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工驯养条件下食蟹猴B病毒抗体水平变化规律,便于有效控制自繁食蟹猴的BV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409只对不同月龄自繁食蟹猴,采用BVELISA法进行BV抗体监测。结果新生仔猴刚出生时均携带不同程度的BV抗体,但随着月龄的增加,BV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至5月龄时BV抗体阳性率降至最低(12.3%),之后BV抗体水平逐渐升高。结论人工驯养条件下食蟹猴B病毒抗体水平呈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趋势,5月龄时断奶可最大限度地获得BV抗体阴性猴。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免疫荧光法(IFA)对657其食蟹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T淋巴细胞性病毒I型(STLV-1)和D型逆转录病毒I型(SRV-1)的血清抗体作了检查。SIV抗体阳性猴为95只(14.5%).STLV-1抗体阳性猴为98只(14.9%),SRV-1抗体阳性猴为119只(18.1%)。本文还比较了经不同饲养时间的猴群中三种逆转录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三种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随饲养时间的增长而增高。同时查出了一种以上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研究从老挝引种的食蟹猴BV、SRV、SIV和STLV-1四项病毒抗体阳性、可疑的比例,并对SPF种群建立过程中四项病毒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进而比较普通种群和SPF种群幼猴病毒抗体的阳性率。 方法 采用专用试剂盒对四项病毒进行连续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引种的1998只食蟹猴,BV抗体阳性比例高达52.35%,可疑比例为8.31%,抗体阴性的比例仅为39.34%;SRV和STLV-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5%和8.56%;未检测出SIV抗体阳性或可疑的食蟹猴。经过筛选后组建的SPF种群,2010年监测的BV、SRV和STLV-1三项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4%、1.01%和0.4%,经过连续5年的不断筛选和淘汰,截至2014年年底三种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至0.82%、0.27%和0.27%,未监测出SIV抗体阳性或可疑的食蟹猴。普通群繁殖幼猴B病毒抗体阳性的比例为9.71%,可疑率为1.85%;而SPF繁殖种群B病毒抗体阳性率仅为0.22%。 结论 连续监测病毒抗体并不断淘汰抗体阳性和可疑的动物对组建SPF食蟹猴种群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乳胶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B)对103份食蟹猴血清作了STLV-1抗体检查。结果表明,13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阳性的血清,PA和IFA检查均为阳性,而90份WB检查为STLV-1抗体阴性的血清,PA检查有3份为阳性,IFA检查有1份为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膜抗原荧光抗体实验(FAMA)调查中山市古镇正常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流行现状,为水痘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以VZV感染的细胞作为抗原、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作为二抗的FAMA实验对随机抽取的590份正常人血清进行特异性VZV抗体检测.结果 FAMA实验结果容易判定,并且具有较好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应用此法检测590份血清标本中,VZ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77.12%;1~3岁、4~6岁、7~13岁、14~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及>50岁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7.33%、51.56%、73.91%、91.26%、92.78%、95.65%、98.11%和100%.1~3岁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低,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该研究采用的FAMA法检测人群中VZV抗体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结果易判定,是VZV抗体检测的可靠方法.VZV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预防水痘感染和流行,应以1~3岁儿童为VZV疫苗免疫的首选对象.3岁以上者宜选择没有水痘史的儿童作为免疫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的繁殖性能,为温带地区猕猴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借鉴.方法 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317只恒河猴繁殖群(30只雄猴,287只雌猴)和78只食蟹猴繁殖群(8只雄猴,70只雌猴)近两年的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 恒河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60.73%、54.45%和96.89%.食蟹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9.86%、56.12%和75.00%.结论 食蟹猴和恒河猴可以成功的在温带地区饲养和繁殖,但人工饲养食蟹猴的妊娠率与产仔率较恒河猴高,而仔猴成活率则低于恒河猴.  相似文献   

7.
用微量ELISA法检测807例份不同年龄、性别的健康人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IgG抗体,0-1岁年龄组最低,为48.15%,25-35岁年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无性别差异。随机取95份血清与CF进行比较,两法的总符合率为90.53%,阳性符合率为94.20%,rs^1=0.7760,P<0.001,ELISA法的GMT是CF法的64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捷的PCR检测食蟹猴疟原虫(P.C)的方法。方法 检测样品来自人工接种感染P.C的阳性猴血膜及滤纸血斑。根据P.C 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P.C特异引物Pc1和Pc3,用PCR常规操作对P.C DNA模板扩增。同时用多对间日疟原虫(P.V)特异引物对照比较。结果 从 P.C血样中扩增出 425bp特定扩增带,而P.V红内期和子孢子、恶性疟原虫、伯氏疟原虫、人基因组DNA和健康猴血均未见扩增带;敏感度可检测 1.68 ×10-6的原虫感染水平。同时发现P.C对多对 P.V特异引物均出现阳性扩增带,以往一直未被注意。结论 该方法检测 P.C特异、敏感和简捷,提供了鉴别 P.V与 P.C的准确诊断。建议在 PCR的P.V引物设计和特异性的检测过程,把应用P.C DNA检测列为常规对照,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食蟹猴寄生虫驱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3 0只野生食蟹猴的体内寄生虫检查 ,发现有瓦物松吸虫阳性猴 88只 ,消化道线虫阳猴 85只 ,分批进行不同药物、不同剂量的药物驱治实验。其结果 :三氯苯达唑 3 0 m g/kg.d× 2 d,驱除瓦特松吸虫转阴率为 82 .4% ( 14 /17) ;吡喹酮 10 0 m g/kg.d× 2 d,驱除瓦特吸虫转阴率为 5 7% ( 10”18)。二者转阴率经 X2检验 ( P>0 .0 5 )差异不显著。阿苯达唑片剂 2 0 0 m g× 3 d,驱除消化道线虫转阴率为 84.7% ( 72 /85 ) ,2个月内 3个疗程的转阴率可达 98.9% ( 84/85 )  相似文献   

10.
对野生食蟹猴感染猕猴瓦特松吸虫的病例和病理解剖情况进行了描述。猕猴瓦特松吸虫的感染可引起猴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等体征。吸虫的感染部位为盲肠和结肠,可导致动物肠壁发炎增厚、粘膜脱落、出血、溃疡等。吸虫的感染密度为每只猴100~1000条。猴年龄越大,吸虫感染所引起的病症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恒河猴异种自然抗体滴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个体恒河猴体内预存之异种自然抗体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培养猪股动脉内皮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恒河猴异各上自然抗体IgM滴度。结果:12只猴中异种自然抗体IgM最小值为1:32,最大值为1:256。结论:不同个体恒河猴异种自然抗体滴度差别较大,恒河猴进入异种器官移植前,为避免选择性偏倚,测定其异种自然抗体滴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食蟹猴作为灵长类动物,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是极其珍贵的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理想的高级实验动物.本文就近年来食蟹猴在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干细胞、恶性传染病、糖尿病、安全性评价等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慢性感染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在先前已建立了模拟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感染猴和中、晚期猴艾滋病(SAIDS)模型的基础上,再摸索建立SIV慢性感染猴模型,以期为抗区滋病药物的体内药效学介研究提供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用SIVmac251感染恒河猴17只,追踪观察其临床表现,体征变化,病程进展,血浆和全血病毒症规律,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动态等。结果:临床体征有特征性,病程较长,1年内死亡2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食蟹猴糖尿病模型,并确定诊断标准.[方法]选用雄性食蟹猴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剂量为45 mg/kg)法造模,正常对照组一次性静脉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剂量为45mg/kg);观察造模前后各组猴的摄食量、饮水量、尿量、体质量变化,检测各组尿糖、空腹血糖、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变化,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模型组摄食量、饮水量及尿量显著增加,体质量、C肽含量显著下降(均P<0.01),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无显著变化(P>0.05);造模后第2周空腹血糖升高,尿糖由阴性变为"++++";第5周出现糖耐量异常,第7周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AD-Ab阳性;胰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萎缩、纤维化,而正常对照组胰腺组织无病理改变.[结论]成功建立Ⅰ型糖尿病食蟹猴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B病毒(B virus)抗体检测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寻求准确、可靠、经济的检疫方法。方法对以HSV-1为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B病毒为抗原的玻片酶法(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猕猴血清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SV-1为抗原的EIA与B病毒为抗原的EIA、ELIS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7%和95.5%。结论HSV-1为抗原EIA的检测结果与B病毒抗原EIA和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以做为初筛手段,且检测效果较好,投入资金相对最低,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艾达康治疗慢性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艾达康对慢性猴艾滋病病毒感染模型的疗效。[方法]恒河猴8只,均感染猴艾滋病病毒SIVmac251复制慢性猴艾滋病模型;18个月后随机分成2组,即模型组和艾达康组,艾达康组给予2g·kg-1·d-1剂量灌胃,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连续56d;观察治疗前后体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猴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并行淋巴结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后艾达康组猴体质量有上升趋势,但与模型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并能减少感染性腹泻发生;对血中WBC计数及血浆病毒载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可升高血浆CD4+、CD8+细胞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组猴治疗前均出现淋巴结退变、耗竭现象,经治疗后艾达康组出现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和免疫母细胞增生等淋巴结恢复、重建现象。[结论]中药复方艾达康对SIV慢性感染猴具有一定的免疫恢复和重建作用,但无明显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检测SV5的PCR方法并加以初步应用。方法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SV5序列,针对其中的SH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反应以证实此PCR反应的特异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巢式PCR提高此方法的灵敏度。利用此方法对20份猴肾源细胞培养物和40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利用设计的引物扩增出的序列测序结果证实与报道的SV5SH基因相对位置的序列一致。AccⅢ限制性内切酶可对PCR产物进行特异性酶切。巢式PCR比一次PCR的敏感度有所提高。用此方法检测的20份猴肾源细胞培养物和40份血清标本结果为阴性。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SV5病毒的PCR方法,排除实验室用20份猴肾源细胞培养物和40份血清标本SV5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nested-PCR检测恒河猴泡沫病毒SFV的前病毒形式.方法 从SFV-1的pol区域选择两对引物分别对原代猴肾细胞 (rhesus monkey kidney,RMK) 及猴外周血淋巴细胞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 进行体外扩增,扩增产物经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特异性.阳性对照使用具有典型泡沫样病变的RMK 377细胞株的前病毒DNA, 阳性对照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阴性对照为恒河猴的SRV-1 cDNA.结果 nested-PCR能快速灵敏的直接从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检出SFV的前病毒形式,与RMK细胞培养结果基本相一致.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SFV的nested-PCR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猴群中的SFV的带毒情况,对于提高实验猴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表达B病毒糖蛋白,筛选出具有较好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抗原或抗原组合,用以检测猴血清中的抗体。方法原核表达B病毒糖蛋白C,D和G,经纯化、复性后用蛋白印记验证其抗原性,建立ELISA法,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个表达抗原反应特异性较好;以BV-ELISA为标准,各抗原的检测敏感性分别是:BVgC-ELISA84.6%,BVgD-ELISA88.5%,BVgC+gD-ELISA96.2%,检测特异性分别是:BVgC-ELISA93%,BVgD-ELISA85.7%,BVgC+gD-ELISA64.3%。结论表达的3个BV重组抗原都具备作为替代抗原检测BV抗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