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中晚期肺癌化疗所致呕吐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利  尹慧  徐立然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37-837,858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中晚期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化疗均为PE方案,均常规应用止吐药胃复安;观察组于化疗前3日至化疗第7日加服小半夏加茯苓汤.观察两组化疗开始后第1~7日出现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对恶心的有效率,第1~5日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第6~7日两组相近;对呕吐的有效率,第1~7日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中晚期肺癌化疗所致呕吐有较好疗效,与胃复安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胃复安者.  相似文献   

2.
叶思文 《山西中医》2013,29(1):25-26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甲磺酸倍他司汀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无明显副反应。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半夏汤对于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名患者随机分为病理模型对照组(25名)、小半夏汤组(20名)。各组均给药一周,观察两组化疗后一周内恶心、呕吐及食欲情况。结果:小半夏组(小半夏汤+胃复安)止吐有效率较单用胃复安的病理模型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小半夏汤可以明显增强胃复安的止吐作用。两药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恶阻采用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恶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就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与加用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观察组5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患者在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上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恶阻采用小半夏汤联用橘皮竹茹汤,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小半夏汤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小半夏汤治疗。结果:恶心、呕吐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5. 0%、65. 0%,对照组分别为50. 0%、40. 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小半夏汤防治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6):718-719
目的:探讨小半夏汤加减治疗周期性呕吐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周期性呕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急性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心理疏导和暗示疗法。观察组66例,小半夏汤加减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呕吐指标和疗效影响性。结果:对照组治疗2周、4周总有效率为72.73%、86.37%,观察组为76.27%、89.39%。两组治疗后在腹痛腹泻、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厌食、畏光怕声、恶心呕吐积分上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间歇期时间、呕吐次数、随访1年呕吐复发次数、呕吐持续时间分别为(4.55±0.88)d、(6.73±0.95)次/d、(0.74±0.51)次、(5.72±0.34)min,高于对照组(7.83±1.34)、(9.45±1.46)、(1.11±0.67)、(8.34±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呕吐停止时间、KPS评分上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半夏汤加减治疗能减轻周期性呕吐程度和次数,且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中脘穴治疗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化疗引起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中脘穴治疗。观察治疗后恶心呕吐的改善情况及胃复安用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优于对照组的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复安用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中脘穴治疗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小半夏加茯苓汤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国梅 《光明中医》2010,25(8):1407-1407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格拉司琼及胃复安预防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加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观察两组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未发现胃肠道反应者为96.7%,对照组为90%;两组均未发生重度胃肠道反应(Ⅲ度及Ⅳ度)。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呕吐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与传统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呕吐的疗效.方法:将58例有呕吐反应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予胃复安10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予胃复安10 mg臀部肌肉注射,30分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93.10%),对照组显效21例(72.41%)...  相似文献   

10.
小半夏加茯苓汤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国梅 《河南中医》2010,30(7):636-636
目的: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格拉司琼及胃复安预防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加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观察两组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未发现胃肠道反应者为96.7%,对照组为90%;两组均未发生重度胃肠道反应(Ⅲ度及Ⅳ度)。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小半夏汤加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运用化疗药的同时采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半夏汤加味,比较两组防治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恶心呕吐情况:两组化疗第1d,试验组有9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2d至第7d,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疗效:试验组治愈24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1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半夏汤加味配合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单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有效地改善肺癌联合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阎宁 《陕西中医》2014,(9):1240-124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胃复安防治化疗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即给予格拉司琼、胃复安肌注;治疗组在常规给予格拉司琼静脉滴注的同时,给予双侧足三里胃复安穴位注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复安双足三里穴位注射在防治化疗致恶心呕吐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藿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术后头晕、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腹部手术后引起头晕、呕吐的患 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服用藿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药眩晕停、胃复安、维生素B6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4.3%,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藿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术后头晕、呕吐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足三里注射胃复安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RF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10mg,对照组给予常规肌肉注射胃复安10 mg。观察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不同证型之间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不论观察组还是治疗组,脾肾阳虚兼湿浊证与脾肾气虚兼湿浊证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均多于肝肾阴虚兼血瘀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1±2.76)min后起效,对照组于(2±1.78)min后起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肌肉注射胃复安相比,足三里注射胃复安疗效更佳,缓解症状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合二陈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眩晕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异丙嗪镇静、适当补充体液、扩张脑血管、胃复安止吐等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六味地黄汤合二陈汤治疗,1剂/日,水煎分2次服,15天-个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50例痊愈率为8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率为48.0%,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汤合二陈汤治疗眩晕标本兼治,两方合用,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郑晓静  程志 《中医研究》2012,25(1):28-29
目的:观察小半夏汤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于化疗同时采用昂丹司琼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同时口服小半夏汤;对照组仅用昂丹司琼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1例,显效17例,缓解2例,无效0例,有效率占100%;对照组有效0例,显效10例,缓解6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0%.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半夏汤可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迟发型呕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行腰椎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治疗,对照组采用臀大肌注射曲马多治疗,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2、6、12、24、28 h 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4/40),对照组为25.00%(10/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在治疗腰椎术后疼痛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并可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晚期胃癌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胃镜和病理诊断证实为晚期胃癌的呕吐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胃复安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晚期胃癌呕吐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用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IL-8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配合小半夏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第1、8天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2~4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当归补血汤合小半夏汤分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每次150 ml,连服21 d。2组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白细胞恶心呕吐方面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合小半夏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