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以自身服药前后为对照,观察血脂康对青年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和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2例青年高脂血症患者(年龄18~39岁)口服血脂康,每次0.6g,每H2次,连续治疗8周。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的血脂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脂康除降脂作用之外,还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同时治疗组30例加服血脂康1.2g/d,对照组30例加服复合维生素B,4片/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脂六项、空腹血糖(FPG)变化、肝肾功能等,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纽3个月后Tc、TG、LDL—C均有下降,6个月后TC、TG、LDL—C、apoB、FPG下降,HDL—C、apoAl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个月血脂、血糖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TC、TC、LDL及治疗后6个月血脂六项、血糖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改善脂质代谢,还能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3.
血脂康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肾病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每天1.2g,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肝肾功能及尿蛋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服用血脂康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P〈0.01)以及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B(ApoB)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ApoAl)和载脂蛋白E(ApoE)增加(P〈0.05)。同时,尿蛋白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脂康能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的各项血脂指标,使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而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6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脂康不仅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调节作用,且可以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别应用三种不同血脂调节剂后对血脂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 1)、血栓烷B2 (thromboxaneB2 ,TXB2 )水平的影响。方法  9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其中 ,男 67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3 1± 8 9)岁。随机分别服用普伐他汀(pravastatinP,n=3 0例 )、非诺贝特(fenofibrateF。n=3 3例 )、鱼油 (fishoilFO。n=2 8例 )血脂调节剂 12周后 ,比较其服药前后调脂剂的疗效及对ET 1,TXB2 ,6 酮 前列环素 (6 酮 PGF1a)水平的影响 ,并分析血脂与ET 1、TXB2 / 6 酮 PGF1a比值间的相互关系。高脂血症类型 :Ⅱa 型 19例 ,Ⅳ型 5 2例 ,Ⅱb 型 2 0例。结果 治疗 12周后 ,三组血清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 0 5~0 0 0 1)。P组与F组血清胆固醇 (TC)水平降低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 C)水平三组均有升高 ,但仅F组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HDL C与TG水平三组均呈负相关 (P<0 0 5~0 0 0 1)。血浆ET 1水平三组均有显著降低 (P <0 0 0 1) ,TXB2 / 6 酮 PGF1a比值三组治疗前高于健康人 ,治疗后均降低 (P <0 0 1~ 0 0 0 1)。血浆ET 1水平及TXB2 / 6 酮 PGF1a比值下降 (除FO组TC)  相似文献   

6.
血脂康降脂作用与血清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脂康降脂治疗及预防冠心病的机制。方法 :测定 3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服药前及服药后第 4、8周与 2 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脂及血清一氧化氮 (NO)水平。结果 :①治疗前高胆固醇组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明显升高 ,NO明显降低。②血脂康治疗 4周后 ,血清TC、LDL C明显下降 ,NO无改变 ,至第 8周 ,血清NO显著上升。③治疗后LDL C下降值与NO上升值呈负相关 (r=- 0 .6 9,P <0 .0 5 )。结论 :血脂康除有效降脂外 ,还能提高血清NO水平 ;血清NO水平随LDL C降低而上升 ,可能是降脂治疗及预防冠心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功能联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及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早期肾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0 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非诺贝特组各 5 0例。两组患者均在服药前及服药后 8、2 4周查血脂及血 β2 - MG,取随意尿查 β2 - MG、Alb、Ig G(下称肾功能联检 ) ;并与 5 0例血脂正常的健康人 (对照组 )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血、尿β2 - MG、尿 AL b及尿 Ig G均高于对照组 ,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与非诺贝特组比较 ,辛伐他汀组血清 TC、L DL - C明显降低 (P<0 .0 5 )。治疗后 8、2 4周辛伐他汀组血 β2 - MG,尿 β2 - MG、Alb、Ig G降低 ,与非诺贝特组比较 ,P<0 .0 1。结论 肾功能联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脂血症亚临床肾脏损害 ;辛伐他汀在降低血 TC、升高 HDL- C的同时亦能降低 TG、尿蛋白 ,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血脂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血管内皮功能、斑块稳定性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ACS患者80例,均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咏LDL—c)≥2.6mmol/L,年龄52岁~75岁。入院48h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脂等生化指标及hsCRP、ET-1,将患者随机分为20mg纽A组,40例)和40mg垂且(B组,40例),均为每晚服药1次,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12周测定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西享(HDL—C)、甘油三脂(TG)及hsCRP、ET-1,随访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观察终点为6个月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服药后4、12周后TC、LDL-C、hsCRP、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2)B组累及心脏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减少(P〈0.05);(3)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应用辛伐他汀4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减少住院率及心脏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去非罗齐用药剂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将 12 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 ,低剂量组患者用吉非罗齐 6 0 0mg/d治疗 ,常规剂量组患者用吉非罗齐 12 0 0mg/d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 4周、8周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 ,服药 4周常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 ,与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低剂量组仅甘油三酯下降 (P <0 .0 5 )。服药 8周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此结果提示 ,用低剂量吉非罗齐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虽然强度偏弱 ,但副作用少 ,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七脉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参七脉心通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将70例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七脉心通胶囊中药组(中药组)及阿托伐他汀西药组(西药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参七脉心通胶囊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12周。于清晨空腹抽取服药前、服药后及停药2周后的静脉血,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NO、ET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及ET明显降低,血清NO及HDL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西药组优于治疗组(P〈0.05);停药2周后西药组所有患者TC、TG和LDL水平较治疗后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与服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ET水平则明显回升,甚至高于服药前水平(P〈0.05)。在中药组却未出现这种趋势。结论参七脉心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从而防治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