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 ,是临床常用中药。笔者近期在工作中发现一种混伪品 ,经调查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外果皮经加工而成。川楝果皮入药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二者功能完全不同 ,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的正确性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现将山茱萸与混淆品的性状、TLC、UV进行比较鉴别 ,结果报道如下。1 性状鉴别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长 1~ 1 .5cm,宽 0 .5~ 1 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皱缩 ,有光…  相似文献   

2.
常用中药山茱萸,别名山萸肉、萸肉、枣皮,来源于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1],主产于浙江省,系闻名全国的"浙八味"之一.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与伪品苦楝果皮及川楝果皮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茱萸为常用药材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 ficinalis Sieb. etZucc.干燥成熟果肉[1] 。近些年来 ,由于山茱萸药材供应较紧缺 ,价格较贵 ,因此市场上先后出现的伪品有酸枣肉 [2 ]、滇枣皮 [2 ]、小檗果 [2 ]、针雀果 [3 ]、茜草果 [3 ]、葡萄皮[3 ] 、雕刻樱 [3 ] 、山定子 [3 ] 等。笔者近期在市场上发现以川楝和苦楝的干燥成熟果皮经染色而伪充山茱萸。现将山茱萸与伪品苦楝果皮、川楝果皮的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进行对比鉴别 ,供同行参考。1 样品来源药材山茱萸及伪品苦楝果皮、川…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主产于浙江、河南、安徽等省,以浙江产者质佳。近年来,发现有以假充真或掺假现象,现将掺假物品的性状鉴别如下,供参考。山茱萸呈不规则的囊状或片状,长1~1.5cm,宽0.5~1cm,果皮破碎,皱缩,新货紫红色,有光泽,久置则变紫黑色。顶端  相似文献   

5.
我国山茱萸应用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茱萸(Fructus Corni)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mus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蜀枣、山萸肉、萸肉、枣皮、药枣、肉枣、鸡足等,主产于河南、浙江、陕西、山西、四川等地.现就山茱萸的现代研究与开发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又名枣皮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1]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能。用于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阳痿早泄 ,遗精遗尿 ,尿频 ,崩漏带下 ,大汗虚脱 ,消渴等症 ,为常用中药。过去一些地方曾用鼠李科植物滇刺枣 Zizyphus mauritiana Lam.或蔷薇科植物雕核樱 Prunus p1 eiocerasus Koehne的果皮作山茱萸使用 ,山东省曾以小檗科植物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的果实称太山萸肉收购使用 [2 ]。这些商品均已有报导。笔者最近发现一种新的伪品 ,经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Si…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建 《河南中医》2007,27(12):30-30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中药,其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能。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等病证。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地区有用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果皮,葡萄科植物葡萄的干燥果皮,蔷薇科植物云南欧李的干燥果皮、蔷薇科植物山荆子的干燥成熟果皮等,混作山茱萸应用于临床,严重影响了疗效。为进一步净化药材市场,提高临床疗效,现就有关山茱萸正、伪品的鉴别方法分述如下。1山茱萸来源及性状鉴别山茱萸[1]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主产浙江、河南…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的简易鉴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山茱萸,别名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药品市场的开放和搞活,进药渠道较为复杂,为少数不法药贩提供了可乘之机,掺假由原来“直接掺伪”转改为“间接掺杂”,谋取暴利的手段更具欺骗性。笔者将近几年药品监督抽验中在基层用药单位反复发现的几组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掺杂情况简述于下,望药材收购、经营部门注意。 山茱萸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主要  相似文献   

10.
今发现有用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鸡树条荚蒾(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和甘肃荚蒾(V.kausuense Batal.)的果实伪充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现将其性状鉴定列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今发现有用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鸡树条荚蒾(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和甘肃荚蒾(V.kausuense Batal.)的果实伪充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现将其性状鉴定列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莱萸科山莱萸属植物,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 【植物形杰】落叶灌木或乔木。枝黑褐色。叶对生;叶柄长0.6~1.2cm,上面有浅沟;叶片纸质,卵形至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长5~12cm,先端渐尖,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能, 是常用大宗和补益保健类药材,列为40种统计的骨干药材。 山茱萸主产于河南的西陕、栾川、南阳、洛阳,陕西的佛坪、 丹凤、太白、洋县,浙江的盘安、临安、淳安,三大产区占全 国总产量的90%,是产地窄、销地广的品种。据有关数据统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莱萸科山莱萸属植物,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 【植物形杰】落叶灌木或乔木。枝黑褐色。叶对生;叶柄长0.6~1.2cm,上面有浅沟;叶片纸质,卵形至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长5~12cm,先端渐尖,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等,原植物为山茱萸科未来木属落叶小乔木Cornus officinalis Sibe et Zucc,过去也有将其归为灯台树属植物Microcarpium officinalis(Sieb et Zucc)Nakai。除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三萜化合物外。山茱萸中还含有多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迄今为止,从山茱萸中提取、分离和鉴定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已有10个,分属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与混伪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 ,亦称山萸肉、萸肉、枣皮、药枣等。在临床中为常用中药 ,有补肝益肾、固涩止汗功效 ,为收敛强壮药。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月经过多、体虚多汗等症。据有关资料介绍 ,山茱萸年产量只有需求量的一半 ,并且用量在逐年增加 ,价格也比较贵。因此 ,在医药市场流通中 ,有的以伪充真 ,真伪混杂 ,以及辨认有误、误采、误用等原因 ,造成药品真伪难辨 ,为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在验货入库中应注意山茱萸与混伪品的性状鉴别。1 山茱萸性状鉴别特点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officinalis Sieb.et Zucc…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椒目仁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椒目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果柄及杂质。椒目是一种内外含油的油脂加工资源,其表皮层含油13%左右,酸价高,品质差,易析层,可作为工业性用油。内仁含油15%左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真伪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学浩 《山西中医》2002,18(1):51-51
山茱萸味酸 ,微温 ,无毒 ,入肝、肾经 ,具有补益肝肾 ,涩精固脱功效。市场上常见伪品流入 ,现浅述其识别方法。1 正品山茱萸1.1 来源及采收加工 :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d.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在 10~ 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 ,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 ,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 ,及时除去果核 ,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放置阴暗干燥处 ,以防霉蛀变质。1.2 外观特征 :本品肉质果皮破裂多皱缩 ,呈不规则片状、囊状或扁筒状 ,形状不完整 ,长 1~ 1.5 cm,宽 0 .5~ 1cm,新品面色紫红 ,有网状…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t.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是成药六、八味地黄丸的重要原料。目前认为山茱萸中所含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山茱萸苷、马钱子苷、没食子酸、多糖类等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目前药用去核,用其果肉。但我们在药检中发现,许多医疗单位药用的山茱萸多不去核。山茱萸核在其果实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若能不必去核,就会较大地扩大了山茱萸的药源,并省去了去核的烦琐,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想寻找到核亦可药用的依据,以作为对山茱萸加工取舍的指导。山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酸平,但未明确指出应否去核应用。嗣后医家对此有两种看法:一是主张药用核者,如《渑水燕谈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