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呼吸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呼吸机管理中采用"五常法"管理,并对实施"五常法"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呼吸机管理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医生对护士抢救配合满意度由75%上升到95%,患者家属满意度由83.87%上升到93.75%,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五常法"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的管理特点.它在呼吸机管理中的应用,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是树立良好医院形象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引入五常法管理模式,使之渗透到质量、安全、效率、人员素质、环境等各个层面。结果:物品整齐,环境整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结论:五常法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的管理特点,它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药品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长"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规范化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骨科科室护士长在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及相关措施。结果 "五常法"管理方法应用后,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水平及整体护理质量,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为医院创造力较好的经济收益。结论 "五常法"管理较为科学,能够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在院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五常法"加强人和物品规范管理,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人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五常法"列入护理单元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指标。结果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改善了护理单元工作环境,提升了护士素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五常法是一种简单、高效、易行的全员管理方法,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五常法”使病房管理更规范、更有序,营造安全、舒适、整洁、高效的工作环境。方法:成立推行小组,现场勘察评估,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指定示范病房,以点带面,有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五常法”知识的培训。结果:实施了2年,强化了护理人员品质环境管理的意识,增强责任心、自律性,规范了病区环境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实施“五常法”是提高病房管理质量,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形象,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蒋群燕  李琰 《哈尔滨医药》2014,34(2):148-148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规范新手术室搬迁过程中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五常法”运用于新手术室人员、物品、环境的管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提高了加快了物品取放的时间,提高了整个手术室人员的素质,促进护士对新环境的适应,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五常法”对手术室物品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五常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规范化,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运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原则,制定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等室内用物、药品、设备摆放位置示意图和管理标准,组织培训和实施,定期进行评价.结果(1)加强临床护理的规范化管理.(2)规范设备、物资管理.(3)消除护理安全隐患.(4)提高科室管理质量.(5)提高护士整体素质.(6)提升医院形象.结论"五常法"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减少或杜绝浪费和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作程序及环境的工具.把"五常法"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对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老年病科日常工作的方法。方法找出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营造了整洁、有序、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塑造了良好的科室形象。结论“五常法”是维持整洁、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五常法"对本科生护士进行管理,加强本科生护士科研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带动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其参与撰写论文和科研的能力,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科研水平。"五常法"起源于日本,是企业用来提供单位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效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1],即采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应用"五常法"对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提升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运用"五常法"对工作环境,药品摆放、储存及使用等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与更新。结果药房工作环境及病人取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药品调配差错率明显下降,药品管理质量及患者取药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均得到提高,同时也提升了药学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药学服务能力。结论 "五常法"是药房质量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易实施,见效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五常法在门诊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志华 《海峡药学》2009,21(12):257-258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药事管理新方法,以提高管理质量。方法引入五常法模式,使之渗透到人员、环境、药品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并实行常态化管理。结论五常法模式的应用,使门诊药房药品质量得到保障,人员素质提高,环境明显改善,五常法模式对促进医院药学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应用"五常法"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口腔科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严格按照"五常法"的要求执行每项规定,同时实施相应的对策。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比较结果发现,诊室环境、无菌物品合格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值均明显提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门诊实施"五常法"能有效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能全面实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五常法规范急诊救护车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运用五常法对救护车内环境、急救仪器、物品、药物进行规范管理,以营造省时、省力、高效、整洁、安全的环境。方法按五常法则对急诊救护车上的仪器、物品、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物品以不同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形成制度实行层级管理。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缩短了备物时间,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为院前抢救提供良好的抢救环境,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提高院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减少资源浪费,使医院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五常法应用于可是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科室的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设计了各项流程图,从形式化—行事化向习惯化。建立了五常法审核的评价体系,科内成立审核评定小组,统一制定审核评价标准,扣分细则,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不断持续改进。结果实施五常法一年来全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各种仪器、设备、物品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各种监测合格率,临床满意率都明显提高。结论把五常法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五常法”在手术室的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仪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81-181,184
目的:探索"五常法"应用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于手术室的物品管理中,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手术室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能够较好地提高手术室物品管理的质量,其高效与实用的特点适合应用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以及病房的改貌更新,病区管理是护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病房实行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理部在病区管理上引入"五常法"管理方法,以骨科、心胸外科、普外科为试点科室运用"五常法"开展病区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五常法在急诊科抢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400-401
目的探讨总结五常法在急诊科抢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运用五常法的五个步骤对急诊科抢救仪器进行科学管理。结果急诊科抢救仪器设备能够做到整洁规范有序摆放,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性能保持良好,完好率100%,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抢救仪器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在抢救患者时能够及时有效的使用仪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抢救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吴洋  王翠云 《安徽医药》2013,17(12):2150-2152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五常法管理模式.结果 显著提高药房管理效率.结论 使用五常法不仅能改善药房工作环境,而且能显著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此外,五常法的使用还能有效保障药房药品的质量,仪器设备的有效维护,以及健全更为完善的工作章程.总而言之,五常法模式对促进医院药学部制度化、标准化具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杨筱蓉 《华夏医药》2008,3(2):124-126
本文简述了五常法的概念、历史发展、优点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医院科室护理管理和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进展。指出通过五常法在护理工作中的规范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体现了高效快捷。在专业技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郭亚可  李桂华  李晓娟  严琳 《中国药事》2018,32(9):1297-1300
目的:通过"五常法"提高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冷藏药品冷链管理的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及常自律,加强冷藏药品在验收入库、储存、调剂、配送等环节的管理,并健全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制度。结果:通过"五常法"医务人员意识到冷链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了药品冷链管理规范,杜绝了冷藏药品"断链"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运用"五常法"增强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冷链意识和冷链管理水平,药房内部冷链管理基本规范,但全院范围的冷链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