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小时、24小时及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小时、24小时及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28例患者好转出院。4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鼻(面)罩而改用气管插管治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在每次通气1、2h和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比较pH、PaO2、PaCO2值的变化。结果:pH通气后1h明显上升(P〈0.05),2h和通气结束时继续显著上升(P〈0.01);PaO2通气后1、2h明显上升(P〈0.05),结束时继续显著上升(P〈0.01);PaCO2通气后1h明显下降(P〈0.05),2h和通气结束时继续显著下降(P〈0.01)。其中42例临床症状改善好转出院,4倒不适放弃,8例无效。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五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53-153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30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琼 《河北医学》2006,12(10):969-97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 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h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h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34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不同意气管插管而死亡。6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死亡,4例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60岁以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BiPAP耐受良好的26例患者,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血气改善时间提前(P〈0.01)、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BiPAP治疗还可以减慢呼吸和心率的频率(P〈0.01),而对患者血压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且无1例发生腹胀、皮肤压伤、气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经鼻罩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郭玉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11-111,116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洛酮。通气前、通气3h及通气24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26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例;对照组治疗成功18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2例。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3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COPD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 ,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 ,机械通气后 1h、4h、2 4h和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 ,并观察临床转归。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无创正压通气后 1h、4h、2 4h和治疗结束时 ,PH值改善 (P <0 .0 5 ) ,PaO2 上升、PaCO2 下降 (P <0 .0 1 )。 30例患者好转出院 ,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 ,改用有创通气后死亡 ,抢救成功率 93.8%。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避免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8月,我院应用常规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0例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并记录60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2h、24h及治疗结束时的pH、PaO2、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明显好转53例,无创通气治疗时间2~14d,通气治疗后2h、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操作方便、灵活,患者痛苦小,避免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其相应并发症,保护气道的防御功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BIPAP呼吸机对43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h、1d、3d的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43例患者中8例在治疗过程中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其余35例经NIPPV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意识逐渐恢复,均成功脱机。结论BIPAP对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治疗组。结果:NIPPV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功率达88%。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衰竭的效果肯定,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气的pH值及PaO2,同时可降低PaCO2,使通气功能和缺氧体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MPPV)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5例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PaCO2〉80mmHg)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气(PH,PaCO2)(P〈0.01),通气24h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插管率12%,病死率8%。结论NIHW是治疗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177;0.05、PaCO2为(83&#177;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177;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32&#177;0.08(P〈0.01)、PaCO2为(61&#177;9)mmHg(P〈0.05),PaO2为(84&#177;15)mmHg(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率。  相似文献   

13.
罗先海  陈万 《重庆医学》2016,(10):1381-1383
目的:探讨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 )≥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撤机,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为治疗组,早期辅助控制通气,逐步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 V )+压力支持通气(PSV),待意识障碍改善“改良GCS≥10分”,此时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拔除气管插管前、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 PSV、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为对照组,在“改良GCS≥10分”后仍按常规有创通气治疗,以SIM V+ PSV方式继续撤机,先逐渐降低SIM V频率至5~8次/min ,后减低PSV水平至5~7 cm H2 O ,稳定达2 h后脱机,气管插管内吸氧再稳定2 h后拔管,拔管后如出现呼吸衰竭加重,给予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前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PE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高于有创机械通气水平(P<0.05);治疗组、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22±2.11)d和(9.17±4.91)d ,P<0.05;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18±5.53)和(4.33±3.55)d ,P<0.05;V A P发生例数分别为1和6例( 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天数、再次气管插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改良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能维持较好的通气换气指标,能指导早期拔管,降低VAP发生率,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探讨在重症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病人32例,均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BiPAP呼吸机组(对照组),上机45min,12h后测动脉血气,并计算重新插管率。结果:BiPAP组治疗后45min的pH,PaCO2,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12h的值pH,PaCO2,PaO2与45min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iPAP组重新气管插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人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BiPAP呼吸机能够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PaO2,降低PaO2,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均为PaCO2〉88mmHg,pH值均〈7.33,且有肺性脑病。采用自身时照方法,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IPPV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CO2潴留改善明显(P值〈0.01),治疗2小时PaCO2即明显下降(P〈0.01),PaO2逐渐上升;pH升高与PaCO2下降同步。结论:NIPPV可明显降低COPD肺性脑病PaCO2,改善低氧血症及极重度高碳酸血症,避免和减少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陧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9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2、24、72小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组应用NIPPV后2、24、72小时pH值、Pa02较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PaCO2在72小时较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治疗2小时后的pH值、PaC暖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aO2有显著差异(P〈Q05);在治疗24、72小时后pH值、PaO2、PaCO2差别有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COPD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无创组运用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有创组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创通气组与有创通气组治疗后8h、48h时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呼吸、心率、动脉pH值、PaCO2与PaO2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一般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间APACHEⅡ评分、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与有创通气在辅助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过程中的作用相似。但无创通气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降低VAP,使用方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晡:疾病(COPD)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COPD重度呼吸衰竭与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无创正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采』q止苦治疗前后对照,动态观察NPPV治疗前和通气治疗后2h、24h、72h动脉血气分析、神志变化以及N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无创正压通气(NPPV)32例患者,通气前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后比较,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理地调整参数,准确掌握吸气支持压力,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朱红艳 《中外医疗》2010,29(14):101-101,103
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呼吸内64例COPD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1h、机械通气后4h、机械通气后24h,和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转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1、4、24h和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aCO2下降(P〈0.01)30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改用有创通气后死亡,抢救成功率93.8%。结论 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早期应用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朱红艳 《中外医疗》2010,29(13):87-88
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呼吸内64例COPD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1h、机械通气后4h、机械通气后24h,和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转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1、4、24h和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aO2下降(P〈0.01)30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改用有创通气后死亡,抢救成功率93.8%。结论 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早期应用可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