应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后两组的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三酰甘油、体质量增加、嗜睡、便秘方面;但两组之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后,通过对缺血部位的血管予以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濒于受损或部分受损的神经元得以保存和恢复,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