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藿钩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及比较该方配方颗粒与煎剂的优劣.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藿钩退热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藿钩退热汤.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藿钩退热配方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与煎剂一致,而不需煎煮,服用、携带、保存方便是其优点. 相似文献
2.
外感发热起病急、进展快,在短暂的表证之后即会出现表里同病的症状。柴葛解肌汤作为治疗外感发热的基础方,具有辛凉解表、表里兼顾的特点。陈宪海教授根据外感热病的临床传变特点,在柴葛解肌汤的基础上自拟解肌退热方,用于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正>胡成群教授是武汉市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对中医治疗儿科诸证独具匠心。现将其辨治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简介如下。1擅抓病机,切中要害胡师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为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薄,表卫未固,气血未充,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若感受外邪,腠理功能异常,阳气内郁,不得宣泄,正邪相搏则发热。武汉地区天气炎热,易感受热邪,因此小儿外感发热疾病以风热型最为多见,即使感受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退热方(柴胡、葛根、生石膏、连翘、蒲公英、广藿香、生薏苡仁、黄芩、桔梗、甘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病毒唑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陆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们观察了口服和直肠滴注清热解毒口服液用于高热降温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张志芳;史圣华;刘春慧;董秋梅 《中医杂志》2016,57(4):287-288
朱宗元对外感发热有独特的认识,将外感发热的治疗分为两步进行,即发热期重湿热为患,祛邪以截后患,善用蒿芩清胆汤清湿热;热退后滋阴生津兼顾余邪以绝其根。从病因病机角度及方药角度进行了探讨,并选取典型病案分析,对两法的临床应用以实例佐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外感发热治疗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右旋布洛芬栓塞肛,观察组采用右旋布洛芬栓塞肛并加用中药足浴退热,比较两组退热效果及控温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足浴法辅助退热能快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且控温时间长,患儿舒适感明显较对照组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退热合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退热合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患儿28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自拟退热合剂灌肠,对照组予退热西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完全退热时间及体温反跳情况亦优于对照组;两组体温下降幅度、退热起效时间相近.结论退热合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用退热宝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并设小儿热速清对照组10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9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P>0.05。两组等级资料经Ridit分析,R试=0.4484,R对=0.5515,组间差异显著,U=2.5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13.
小儿退热膜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制剂新技术 ,将传统的外用中药研制成涂膜剂 ,结合经络穴疗法治疗外感发热。自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 ,应用小儿退热膜治疗外感发热症 12 3例 ,并与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于 相似文献
14.
小儿退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之一,考虑到小儿服药困难,不易达到有效剂量等因素,我们采用中药退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小儿的体质特点,小儿外感发热常表现为外有风寒、内有邪热之表寒里热证。1997年10月~1998年6月,我们对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426例患儿中医诊断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西医诊断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第一辑.1993:225)。其中门诊病例281例,住院病例145例。观察分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和开放试验两个阶段。随机试验组123例,男7… 相似文献
16.
马荫笃名老中医是我院儿科创始人之一,从事儿科医疗工作近50载,积累了宝贵的临床治疗经验,用药少而精,效果卓著.笔者有幸侍医,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陆长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师陆长清主任医师业医五十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根据小儿发热的病理特点,对小儿外感发热采用“先证而治”,辛温辛凉并施、表里同治的治疗大法,用于临床,卓有成效。笔者跟师临证,体会颇深,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1先征而治小儿肌肤薄,脏腑嫩,易于感触,易于传变,外感发热具有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的特点。当邪在卫分时,是小儿热病之初起阶段,采用以解表为主,兼清气的治疗方法,可使邪热消退;邪人气分时,是病机转换之关键,采用重剂清气,佐以凉营论治,以截断邪热向纵深发展;邪入营血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经中药足部熏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外感发热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消炎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足部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1、4、8 h体温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明显,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外感高热为临床常见急症,中药内服常缓不济急,改进剂型及给药途径,乃提高疗效之必需。我们在;临床上以解表热、泄里热的退热灌注液为主,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证属表里俱实者,疗效迅速,使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现将106例临床观察总结于后。1临床资料1.l病例速择全部IO6例患儿,符合以下标准:①西医诊断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中医诊断属感冒,辨证属风热型。③病程<24小时名年龄l~12岁。⑤体温38.5~39.5”C。③血WBC<15X10’凡,N<O.75。l.2一般资料本组106例,男63例,女43例;病程幼2小时47例,12.1~24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