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线性胎用于2枚种植体支持的即刻负荷下颌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临床可行性、技术特点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在6例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颏孔前区植入2枚种植体,术后即刻印模转移,24h内完成杆卡式附着体固位的覆盖线性胎全口义齿修复。于术后1周,负荷后1、3、6、12个月复诊,之后每6个月复诊1次,检查种植体的稳定性、种植体周牙龈组织的健康状况,拍摄曲面断层X线片观察种植体周骨高度变化,检查修复体戴用情况,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12枚种植体,追踪观察9~30个月,种植体均无松动或脱落。种植体周牙龈出血指数为0~1、龈沟深度均小于2mm,牙龈组织健康。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即刻负荷后第1年种植体周骨吸收量均在1mm以内,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在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颏孔前区植入2枚种植体,即刻采用杆卡式附着体固位的种植覆盖线性眙全口义齿修复是可行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与解剖式骀全口义齿满意度.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骀和线性<牙合>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1个月、3个月时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2种骀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P<0.01);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比使用1个月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期间,线性牙台全口义齿初戴后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提高其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3.
线性殆全口义齿下颌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正中和侧方两种颌位下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基托下组织上的应力分布状况。方法:采用CT-CAD-FEA系统建立牙槽嵴重度吸收上下颌无牙颌骨、黏膜及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比较线性[牙合]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对下颌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正中颌位时,线性[牙合]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对基托下应力分布的影响未见明显的区别;在磨牙区,舌侧应力大于颊侧应力。(2)在侧方颌位时,工作侧磨牙区线性[牙合]应力小于解剖[牙合],在非工作侧的磨牙区颊侧,线性[牙合]应力分布范围则较解剖[牙合]更广泛。结论:在侧方[牙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下颌基托下黏膜的应力分布较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更均匀和广泛。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无牙部分是由外胚层发育不全引起的先天性牙胚发育异常。根据乳恒牙列、牙胚的缺失情况又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脚。全口完全性无牙罕见,对患者面部外形、咀爵、发音等功能影响甚大,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全口义齿修复,笔者2006年为1例先天性无牙患儿镶配了全口义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满意度。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牙合)和线性(牙合)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1个月、3个月时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式全口义齿(P〈0.01);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比使用1个月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期间,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初戴后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提高其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6.
52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针对性的精细排牙以及良好的基托磨光面形态,观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52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用托牙基底板做颌托基托,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人工排牙时注意中性区位置,基托磨光面形态呈凹面型,完成注塑全口义齿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固位力明显增强,很少发生黏膜压痛,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细致的个性排牙,以及良好的基托磨光面的形态,有助于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功能、封闭功能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2例戴全口义齿2~5年患者常规修复新总义齿,升高咬合垂直距离,面部测量、头部X线片及(牙合)磨耗测量,发现面部形态的改变主要发生在下颌:面下1/3距离更接近面中1/3;(牙合)间隙减小;下颌颏点向下、向后移位;下颌体呈现顺时针旋转移位;上颌骨移位不明显,说明咬合垂直距离影响面部形态。(牙合)垂直距离恢复升高对无牙颌面部变化的长期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侧方(牙合)时线性猞和解剖袷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为线性牙合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志愿者1名.采用薄层CT及ANSYS 7.0软件建立志愿者颌骨、黏膜、两枚位于下颌尖牙区由杆卡附着体连接的种植体、线性(牙合)和解剖(牙合)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咀嚼肌肌力加载下侧方(牙合)时两种模型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结果 侧方胎时解剖骀模型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主要集中于工作侧种植体的舌侧偏远中;线性(牙合)模型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于工作侧与非工作侧种植体偏远中,且两侧均有较广泛的应力分布.两种模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峰值均出现于工作侧,垂直方向上应力(σz)显示,解剖(牙合)和线性(牙合)模型的压应力分别为-6.47 MPa、-4.86 MPa,拉应力分别为6.81 MPa、3.04 MPa,最大主应力(σl)显示,解剖(牙合)和线性(牙合)模型的压应力分别为-4.20 MPa、-3.48 MPa,拉应力分别为7.20 MPa、5.33 MPa.结论 对于两枚种植体支持的、杆卡附着体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全口义齿,在(牙合)力相同的情况下,侧方(牙合)时线性(牙合)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下颌两侧种植体负载的(牙合)力比解剖(牙合)更均匀,且种植体所受负荷小.  相似文献   

9.
闭口式印模法在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模质量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至关重要,除了材料本身的特性,临床实际操作情况(如牙弓外形,牙体解剖以及印模制取等)也对其精度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无牙颌条件较差时,义齿边缘伸展、系带缓冲义齿组织面与组织的密合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义齿的最终修复效果。笔者对21例上下颌牙列缺失且有旧义齿的患者,利用旧义齿做个别托盘,采用闭口式印模方法制取印模,制做全口义齿。观察复诊次数、舒适度和固位力,对闭口式和开口式印模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松软牙槽嵴无牙颌的全口义齿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松软牙槽嵴无牙颌的全口义齿修复要点.方法 选择松软牙槽嵴无牙颌患者31例.修复前询问患者义齿使用习惯,检查口腔及旧义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复前手术,择期重新修复.在修复后6个月、1年、2年后复查,根据病历记录检查患者口腔和义齿情况是否有改变.结果 义齿修复后的2年中,牙槽嵴的松软范围没有明显扩大,义齿使用效果良好.结论 伴有松软牙槽嵴的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时,应该注重印模的准确性、前牙与牙槽嵴顶的位置、前牙的覆(牙合)与覆盖,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并定期复查,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全口义齿固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口义齿的固位是评价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固位力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功能的发挥.近几十年来,有许多研究进展体现于这一关键领域.本文就①提高全口义齿固位的机制理论②提高全口义齿固位方法的进展③提高全口义齿固位的材料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全口无牙患者日益增多,传统的解剖胎全口义齿修复后疼痛和固位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二年多来,我们对低平无牙颌再诊患者采用改良殆型一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实现了义齿近远中向的宽容度,减小了侧向力,提高了义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搜集2009—2010年就诊的刃状及低平或凹形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舌向集中型与半解剖式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采用固定咀嚼时间与咀嚼次数,分别检测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患者戴义齿1、2、3、6个月的咀嚼效率,比较两者的咀嚼效率。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咀嚼时间固定或咀嚼次数固定时,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刃状、低平及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患者,应用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也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4.
全口义齿咬合接触的三维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三维数字化方法对咬合接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方法应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扫描和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三维扫描和重建10副全口义齿人工牙面以及正中时咬合状态的基础上,测定咬合接触的数目和部位,并与T-Scan咬合仪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⑴咬合接触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咬合接触区域主要集中在磨牙和前磨牙区;⑵应用激光扫描系统测量和T-Scan系统测量的咬合接触部位和数目比较,P>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将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全口义齿咬合接触研究领域,通过测量全口义齿咬合接触部位和数目,并与T-Scan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进行咬合检测的可靠性,为今后咬合接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A study of the occlusal plane orientation in complete denture constr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cephalometric study was conducted on eighteen dentulous subjects and fifty-six complete denture wearers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natural and artificial occlusal planes as related to Camper's pla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natural and artificial occlusal planes were not parallel to Camper's plane. However, the final anteroposterior inclination of the artificial occlusal plane in complete dentures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inclination of the natural occlusal plane.  相似文献   

17.
颌位关系的确定是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常规应用的蜡托在颌位关系确定和转移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和移位,从而导致颌位关系确定失准.而热压真空成形改良型托可以避免上述情况,提高确定颌位关系的准确性和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